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清代“咏青诗”中“边塞诗”与“山水诗”之创作

2020-07-14 17:42孔庆蓉
青年时代 2020年11期
关键词:边塞诗清代

孔庆蓉

摘 要:清代,是诗歌繁盛的时代,也是青海本籍文人创作的高峰时代。然而综合来看,边塞诗大抵承汉唐之风,而山水诗的创作尤以“八景诗”为最在不同程度上反映青海独特的地域环境和民俗风貌。

关键词:清代;边塞诗;八景诗

一、“咏青诗”中边塞诗创作

唐宋时期创作“咏青诗”的文人多是随军出征的文职官员,如高适、岑参。明代来青不仅有边塞文人,还有包括朝廷派遣的官员和一些儒生教授,清代由于其特殊的边疆民族政策,来青人员的身份逐渐多元化,一是清朝中央政府多次从内地派遣管理本地区行政事务的官员,二是自清代雍正时期开始,清朝中央政府组织了几次大规模的祭海活动,被遣至此的官员及其幕僚们。这些涉足过青海的外地文人,也留下了许多咏青诗作。

送蒋桓游西宁歌

送征人兮往西羌,

祁连高揭兮青海汤汤,天鸡振翼兮野马腾韁。

结发从军兮弔古战场,解逢掖兮袴褶鞓装。

援弧矢兮射欃枪,驾犏牛兮牵羱羊。

烽烟息兮庐帐相望,和门合宴兮笳鼓行觞。

朔风萧萧兮月苍茫,为君起舞兮唱伊凉!

诗人尤侗(1618—1704),清初文学家,字同人,又字展成、悔庵、艮斋,今江苏吴县人。送蒋桓西征,不仅描绘了高原壮阔的景象,也抒发了立功边疆的渴望,尤侗的诗昂扬顿挫,雄浑悲壮。

塞下曲

白骨青燐瀚海头,琵琶一曲动边愁。

眼前滴尽征人泪,并做黄河地底流!

这首陈鸿寿的塞下曲化用杜甫“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之诗意写出了征人之别,征人之痛。这和沈德潜的塞下曲“千重砂碛万重山,三载烧荒未拟还。流尽征夫眼中血,谁人月下唱阳关”写征人乡思凄绝到骨如出一辙。

中央政府派来的官员诗作的情况具体如下。

首先是边塞诗,万世德《入塞曲》五首(并序)。

戊子秋,余治兵湟中,以保蕃创虏,虏既遁,当事谓起衅罢余。言虏必凭陵,我实启之。为赋《入塞曲》以见意。

雪岭黄河不解春,征裘犹带旧风尘。谁知戈戟年年事,赢得纶竿塞下身。

二月边头不见花,匆匆归骑拥清笳。不知定远成何事?才到秦关即是家。

长风吹动大刀头,明月黄云满戍楼。试看请缨关塞客,太平原不到封侯。

醉来马上看吴钩,曾识光芒射斗牛,两岸青山千树竹,不妨开径置糟邱。

几人长剑依崆峒?忽漫生涯似转蓬。莫忆龙城射霜鹘,又来马上听春鸿。

诗人被误解、被冤屈、被罢官,有些怨愤,不免牢骚,但边塞诗那昂扬、振奋、自豪的主体基调没变,使用的主要意象也与张问仁等的十分相似。

青海道中

朝从青海行,暮傍青海宿。平野浩茫茫,隆冬气何肃。

悬军通间道,万骑夸拙速。严霜拂大旗,边声动哀角。

飞沙怒盘旋,迎面骤如雹。时当泽腹坚,海水冱且涸。

层冰摇光晶,黯惨一片绿。或闻大声发,冻折千丈玉。

中流起危峰,势可俯乔岳。将倾未倾云,欲飞不飞瀑。

云是太谷雪,压叠如皲瘃。出没罔象形,吐纳蛟蜃毒。

西荒此巨浸,洪流所潴蓄。卑禾百战地,秦汉尚遗镞。

萧萧古垒平,兀兀边墙矗。青磷风焰小,白骨苔花驳。

夜深驻戎帐,冻土遍峣崅。冷月悬一钩,荒荒堕厓谷。

嗟哉征戍士,辛苦离乡曲。试听青海头,烦冤鬼犹哭!

这是诗人杨揆从军征为卫藏,取道青海时留下的诗篇,隆冬时节,天寒地冻,诗人途径青海湖时,湖面已冻结,银光闪闪如琉璃,而这里何曾不是人仰马嘶的战场,杀伐的呐喊、战争的硝烟已消散殆尽,但忠勇、忠义之气依旧荡气回肠。

纵观客籍(将咏青诗人群体划分为本籍与客籍两类。前者指祖辈在青海,本人在青海出生、长大的)诗人的边塞诗可知,这些诗都有戍边的豪迈,都有大一统的渴望,都有对边地艰苦自然条件的描写,也有胜利的喜悦与失败的悲等等。边塞诗方面,本籍与客籍没什么显著区别。

清代是自唐以后又一次出现边塞诗的高峰创作时期。清代边塞诗的表现范围较唐有较大拓展,清代边塞诗从唐人的抒情重心向写实记事重心转移,从以战争诗、戍征诗为主体的古代边塞诗朝着以边塞山水诗、边塞风俗诗为主体的方向发展。在表现手法上,唐人以情为景以情写景带有浓烈的个人主观色彩,自然景观完全笼罩在功名事业心之下,而清人转向写真写实,注重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客观再现。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清人秉承宋代以来以理入诗的风格,多为学者诗作。同时,清代边塞诗突出记史写事、写风俗、述典章,具有地图方志的功能效果,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认识意义。

二、“咏青诗”中山水诗创作

青海本地文人在诗歌内容创作中以赞美家乡景物的诗歌居多,文人们出于对家乡的热爱,诗词中有多首皆在赞美家乡的风景状物,从遣词造句到情感表达,渗透了浓重的乡音乡情,以青海“八景”诗歌题材为代表,而在这些写景诗中,高原的独特风光在诗人笔下大多呈现出小桥流水式的江南景致,这是很独特的文学现象,其原因何在?是诗人们有意为之还有另有隐情,笔者试图探讨一二。

“八景”作为中国传统景观的重要范畴,常被记錄于一地历史与地理的地方志中,“八景”文化起源于魏晋南北朝,产生于隋唐,成熟于宋元,发展于明清。宋沈括《梦溪笔谈》载:“度支员外郎宋迪工画,尤善为平远山水。其得意者有平沙落雁、远浦帆归、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落照,谓之‘八景,好事者传之。”到元朝时,文学上大量出现有关“八景”的专门内容,潘士骥《黄岩八景诗》就是元代“八景”文化的代表,清代康乾时期是“八景”的繁荣时期,嘉道时期以后,因过分注重八景形式,涉及家乡风物或地方名胜时言必称八景,成为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流弊,使得“八景”诗中自然神韵与思想文化及美学交融的特点逐渐散失,因此遭受严厉批评,八景之风渐趋衰寂。

至今留存的青海的“景”都是“八”:碾伯八景(乐都)、湟中八景(西宁)、丹噶尔八景(湟源)、河阴八景(贵德)等,此外还有李协中在西宁“郡城西门外番厂”所建别墅的“时乐楼八景”。其中湟中、乐都地方八景的特点具体如下。

湟中:“清风”“晓日”、高耸青翠的山峦、凤台,夜月下的水潭、春天的河流、山上的瀑布、山中的烟雨。

乐都:烟笼万井迷芳甸,月度双桥印碧潭。(南楼远景)

月空波心舟似画,夜沉涧底树分行。(长桥夜月)

皎洁凌空似玉山,深秋常见羽人还。(南山积雪)

铜池泻出千潭月,石室分开一柱烟。(莲台夕照)

从列舉的诗作中所出现的景物,山、树、花、竹、板桥、曲径、苍苔、烟雨、流春、泉、月……是不是我们极其熟悉的、从谢灵运诗中一路走来古典山水诗的气息?“一湾流水绕柴门”“绿柳依依夹桃花”“野树含风千嶂雨,夕阳射影几村烟”遥远荒寒的高原景致,与我们文化记忆中的江南、洛中,区别在哪里呢?青海难道没有它山水景观的风格?

最早出现“八景”作品是绘画,先画后诗是八景作品的特点之一,最早的八景诗都是以文字对画面加以注释和演绎。模山范水是中国画中最重要的一支,而八景画亦是取山水的典型形象。“一自高人成八咏,城头怀古耐题诗。”八景重视地域文化,彰显地方人文特色,是地方文脉的重要部分。早在五代、隋唐,就有不少表现地方风光的系列诗作名篇,如王维的《辋川集》、李白的《姑苏十咏》、刘长卿的《龙门八咏》、刘禹锡的《海阳十咏》《金陵五题》,正是在传统诗文的熏陶下,后人在建设家园村社时会有意无意地仿照古人诗文中的意象,塑造和构拟诗文中的意境。八景“从产生之日起,就不可避免地具有十分浓厚的文化创造意味与心理想象色彩”。宋迪“潇湘八景”组画一经出现,便以其高超的绘画艺术和意境表达赢得了士人的厚爱,八景的风格符合士人的审美特征,是基于文化传统的一种景观文化的再创造。

注释:

①万世德,山西偏头人,明穆宗隆庆五年(1571)进士,神宗万历十四年(1586)西宁兵备佥事。

②李协中,字和庵,西宁人,道光十七年(1837年)拔贡,曾任直隶大兴、束鹿、广东从化等地知。

③沈均安.步东坡韵∥赣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89,据清乾隆二十一年刊本影印。

参考文献:

[1]郑亮,王开元.唐、清边塞诗对西域旅游文化贡献之比较[J].昌吉学院学报,2003(4):19-22.

[2]张廷银.西北方志中的八景诗述论[J].宁夏社会科学,2005(5):148-152.

[3]张廷银.传统家谱中“八景”的文化意义[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5-50,99.

[4]时志明.生态学背景下的清代山水诗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56-59.

猜你喜欢
边塞诗清代
群文阅读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边塞诗的魅力”教学为例
清代怎样整治形形色色的诈骗案
清代典妻习俗与户婚制度的竞存及原因评析
论中唐边塞诗
唐代边塞诗里的情长思远
边塞诗概念小考
论王维的边塞诗及其艺术创新
新边塞诗研究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