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的新路径

2020-07-14 08:43关刘君
科教导刊 2020年15期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新路径

关刘君

摘 要 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开展思想引领工作面临主体、客体、实施等诸多因素的挑战。本研究从思想引领的概念界定入手,深入探究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现状,分析制约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的瓶颈因素,有针对性的从“六个结合”提出新时代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的新路径。

关键词 高校共青团 思想引领 新路径

Abstract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e ideological leading work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facing many challenges, such as subject, object, implementation and many other factors. This research starts from the concept definition of ideological guidance, deeply explor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deological guidance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alyzes the bottleneck factors restricting ideological guidance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uts forward a new path of ideological guidance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from the "Six Combinations".

Keywords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ought leading; new path

高校共青团是大学生思想引领的一线阵地。新形势下,青年大学生面临理想信念不坚定、国情社情认识不清、外界不良思想诱惑等诸多现实问题的挑战,新形势下如何建立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新路径是各级高校团组织必须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1 思想引领的概念界定

概念的东西把握不准,效果就会事倍功半。思想引领,简而言之是思想上的引导和领航,它是高校团组织为使广大青年学生了解国情历史,冷静客观看待我国改革发展过程中的成就和问题,矢志不渝的听党话、跟党走,坚定理想信念,避免精神“缺钙”,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基础而所做的一系列思想政治工作,它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 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现状

2.1 思想引领方法不新颖

当前高校团组织思想引领的方法仍停留在传统填鸭式的政治学习、讲座、娱乐活动、主题团日活动,内容老套、形式传统、缺乏品牌特色,尤其是团日活动,普遍存在团员青年不愿意参加、借口不参加、参加不走心等现象。“95后”青年大学生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一代,接受新事物快,若不结合新时代“95后”的身心发展特点创新思想引领方法,就会造成团组织的引领力下降,青年学生不愿意跟着团干部走,更不愿意跟着团组织走。

2.2 思想引领时效性不强

所谓时效性,可以将其拆开来理解:一是“ 时 ”,即时间; 二 是“效” ,即指实施的效果,就是在恰当的时间节点实施思想引领的效果。但是现在仍有不少高校面临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快速性,像“挤牙膏”似的被动反应,没有真正从思想上重视思想引领的及时性,特别是在一些重大的节日纪念日,如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五四运动10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些关键时间节点上,没有第一时间主动出击对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进行引导, 就不能真正影响青年学生思想,造成部分青年学生对思想引领处于一种“接而不受”“听而不信”的状态,不利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养成。[1]

2.3 思想引领特色不鲜明

高校共青团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不但要善于学习和借鉴别人的先进经验,也要结合本校的校情、学情和地情,突出自身特色,例如师范院校要突出师范特色,工科院校要有科技元素,艺术院校要有艺术气息,体育院校要有运动色彩,要尝试和摸索更受本校大学生欢迎、与本校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联系更紧密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但有些高校共青团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确实存在“认真真真走过场,扎扎实实搞形式”问题,盛行“拿来主义”,千篇一律,毫无特色亮点可言,导致学生对团组织的要求和活動不上心、不感冒,参与积极性不高。

2.4 思想引领机制不协调

思想引领机制不协调主要体现在:一是部门之间不协调。有的高校将思想引领工作单纯看作是共青团组织的事情,未能协调好与组织部门、宣传部门、学生管理部门、教务部门等的关系,未能形成思想引领工作的合力。二是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互动不协调。高校思政教育大多沿袭固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未能较好地发挥第二课堂思政教育功能。三是经费分配不协调。缺乏经费支持,事情就办不好。撇开经费谈工作,“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只会使大学生思想引领的质量大大缩水。

3 制约高校共青团干部思想引领的瓶颈因素

3.1 主体因素

高校团组织和团干部是实施思想引领的主体,作风既是一种工作态度,又直接决定思想引领的质量。有不少高校共青团组织将自己当做所谓的“正处级单位”高高在上,与团支部,普通团员交流少,不明白“只有向下扎根,才能向上生长的简单道理,导致“三性”萎缩,“四化”突出,导致青年学生对团打“中评”甚至“差评”,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下降就不奇怪了。

3.2 客体因素

作为实施思想引领客体的“95后”青年大学生,虽朝气蓬勃、活力十足,但由于成长环境和社会思潮的影响也给思想引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95后”青年大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相对稳定,对国家和社会的存在感体会不深,除此之外,“95后”青年大学生个性十足,自我意识较强,考虑问题时容易偏重自我价值的实现,集体主义观念淡薄。自我期待高,能力不足,社会经验缺乏,职业选择迷茫,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为什么干。

3.3 实施因素

工作规划上,缺乏“整体谋划”的视野。有的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开展工作时随意性强、自由度高,缺乏对全局的把握,不能有目的、有计划、有规范地连续开展,这导致思想引领工作的每项具体工作相互独立,不能形成全方位、系统化引导青年学生的工作合力。

工作实施上,欠缺“以生为本”的理念。工作脱离学生,“想当然”,經常存在“被志愿”“被观众”“被开会”现象,总觉得是为学生着想,其实学生到底是不是那样想的有待考究,根源在于没有准确把握青年学生的真实诉求,有针对性地解决青年学生的实际问题,工作实施与青年学生实际脱节。

工作方式上,工作方式粗暴,缺乏“精耕细作”的态度。有些团干部在做学生思想引领时说话态度生硬,直接导致了学生对于“说教”左耳听右耳出。除此之外,很多团干偏向于用硬性的团章团规去约束管理大学生,缺乏循序渐进、娓娓道来式教育引导,这难免会加深引起青年学生反感。

4 新时代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的新路径

(1)有效覆盖与分类引导相结合。思想引领的有效覆盖问题,实质上就是团的工作如何延伸的问题。因此既要依靠团校培训、团日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有形的引领,又要依靠建立网络思政阵地开展网络斗争、加强网络管理、弘扬网上主旋律进行无形的思想引领,尤其是要在关键的时间节点、突发事件、热点问题上精准发力,保证思想引领有效辐射到每一位学生,实现全面覆盖。同时,也要针对学生的学业、专业、就业、职业进行分层分类分级引导,有针对性的开展高质量的专业知识竞赛、职场礼仪大赛、职业规划大赛、“挑战杯”竞赛、模拟招聘比赛,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2)思想引领与服务育人相结合。高校共青团不能为了思想引领去做思想引领工作,要明白做思想引领工作的目的,思想引领的目的是育人成长,把青年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校团组织要改进工作作风,开展思想引领工作要着力于解决青年面临的学习、生活、就业、创新、情感上的实际问题,例如通过设立“问题快递”“青年之声”“青年之家”“青年驿站”等方式,把团组织的温暖送到青年学生的心坎上,通过服务帮助他们学到本领,掌握技能,成长成才,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有效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基础。

(3)善于创新与保持传统相结合。思想引领工作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工作理念、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不是“新瓶装旧酒”,更不是“常换频道”,而是根据新时代的新要求,对原有传统思想引领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开辟出与时俱进的思想引领新方法、新路径,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思想引领新方案。例如团日活动的开展尤其要追求创新,主题要契合时代主题,方案制定要突出专业特色,增加专业认同感,人员参与率要高,时间安排要合理,只有这样团日活动才能办出效果,开出新意。同时思想引领好的传统做法在新形势下仍然是适用的,不应随意摒弃,应予以保持和发扬。

(4)正面引导与侧面熏陶相结合。思想引领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既需要“大水漫灌”式的正面引导,也需要“涓涓溪流”的侧面熏陶。正面引导具有时间短、见效快的特点,形式主要包括党课、团课、媒体宣传、榜样引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正面引导要克服“水过地皮干”的缺陷。因此,高校共青团要针对青年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差异精心策划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志愿服务、社团建设让青年学生由被动接受到无意识的自觉融入,使思想引领工作产生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5)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思想引领工作的理论学习主要是政治理论学习,理论水平上不去,思想境界就难以上升一个层次。要引导学生多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同时要开展和重视第二课堂建设,加强实践育人。社会是个大课堂。青年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才,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因此,高校共青团要着眼于学生支教、志愿服务、“三下乡”和“西部计划”等社会实践载体,使青年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受教育、长才干。

(6)政治道理与生活故事相结合。现在的青年大学生是富有朝气,年轻气盛的“95后”和“00后”新一代,他们对生、冷、硬的说教既难入心,又难入脑。在进行思想引领的时候要注重将高大的政治道理通过身边的生活故事对学生娓娓道来,用“讲故事”的方式在与学生平等的对话就会实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在教师节对学生尤其是师范生讲述教师故事,既传递出尊师重教的价值关怀,也表达教师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3]因此,讲故事是一种软实力,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者要学会讲故事,讲自己身边故事,用“大实话”“大众话”“大白话”代替官话、老话、套话,使思想引领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更具感染力和亲和力。

参考文献

[1] 张晗.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加强青年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6.

[2] 郭红.高校共青团加强大学生思想引领的策略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31(05):39-41.

[3] 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10(2).

猜你喜欢
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新路径
高校共青团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研究
探究新时期高校教师对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保障机制
立足校情 聚焦心理 管理升级 实干兴校
立足校情 聚焦心理 管理升级 实干兴校
新时期共青团思想引领的路径探讨
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业问题及成因分析
共青团在地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以高校共青团活动为载体加强中国梦宣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