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国际工程采购与合同管理”教学模式改革

2020-07-14 08:43雷智鹢蒋柳鹏陈伟
科教导刊 2020年15期
关键词:效果评价应用型人才教学模式

雷智鹢 蒋柳鹏 陈伟

摘 要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愈加紧密,国际合作日益频繁。 “国际工程采购与合同管理”课程针对当前国家和企业需求,紧密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培养既有工程技术,又懂经济管理的国际化人才。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 教学模式 效果评价

Abstract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Belt and the Road" initiative, China ties with the world more closely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s more frequently. Guided by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 training, the course of "Procurement and Contract Management of International Construction Project" aims at the current needs of the country and enterprises, combines the 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s, improves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modes in practice, carries out the teaching mode reform and trains international talents with both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management.

Keywords applied talents; teaching mode; impact assessment

隨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愈加紧密,国际合作日益频繁。尤其近几年我国的大型工程公司在非洲、拉美和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承接了多个大型水利工程、港口工程、交通工程和电信工程等项目。而这些欠发达国家基础设施落后、物资匾乏、人员文化程度不高,很多都是“交钥匙工程”,我方公司工程采购和合同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工期和成本,对能否盈利至关重要,因此国际工程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

“国际工程采购与合同管理”是一门具有国际视野的重要专业课程,在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指引下,紧跟国家需求,依托工科院校平台和优势资源,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加快人才培养理念改革,形成了一套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1 目前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国际工程采购与合同管理”课程开设最初是为了增加工科学生的经济和管理知识面。根据商务部统计,我国2018年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12万亿元人民币,新签合同额1.6万亿元人民币。在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工程合作日益加深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人才需求,大批的工科毕业生投入到国际工程中。跨国工程面临的环境复杂,风险高,因此工程采购与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合理完善的工程采购流程,规范到位的合同管理是国际工程盈利的基础。然而实际工作中工科毕业生的知识背景尚不能支撑这样的需求。因此,“国际工程采购与合同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必须对接国家和企业需求,培养具有工程技术,懂经济懂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2)教学内容比较落后。随着国际工程发展和国际投资模式的变化,国际工程承包和管理模式发生变化,也更加多样化,本课程教学大纲和内容未能及时更新,且合同管理部分内容与“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类似。EPCT和BOT等越来越广泛使用的承包模式应当在教材和大纲中体现。

(3)教学模式有待改进。“国际工程采购与合同管理”这门课应该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就目前的教学方式来看,采用的仍是最为传统的理论传授,实践和案例支撑较少,学生听起来比较枯燥,也不清楚学了有何用处,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

2 “国际工程采购与合同管理”教学改革内容

2.1 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培养的是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立的思维方式;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实践和拓展能力;具有优秀的团队精神、合作能力和社会竞争力。二是就港航专业的毕业生而言,既具有扎实的本科专业知识基础,又具有经济、管理、社会、计算机等学科交叉知识,在工科基础扎实的基础上,懂经营擅管理,有国际视野,能捕捉机会实现潜在价值。

2.2 优化教学内容

了解本专业最新发展动态,使学生的知识层次和结构与世界发展先进水平趋于同步。加大科研促教学的力度,把更多的科研成果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运用于教学实践。去除原有内容中落后和不合理的内容,针对国际工程的特殊性,部分章节和内容增加英文对照,增加工程采购谈判、供应商选择评价和风险预警,增加合同管理中国际工程承发包形式、FIDIC合同条款以及业主、承包商、供货商三方的权利义务等内容。

2.3 改革教学模式

根据应用型人才具有的特征,本课程探索了一套激发学习兴趣、独立思考的多元化教学方式。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建立学校培养与自我发展相结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理论教学和课程实践相结合、国家需求与国际视野相结合等方式,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学生及社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教学方式转变。通过翻转课堂、慕课等方式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型向知识传授与创新实践相结合形式,积极推行问题式教学法、探讨式教学法,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激活学生创新思维,训练学生独立思维能力,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实践性。

(2)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大力推行案例教学法;组织学生讨论实际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促使学生掌握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设置课程调查、课程设计环节,结合“实战”教学法,模拟真实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使学生扮演某个真实的角色,开展业务工作,达到真实锻炼的目的。

(3)强化第二课堂作用。“第二课堂”以其教学组织的灵活性、管理的开放性、资源整合的广泛性、资源配置的自主性等方面凸显它的优势,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辅助途径。

本课程改革中投入一定经费支持建立学生科研课题管理制度,鼓励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鼓励研究生导师吸收本科生参与课题研究;为学生提供更多学术讲座、学术讨论机会。同时以学科创新训练为载体,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多、更早地参与到科研、生产等工作实际中去。

积极开展校企合作,邀请相关设计院、中交建设集团的合作导师来给本科生上课,给学生带来最新实践需求和经典案例,促使教学内容快速与国际需求接轨。

(4)以毕业设计为核心内容的实践训练。毕业设计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结合国家需求,本课程严格选题,紧密结合教师的科研课题、生产实际、社会工作等,提高毕业设计选题的更新率,保证题目的先进性、新颖性。将本课程知识及相关科研内容设计为毕业设计选题,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效果评价

从学生出勤率和用人单位调查两个方面进行本次教改的效果评价。

3.1 学生出勤率(见图1)

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学生出勤率对比见图1。由图1可见,三年中本课程第一节课,出勤率差不多,均在80%左右,2017年和2018年整個课程的出勤率相差不大。2019年随着课程的推进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学生出勤率逐渐增高至100%,说明教学模式改革对学生的吸引力卓有成效。

3.2 用人单位调查

针对课程教改的各个方面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作用,本课程以问卷形式对用人单位进行了调研,问卷涉及中交建、中港及若干设计院、咨询公司等相关用人单位,发放问卷70份,回收70份,有效问卷62份,统计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所有用人单位肯定了本次教改的各个方面,认为校企合作、案例教学和小组讨论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作用较大,案例教学、第二课堂和毕业设计也不失为较好的方法,教学内容的更新也是必不可少的。

4 结论

对接国家和企业需求,本次教改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实践训练等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并通过学生出勤率和用人单位问卷调研评价了本次教改的效果。可以看出,一门课程首先是精准定位,再辅以好的教学模式,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动脑、动手,提高应用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魏丹,刘春宇,常丽君.基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交通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2019.22(11):155-156.

[2] 杨卓懿,宋磊.基于优慕课平台的工科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9.52(12):116-117.

[3] 张健,郑晓凤.基于MOOC的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J].中国成人教育,2018(16):96-98.

猜你喜欢
效果评价应用型人才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20例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肝脏射频消融术应用全面细致化护理的效果评价
精细化管理应用于医院病案管理中的效果评价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