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时代下的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路径探究

2020-07-14 17:37赵君
青年时代 2020年11期
关键词:路径探究互联网时代思政教育

赵君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各个行业都与互联网紧密结合起来。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的思政教育,高校因此逐渐开始了网络思政教育的探究。网络的快速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发展的机遇,与此同时也让高校面临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本文从互联网时代的角度出发,叙述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分析了网络环境下思政课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探索提升思政教育水平的方式,以期完善思政教育的管理体制。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路径探究

一、引言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党的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政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统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这为高校创新思政课指明了发展方向。如何切实落实高校思政课的网络教育工作,已成为思政教育的工作重点。

二、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深化教学层次

互联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的培养出发,注重学生理想信念的培养和民族精神的弘扬,利于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继承和创新,深化教学水平。通过网络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及时传播时事、政治、社会热点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使学生可以第一时间了解时事热点并得到在线指导。这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具有重要价值。

另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丰富教育内容,用理论增强学生的社交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拓展教学领域

互联网具有匿名、开放等特征,决定了大学生喜欢在网络上交流的特殊性,因而互联网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一方面,互联网时代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加深人们向网络虚拟环境的延伸,并且大学生与思想教育者可以根据自身的作息特点,自由选择在线时间段。另一方面,互联网时代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新的沟通环境,催生了新理论、新观念、新要求等,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影响力,拓宽了思想政治教学空间范围。

三、互联网时代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新机遇

(一)便于成立优秀的教育平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始终坚持“以德育人”的教育宗旨,从服务学生的成长入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不断加强对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在满足自身发展的同时,为祖国培育优秀的人才。当今时代尊重个人差异,互联网教学可以通过数据分析,记录老师的知识教学过程、学生学习、师生互动答疑、网上批改作业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共享、开放、分散的优势,可以建立多种形式、丰富多彩的网络教育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排列组合,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从而达到个性化、差异化、规模化的教学效果。例如,慕课、网易公开课等在线教育产品,以其在线、互动的体验优势,深受师生欢迎,微信、微博、抖音等app也逐渐改变了学生获取、交换和传播信息的方式。

(二)丰富了教学模式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以课堂讲授、座谈会、报告讲座等形式进行。对于教育者和学生来说,这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有限,而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突破了传统教学方式的难题,从学生的个人需求角度出发,提供多元化、立体、动态的教育内容,让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体,進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从而解决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参与度不高、课程吸引力不足等问题。同时,思想政治教育采用互联网技术创造了一个信息共享、实时交流的互动学习环境,将传统的教育模式从“上下级”转变为平等交流,从单方面教学转变为师生互动。

(三)提供充实的教育素材

互联网的包容性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素材。思想政治课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代表性强、新鲜度高的教学案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与此同时,也要求思想政治教师加强对信息的筛选,将具有较高价值的信息作为教材,剔除不良信息,减少信息分析和使用的难度。

四、互联网时代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新挑战

(一)互联网文化与政治教育的冲突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必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向上的思想文化,有很强的主导性和鲜明的政治性。但是,面对国际形势与周边环境,开放式的互联网成为非法势力进入大学思想教育工作的载体,带来了很多不良信息炸弹。一方面,我国的信息技术还不完全成熟,网络舆论引导力量还缺乏完善的社会制度和网络监管机制;另一方面,大学生处于身体成长的阶段,心理和情感上处于不稳定的时期,也没有丰富的社会信息甄别能力,容易受到互联网错误思想、价值观、行为方式的影响。因此,如何有效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与开放的互联网教育环境之间的矛盾是当务之急,也是新时期高校“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网络管理体制不完善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网络社会制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在互联网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考验的。现阶段,我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仍然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如下3个方面。

一是网络预警机制和防范机制不健全。网络对紧急情况的预警敏感度不够高,也不能做到很及时和精准有效,往往很容易出现被动判断的情况,致使一些小问题处理不当,无限升级为大规模事件,造成较大负面社会影响。

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制度激励和保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师年终考核和职称考核体系中的作用相对较小。这大大降低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三是大学里网络的思想政治环境没有得到高度重视,还存在定位不明确、技术更新滞后、热点新闻充斥着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导致学生参与度低,访问量少。因此,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五、互联网时代下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路径

(一)加强高校的信息化建设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和互联网的使用应引起高校管理部门的足够重视。只有充分认识到互联网的使用价值,高校才能积极开展重大的政治思想建设。

其次,加强新媒体机构与大学之间的合作,大学应充分利用微信平台和数字媒体等向学生传输知识。

再次,建立网络信息建设的监控机制,过滤不良信息,消除对学生的不良影响。

最后,应加强媒体素养教育,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媒体。

(二)教学课堂上教师多加运用互联网教学技术

首先,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基础,同时重视学生群体、社会热点是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必要条件。

其次,做好教学课程准备,将传统与新媒体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通过多媒体设备将教科书知识与视频音频相结合,教师可以在新课上导入最近的热门话题以引导学生进行思政辩论。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通过QQ、微信等聊天软件进行建群,鼓励学生在群里就某个新闻事件进行深入的讨论,及时正面反馈问题的同时,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以达到思想政治工作目的。

(三)辅导员要擅于使用互联网+正确引导学生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大学生的心理发生了巨大变化,带来了压力和烦恼。尽管社交平台上的大学生可以与朋友交谈,但还会有些许问题出现。这时,辅导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做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对专业的发展有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对社会的变化更加清晰,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市场的变化,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合理规划生活发展状态。根据互联网时代的特点,辅导员必须加强对网络通讯设备和社交软件的研究和使用,建立学生工作信息群,通过密切关注信息平台上的学生思想动态,保持与学生在线交流关系。

高校建立的微信公众号和官方网站等信息平台是宝贵的信息财富,值得学生充分利用。但是,目前,大学生在信息平台上的信息获取意识较弱,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干扰,错过正确的信息。因此,辅导员需要加强学生在接受信息渠道方面的指导。充分利用聊天软件的通知群组,普及大学信息平台知识,指导学生在信息平台上接收信息,正确识别不良信息,自觉拒绝非官方网站的信息,做到不信不传不造非健康信息。

六、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现代网络技术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深度融合,不仅实现了优势互补,而且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研究方向。高校应高度重视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内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与水平。高校也应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净化网络舆情,促进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孔维涵.“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改进路径探究[J].智库时代,2018(42):229-230.

[2]雷鸣,许琛.“互联网+”环境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7(5):48-51.

[3]叶兰兰,方悦.新时代高校“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路徑探究[J].智库时代,2019(14):84,87.

[4]张晓,潘本衡,王国平.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索[J].新西部,2018(21):132-133.

猜你喜欢
路径探究互联网时代思政教育
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师德建设的路径探究
浅析媒体融合下的“正和博弈”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教育变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