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视角下的语用教学

2020-07-16 03:50尹秀芳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0年7期
关键词:叙事性情深融合

尹秀芳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积极开展语用训练,不仅能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更能激发学生的语文思维,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因此,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表面化、碎片化、浅层次的语用教学是教学低效的主要症结。那么,培养语用能力的阅读教学应当如何展开?笔者认为,可以基于“融合”的视角,识体而教,从一篇课文到一组课文,从一组课文到一类课文,从而实现学生阅读与语用能力的阶梯式发展。

一、着力于“一篇”,语用教学的阶梯性融合

积极语用教学,教师首先要关注学习文本,要着力于“一篇”,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观照。学生的学习犹如走台阶,一步步拾级而上,在逐步无痕、巧妙的融合之中,渐渐走向文本深处。统编本教材从中年级开始,就形成了主题鲜明的单元教学,或着力于引导学生理解主题内容,或着力于引导学生掌握读写方法,其根本目的是让学生成为一个积极的阅读者。如,统编本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包含有两篇精读课文《慈母情深》《父爱之舟》和一篇略读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都是叙事性文本,是一个适宜“依体施教”的单元。教学中,笔者着力于“一篇”,着眼于“一组”,从而打通“一类”,让教学呈现出层次性、递进性和发展性。

《慈母情深》主要讲述了母亲在家境极端贫困的情况下,毫不犹豫地给“我”买书的事情,体现了母亲对子女无私的爱,也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爱和感激。作为一篇叙事性散文,《慈母情深》具有两大特点:一是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触动心灵、触动灵魂的场景,如“我”在工厂中找母亲的场景,母亲给钱买书的场景;二是在场景描写中运用了细节描写,如“我”向母亲要钱、工友问责和母亲掏钱、立刻投入工作等细节。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是作为叙事性文本的《慈母情深》的表达秘妙所在,也是其叙事特质的表现。聚焦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可以让学生对叙事性文本的学习达到“提领而顿”的高峰境界。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交流、表达文本中最触动自己的场景、细节,从而引导学生感受“我”当时的心情,感受、体会“慈母情深”。

着力于“一篇”文本,教师要从该文本的文体特质入手。文体不仅支配着语言、结构与表达,还对文事、文情、文意、文境也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对于叙事性文本而言,就是要读者通过课文中描写的场景、细节等,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有人说,内容决定形式,也有人说形式决定内容,而事实上,内容与形式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因此,学生对文本的解读犹如走台阶,是不断地通过对字、词、句、段的解读,对主旨进行再丰富、再提升的过程。

二、着眼于“一组”,语用教学的对比性融合

着眼于“一组”文本,教师既可以采用单元内的整合教学方式,又可以采用跨单元的整合教学方式。在语用教学中,有些是顺势而为的,有些则是逆向的、矛盾的,这些相同、相似甚至相反的文本教学,我们称之为“对比性”融合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文章“写了什么”,这很容易,而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是“怎么写的”,却深藏奥妙。同样,学生在学习中善于针对课文内容或联系生活实际提出“为什么”的问题,却不容易提出“为什么这样写”或“怎样写”等与表达相关的问题,因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积极的引导。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将《父爱之舟》和《慈母情深》两篇课文进行互文阅读,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从内容上看,这两篇叙事性文本都非常感人,在阅读的过程中,许多学生都潸然泪下;从形式上看,两篇文本都运用了叙事性文本的“场景描写”“细节描写”,都能让学生感受、体会到蕴含的人物情感。尽管两篇文本都运用了场景描写,但在《慈母情深》中,几个场景都是围绕“我向母亲要钱,拥有第一本小说”这件事情来写的,而《父爱之舟》中的场景,却是一个个片段式的场景,给人一种断断续续的感觉。这是因为《父爱之舟》中的场景是梦中的场景,而梦就是断断续续的,但在这些片段式场景之中,“我”对父亲的印象却是深刻的。在对比性融合之中,学生不仅是抓住只言片语进行细碎的分析,还置身于场景、细节之中,设身处地地体会作者的感受,感受舐犊情深。

教学这“一组”文本,教师还要避免讲成纯粹的文体指导课,而应当重视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度理解,不仅要通过语言文字感知人物形象,领悟字里行间的父子之情、母子之情,还能感受到作者的写作策略,从而梳理、总结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着眼于“一组”,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有助于文本之间无痕、巧妙的融合。在对比融合之中,不仅能凸显这一组文本的共同主题——“舐犊情深”,还能让学生把握叙事性文本的写作艺术,用以解读其他的叙事性文本,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用以进行口语交际、习作创作,如《我想对您说》等。

三、着意于“一类”,语用教学的立体性融合

这里的“类”是广泛意义上的“类”。以统编本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就是要重视叙事性文本的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打破“单元”边界,冲破“单元”束缚,采用“群文阅读”的方式进行立体性的融合。着眼于“一类”,能让课堂教学变得丰满,继而走向纵深、走向广阔。着眼于“一类”,既要有“求同思维”,又要有“求异思维”,通过立体性融合,提取叙事性文本的写作精华。

如统编本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其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教学中,教师既要准确把握单元语文要素,还要注重文本与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进行“类文本”的教学。本单元的叙事性文本都具有“照应开头”或“照应题目”的特点,却又各不相同。因此,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认识“照应开头”“照应题目”的写法,还要让学生体会不同形式结尾的特点。如《慈母情深》的结尾不仅交代了事情的结果,还蕴含了作者对母亲难以言说的感情;《“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结尾深化了主题,展现了作者成年后对父母两种不同评价方式更深入的认识。教学中,还有学生从“类文本”出发,联想到《桂花雨》中照应主题的写作方法,即“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留恋以及浓厚的思乡之情。可见,着眼于这一类,不仅要关注文本“写什么”,更要关注文本是怎样写的、文本为什么这样写。通过这样的“类教学”,引导学生把握类文体的共性,即常见的结构特征与取材方法,就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让他们在文本解读中发生积极的、正向的迁移性阅读,这正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标识,也是学生文本解读能力的重要表征。

同一类文体在不同学段、不同单元,其教学意图与价值都是不同的。作为教师,既要着力于“这一篇”,又要着眼于“这一组”“这一类”,立足于文体,走整合融合之路。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着眼于文体,着眼于文本的写作形式,还不能忽略引导学生对内容的感受、对主题的深入洞察。只有对文本的理解达到内容与形式共生,才能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效能,增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度理解。通过融合教学,引导学生发现、积累“类文本”在写作上的取材、结构、布局、表达等方面的共性规律,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让学生在语用学习中实现語文要素与人文精神的高度融合。

(作者单位:江苏徐州市铜山区铜山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猜你喜欢
叙事性情深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18慈母情深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破次元
融椅
峡谷情深
“十七年诗歌”的叙事性分析及其诗学价值
6万字的情书
一“网”情深的勾股定理
坚守四大立场,突破叙事类文本的解读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