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废物污染现状分析及其治理策略

2020-07-14 06:56林静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20年6期
关键词:污染现状治理策略

林静

【摘要】电子废物又称电子垃圾,我国的法定名称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加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管理,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变废为宝,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轻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压力,提供就业机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意义重大。

【关键词】电子废物;污染现状;治理策略

1、电子废物污染

1.1电子废弃物

电子废弃物主要包括运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等各个领域被淘汰的或者损坏的电子产品,同时也包括工业制造业及科学研究等多个方面的电器电子产品,电子和电器产品是由塑料、金属和化学物质等多种材料组成的综合性电子产品,在生产电子产品的过程中,其生产原料也含有一定的有害成分,这是污染环境的一方面,所以对于电子废弃的不当处理,势必对人类生态生活环境和健康安全构成极大的隐患。

1.2电子废物的特征及危害

电子废物作为一种新型的固体废物,其特征是具有可资源化利用性及对环境严重的危害性。电子废物的可利用性:电子废物中含有的塑料、金属物质都是可再次利用的重要资源。严重的危害性:大多数电子产品中含有大量的铅、汞、锌、铜等重金属物质对环境及人体有严重危害。

2、电子废物污染的现状

目前我国仅初步建立了电子废物回收利用体系,部分种类的废弃电子产品回收拆解再利用过程已纳入规范监管。一是建立了相关扶持政策制度。按照201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要求,国家建立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用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费用的补贴,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应当按照规定履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的缴纳义务,对处理单位实行资格许可制度。二是有明确的准入标准。原环境保护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资格许可办法》规定了回收处理企业明确的入行标准,生态环境部门的主要负责审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资格,规范处理企业拆解行为,依法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的环境污染防治进行监督管理。三是明确了基金补贴范围。2010年国家发改委、原环保部、工信部制订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第一批)》(以下简称《目录(第一批)》),将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房间空调器、微型计算机5类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列入管理范围,2015年重新发布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2014年版)》,将管理范围扩大至14类电器电子产品。通过五是各地开始加大宣传力度。将从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的企业纳入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名单,定期向公众开放,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全过程看得见、摸得到,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以上各项制度和基金补贴的方式,增强正规拆解企业的竞争力,促使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流向正规拆解企业,达到规范环保拆解处理的目的。

但是,目前上述回收利用体系仍存在较多问题。一是拆解基金补贴范围目前仍停留在“四机一脑”5类废电器,对于2014年新增的9类迄今未出台配套的补贴标准和规范拆解标准,导致拆解企业“无章可循”;二是基金收支严重不平衡,征收、补贴的范围和标准均有待及时调整;三是回收网络不健全,绝大部分是以个体回收者为主,对其缺乏有效监管手段;四是电子废弃物的处理技术仍比较粗放,处理产物的附加值较低。

3、电子废物的管理方式

3.1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

3.1.1建立健全电子废物处理的标准法规

国家应通过法律来规范电子废物的处理方式,并建设正规的交易市场,采用合理的管理措施,确定制造方的责任。电子产品供应商应当负责电子产品的整个流通过程,對设计、生产及出售的电子设备有责任提供回收、再加工及管理等服务,推出环保商品,即从选取生产材料与规划产品之初,建成材料—产品—再生材料的环保节约型循环利用体系,开展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第三方认证,从根本上处理好环保和发展的矛盾。要明确制造厂家、营销方、用户以及政府机关的法律责任与义务。法律实施前期,电子废物回收相对困难,厂商应可以采用以旧换新的办法鼓励客户终止使用超过预定寿命的电子产品,使电子废物科学有序地被送入加工厂,防止各种零散的收购商出于利益实行非法回收和加工。

3.1.2研究完善基金征收补贴政策

及时适当调整基金补贴标准,条件成熟时统筹研究扩大基金征收补贴范围,调整基金征收标准,落实基金“以收定支、自我平衡”机制。推动实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补贴企业名单动态调整,优化基金补贴机制,形成激励先进、淘汰落后的政策导向。

3.1.3鼓励技术升级和设备更新

电子废物危害极大,随意处置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必须依法禁止焚烧等污染性处理技术,加强信息化能力建设,提高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重点加强线路板处置、元器件无损化高效处理、稀贵金属提取等无害化、高值化利用技术研发与应用,提高处理产物附加值。

3.2构建电子废物的回收再生体系

3.2.1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生产者责任延伸回收体系包括2种:一是制造商独自回收处理;二是由多家制造商共同创造回收再生体系。例如,日本电气股份有限公司(NEC)通过深化同富士康的体系融合,研发出废旧塑料再次使用、废旧液晶显示屏加工再生原料等新技术,使得资源重复利用量得到极大提高,同比涨幅显著。

3.2.2健全回收网络

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打造线上线下相融合,城市功能与专业服务相结合,城市、街道、社区、家庭相贯通的废旧家电回收网络。以城市为单位、企业为主体,结合垃圾分类、大件垃圾处理等工作,优化废旧家电回收网络,搭建互联网应用服务平台。

3.2.3创设电子废物信息管理体系

在污染性电子废物的管控上,政府部门应通过信息网络构建数据库,从而完善电子废物的信息管理体系。推动收集、存放、转运、处理等环节的信息化管理,实现可查询可追踪。

3.3电子废物的再加工技术

3.3.1机械处置方法

该方法是指依据各种废物的物理特性选择适当的机械处置方法,主要步骤有拆卸、粉碎、分选等。经过该种方式处置后,人们再通过其他处理就能够从废弃物中回收金属、橡胶、玻璃和塑料等材料。该方式具有成本低、技术简便、污染小、易于扩大规模等优点,如今已被各国广为采用。

3.3.2深度处理方法

化合处理又被称作湿法处理,是指把废弃物粉碎所得的颗粒状物质送进或酸或碱性的化学液体内,形成的浸出液经历萃取、积淀、变性、分子更替、过滤和蒸馏等诸多环节处理后,产生品质优异的稀贵金属。而燃烧法则是指将废弃物粉碎分选所得的颗粒状物质送入处理车间通过焚烧、凝练、锻造和熔化等,去除有机成分来提取纯净金属。

结语:

电子废物具有“环境危害”和“资源”的双重性,面对数量日益剧增、带有资源性和环境危害性双重特性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如果能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利用适当的技术将其中的有效资源加以回收再利用,不仅可以大大减少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数量,而且能够最大程度的减轻环境危害,避免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缓解世界资源日益枯竭的压力,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所以,构建以生态环境友好为原则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置体系,才是当前研究工作者共同追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继享.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的现状及建议[J].资源再生,2011(01):48-49.

[2]贾爱玲,王亚亚.电子废物处置的主体责任[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1,34(03):295-300.

猜你喜欢
污染现状治理策略
浅析公路路基边坡病害的防护与治理
目前我国农村环境治理面临的困难以及应对策略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常规治理策略
乌兰察布地区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产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重金属污染状况及特征
网络失范言论的治理策略分析
河北省工业固废污染与管理对策研究
基于农村低电压现象探究综合治理策略
土壤重金属污染特点及治理策略分析
凌云县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