浅谈如何让丰富的想象深入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

2020-07-14 02:50杨小燕
考试与评价 2020年2期
关键词:想象力阅读教学

杨小燕

【摘 要】 插上想象的翅膀任凭飞翔到世界的每个角落。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是知识内化的源泉,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敢于想象,勤于想象,乐于想象,引导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不断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 想象力  阅读教学  想象作用

阅读是由感知、情感、想象等多种心理因素组成的智力活动。阅读的整个过程是把原文转化成为自己的思想认识的过程。

一、以想象为“调味剂”,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他们的好奇心都比较强,思维也较活跃,这正是阅读的好基础。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部的精神去做事,那如果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各种方法,激发他们丰富及奇特的想象,其语文阅读的兴趣一次又一次地被激发,他们将会在迫不及待、跃跃欲试的状态下学习课文,那阅读教学的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如在教学《小松鼠找花生》时,上课伊始,我通过猜谜语导入:“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个白胖子。”猜猜是什么?学生们兴致勃勃地猜谜语之后,创设一片花生开花的情景,引入小松鼠也喜欢花生,种了许多花生,便置疑:可爱的小松鼠会怎样照顾它的宝贝花生呢?学生们议论纷纷,学生们一下子与松鼠、花生拉近距离。此时,我又置疑:小松鼠每天到花生地去看花生,但是等到花生的花都落光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这是为什么呢?学生的想象热情又一次被点燃,各抒己见,课堂上跳动着学生的思维,此时从以往的“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学生们的阅读兴趣、探究的欲望在想象的空间里不断地激发,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便水到渠成了。

二、以想象为“显影剂”,促进感知理解

新课标提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显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在诵读中充分展开想象,使诗文与形象画面相融合,那所获得的情感体验就能更加深刻,所感受到的优美语言更为铭心,自然更快地会诵读。同时,低年级学生想象力极为丰富,凝炼的古诗给他们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我们要善于充分利用其中的想象空间,具体展现古诗中所描绘的情形、景象等,从而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如教学杜甫的《绝句》一诗,我充分利用课件来展现前面两句古诗的画面,再出示诗句,学生很快就在脑海中展现出与句中所展示的相似画面,犹如亲临其境,古诗的诗情画意便表露其中。其诗中“含”的意思对学生来讲,在带入句中理解时又可谓是个难点。教学时我引导学生用手势表示“窗户”,通过“窗户”望着屏幕课件中的“大山”,根据画面想一想诗人的位置,想一想诗人凭窗远眺的情境,想象诗人当时所见的美景。学生在想象中、在动作中轻松理解诗句中的“含”的含义,从而升华对“含”的理解。最后又在优美的配乐中边想象画面边诵读,使诗句描述的意境深入学生的内心。这样的教学通过想象来理解诗意,领悟表达,使诗文有形象的真实感,凭借想象深入作者的内心,产生情感的共鸣,学生更易于理解,更乐于学习。

三、以想象为“显微镜”,丰满人物品格

空白是中国画或书法中常见的手法,而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也讲究“空白”艺术。在教学的空白处学生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跳动着活跃的思维,闪现着智慧的火花,对文章的 “空白”进行了个性化的填补,与文本更加贴近,使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进一步升华。在教学《丑小鸭》 时,我设计了一系列激发学生想象的问题,如:当小伙伴纷纷嘲笑丑小鸭时,如果你看到了,你会对他们说什么?丑小鸭看到美丽的天鹅,惊奇会是什么表情,他会想什么?丑小鸭发现自己变成了白天鹅又会说些什么?学生尽情地展开想象,畅所欲言之后,学生分组编排表演课本剧,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课文中尽情地邀游,让学生自己充分表达,做到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种让学生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就是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生活经验,让学生充分地想象,用稚嫩纯真的童心自由体验生活,将爱心融入学习活动中,带着浓浓的兴趣将阅读进行到底。

四、以想象为“共鸣器”,升华朗读情感

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而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的文章语言优美,富有诗情画意。读时若能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那读出来的文章定会动人动情。因此,想象是一个有效的方法。通过想象,学生把文本想象成生动的景象,自然而然产生与文本相关的情感共鸣,阅读教学就会相得益彰。

如在《假如》教学中,我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展开思维的想象翅膀:“假如你就是寒风中的那棵小树,你会怎么样呢?”“鸟妈妈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时,会遇到什么困难呀?”“不幸的朋友西西没有健康的双腿,假如你就是他,你在生活中學习中会遇到什么难题呢?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呢?”“假如你有一只马良的神笔,你会画些什么?为什么?”学生在想象中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感同身受,此时学生们把读与理解、读与想象有机地结合起来,想象使朗读在阅读教学中活跃起来,使文字活起来了,学生读起文本来声情并茂,入情入境,给朗读插上翅膀飞进听者的心田,学生们都达到了情感的升华,受到了审美的教育,提高了阅读教学的质量。

总而言之,想象是我们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大功臣。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不断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孙双金. 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6:70-73.

[2] 黄加贤. 心理学原理对语文教学的启示[J]. 福建教育,2010(7):75-76.

猜你喜欢
想象力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Fun with Leaves看!我们都是树叶变的!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Monet Talks
想象力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