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非遗技艺生产性保护浅谈

2020-07-14 08:23魏松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互联网

魏松

摘 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就是确保其生命力,在保护的前提下,促进非遗技艺与互联网技术结合是非遗技艺传承和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非遗保护应该结合线上和线下形成以非遗技艺为核心的文化产业链,各种非遗技艺应结合自身的特点找到生产性保护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产性保护 互联网

1生产性保护概念的提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念的核心是“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但由于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理解的不同,在非遗技艺保护的路线上发生分歧。一方是强调非遗的“原生态”,认为非遗技艺的传承重于创新,并因此反对将非遗技艺商业化和产业化。另一方是强调非遗的“活态性”,认为非遗技艺的传承要与时俱进,赞成将非遗技艺进行商业化和产业化。如何在非遗文化传承和商业化、产业化之间保持人类文化遗产保护和社会发展的平衡成为非遗保护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生产性保护的概念被提出来。

中国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马盛德在2011年文化遗产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主要采取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立法保护四种重要方式。”显然,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已是官方认可的一种方式。

2业内对非遗生产性保护的研究

很多学者从产业化生产的角度探讨对非遗技艺的利用。如范生姣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石桥古法造纸为例,在分析非遗技艺的特征及产业化发展可行性的基础上,从开发新产品、拓展产品用户、培育龙头企业和拓展销售渠道四个维度提出其生产性保护的途径。朱淑珍、李睿提出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大众传媒体系总体模式,以旅游商品为例,探讨了以文化传播为导向的旅游商品文化产业链建设模式。何欢从创新传统技艺,提高技艺附加值视角探讨了六安瓜片绿茶制作技艺的生产性保护。李军提出要以创新为动力,要借助多种媒介,通过多元化传播,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文化、经济价值。

但是,非遗技艺及作品怎样融入现代消费市场?在其中互联网扮演什么角色?线上线下如何结合,非遗保护对互联网平台要求,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实现路径有哪些?这些问题现有研究并未给出很好解答。

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互联网的融合动因

(移动)互联网几乎重构了当代文化产业生态链,“互联网+”从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学习和交流的方式,利用“互联网+”进行非遗保护,可弥补传统非遗保护与传承方法的短板,有效地打破时间维度和地域空间对非遗技艺文化传播的约束,通过社交传播改变传统的单一的师徒传承模式,可有效解决非遗技艺爱好者想学却无师可求的困境。

4非遗生产性保护互联网平台设计需求

4.1非遗生产性保护互联网平台应具有电商功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及其衍生品生产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产品的生产,社会需求最终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產的生产,互联网带来的新媒体新技术提升了非遗商品以及非遗技艺衍生品的价值。因此非遗生产性保护互联网平台必须具有电子商务功能。

4.2平台应保证非遗产品流传有序,提高非遗文化生产者的社会地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除了传统技艺层面外,还具有强烈的个人手工性质,非遗产品中融入了传承人对技艺及作品的精神需求,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过程不同于工业化生产过程,具有一定艺术品创作的特质。

目前大部分非遗传承人和非遗生产者被归类到工匠的地位,在社会地位上明显低于艺术从业人员,而且大部分产品流传无序,严重影响非遗文化生产者的影响力传播。因此非遗生产性保护互联网平台必须将非遗保护从业人员和其他艺术从业人员同台展示,以提升非遗继承人,非遗文化生产者的社会地位。同时平台应具有保证非遗产品流传有序的功能。

4.3平台应具有社交功能

目前许多非遗技艺处于后继乏人的尴尬处境。在互联网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可以改善非遗技艺面临的传承困境。新的传播技术层出不穷,例如,微信、微博、众筹和直播等,通过互联网平台,将非遗文化产品、各种衍生品和非遗服务传播、渗透到百姓的日常生活,让更多人了解非遗。通过平台社交功能在全国乃至全球汇聚非遗爱好者,有利于解决非遗技艺传承中师资、生源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充分利用当代互联网的技术,打造非遗传承人与非遗爱好者的技术交流平台,有利于非遗文化技艺传承、非遗商品和非遗衍生品创作,从而达到非遗技艺继承发扬的目的。

5互联网+语境下非遗生产性保护实现路径

5.1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生产与设计服务

非遗传承人既可以直接生产传统题材的非遗文化产品,也可以选择合适的创作题材,经过挖掘、整理、加工、提炼,产生新的非遗作品或非遗衍生品。

5.2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传播服务

非遗技艺作为内容载体,经过加工整理,形成相应的文本、图片和视频等,通过互联网平台传递给用户。

5.3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休闲娱乐服务

非遗技艺融入风景区、主题公园、非物质文化体验馆、庙会和博览会等各种类型的展示平台,在展示中通过用户的参与使用户充分感受非遗技艺的文化魅力、亲身体验到非遗产品生产过程带来的愉悦,在此过程中提升展示平台的文化层次,并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

6结束语

现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还存在一定的瓶颈。但是,通过互联网实现非遗的生产性保护是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困境的必由之路,是未来非遗文化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例如VR、AR技术正在逐渐普及,因此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互联网结合,探索非遗生产消费新的业态,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对于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 宋俊华.文化生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J].文化遗产,2012(01).

[2] 范生姣.非物质文化遗产向非物质经济产业转变的路径研究——以贵州石桥古法造纸为例[J].凯里学院学报,2013(01).

[3] 朱淑珍,李睿.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的文化产业链模式研究——以旅游商品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11).

[4] 何欢生.生产性保护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以六安瓜片绿茶制作技艺为例[J].皖西学院学报,2020(02).

[5] 李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与衍生产品开发——基于传承与传播的探讨[J].四川戏剧,2019(12).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互联网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