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水利安全保障

2020-07-16 03:44樊新中
长江技术经济 2020年2期
关键词:水利建设安全生产贵州省

摘 要:贵州水利系统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自觉,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水利部和贵州省委、省政府安全工作系列重要决策部署,把水利安全作为大事、要事、急事和常事来抓,为实现水利高质量发展、打赢水利脱贫攻坚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水利安全保障。

关键词:水利建设;安全生产;防汛抗旱;贵州省

中图法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679/j.cnki.cjjsjj.2020.0201

1 强化政治担当,守住安全底线

2020年以来,贵州水利系统提高政治站位,本着“居安而思危,则终不危”的安全理念,认真贯彻“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快构建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有力保证了疫情防控、复工复产、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防汛抗旱、运行管理等工作正常进行,全省水利系统持续安全稳定。

1.1 安全风险常态管理

贵州省水利厅高度重视水利安全工作,坚持抓具体、抓深入、抓经常,逢会必讲,有案必提,调研必查。突出重点期防范,针对疫情、春节、“两会”、汛期、“国庆”等重点时段,都要专题研究、专项调度、专班负责、专人跟踪,确保特殊时期水利行业安全工作紧密推进、有条不紊。注重日常性预防,把行业监管、安全生产、平安建设等纳入年度考核,出台了《水利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办法》《水利安全标准化评审管理暂行办法》等系列文件,填补和完善管理制度,织密安全生产体系。积极推进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目前已有110家水利生产经营单位获得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授牌。

1.2 防疫复工两手硬抓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贵州省水利厅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中央和贵州省委决策部署,研判水利行业防控形势,迅即建立防控体系、出台防控工作方案、完善日常防控制度、逐级成立防控组织、备齐各类防控物资、组建严密防控网络。坚持一日一报、一周一判,疫情排查一户不掉、一人不漏、一个工程不落。春节正值新冠肺炎疫情关键期,贵州省水利厅领导分别带队深入水库、电站、水厂、水源地等重点区域督导疫情防控,力保疫情期间城乡供水安全。疫情发生以来,全省水利系统未发生一起疑似病例。为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损失的工期赶回来,贵州省水利厅在高压推进疫情防控的同时,调动全系统紧密锣鼓开展饮水安全问题排查整改销号,有力有序推进水利工程复工复产。2月底,在建骨干水源工程全部复工,3月底,水利工程全部复工复产,5月底,农村饮水安全发现问题全部整改销号。

1.3 防汛抗旱抓早抓实

一是早部署。提前分析气象年景,及早安排部署水毁工程修复、预案编制、物资储备、应急演练、汛前检查、值勤值守等各項工作。二是早研判。及时研判雨情、水情、工情,加密会商频次,滚动分析研究,精准判断形势,为水旱灾害防御提供决策支撑。三是早预警。密切监视雨情、水情和汛情发展变化,提高预报精度、延长预见时间、拓展预测范围,提前发布预警信息。四是抓调度。进入汛期后,先后4次调度安全生产和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贵州省水利厅领导分区包片开展巡回安全检查。五是抓应急。1至5月贵州中西部地区6个县区旱情持续,群众饮水面临困难,贵州省水利厅迅速启动应急供水措施,保障群众饮水困难。进入6月,贵州大面积出现强降雨,贵州省水利厅主动靠前,会同省气象、应急、国土等防指成员单位合力应对水旱灾害。六是抓责任。围绕水库水电站“三个责任人”“三个重点环节”,通过暗查暗访、电话抽查、调阅视频等手段加大督查力度,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对工作不负责、不作为,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得力,逾期没有完成目标任务的,坚决问责追责。

2 聚焦问题风险,认识水利安全形势

防范化解重大水利安全风险是各级水利干部职工肩负的重大政治责任,是保障水利改革发展事业的硬指标、硬任务、硬担当。2020年以来,经过全系统不懈努力,水利安全态势持续平稳,但仍然存在一些风险、短板和薄弱环节,水利安全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2.1 自然地理环境带来的灾害风险威胁较大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斜坡过渡带,喀斯特岩溶分布广泛,山多地少、山高坡陡、地质复杂,加上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地质灾害、洪涝灾害、季节性干旱等自然灾害频发,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极大威胁。

2.2 水利大发展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持续增加

“十三五”以来,贵州持续加大水利建设力度,在建骨干水源工程规模达到415座,水利建设项目点多面广线长,加上特殊地质条件造成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高边坡、深基坑开挖容易形成坍塌,隧洞施工瓦斯突出、涌水涌泥等现象时有发生。同时,部分施工单位安全意识淡薄,存在主体责任未落实、防护措施不到位、现场管理不得力和挂靠资质、转包分包等问题。

2.3 工程监管跟不上带来的潜在风险仍然较多

贵州水利工程点多量大,部分市县人员力量不足、管理薄弱。由于地方财力有限,市县两级承担的中小型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欠账太多,风险问题突出。全省现有小型水库2 167座,其中1 328座超出或接近安全鉴定规定时限,安全状况不明,存在安全隐患。部分始建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水库年久失修、病险问题突显。一些单位安全生产重制度制定、轻管理落地和终端落实。一些干部大局观淡化、安全观弱化,安全风险的铁弦时紧时松,责任压不紧,问题抓不住,措施跟不上,缺乏主观性、能动性的安全观念和行动,存在任务性抓安全、被动性抓安全的现象。

3 着眼时代需求,用大安全观统领水利高质量发展

水利安全是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贵州正处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紧要关头和谋划布局“十四五”水利大发展的关键时期,水利事业正面临承上启下、高位推动的关键节点,骨干水源工程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农村水电建设、水网会战、水生态治理等水利工程建设强度将持续加大。贵州必须坚定不移践行“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治水总基调,在加快推进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必须毫不放松把各项安全防范措施抓实抓细抓落地,盯紧看牢安全生产、防汛抗旱、城乡供水、干部管理、资金管理等关键环节,坚决防范各类安全风险,确保工程安全、江河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行业安全,以稳定的安全环境为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3.1 牢固树立大局安全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全生产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既讲大逻辑又说大众话,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全生产的深刻洞察、深入研究和深谋远虑。各级水利干部必须深刻领会其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担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扎实做好新时期安全工作,使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必须强化问题意识,问题意识就是安全观念,只有敢于查找问题、暴露问题、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安全工作有的放矢、精准破题。

3.2 压紧压实各级安全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三个必须”重要指示不仅是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的根本蓝图,也是落实安全职责、强化责任担当的最高指令。要落实水行政主管部门监管责任,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和属地管理、分级管理相结合等原则,划分省、市、县三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安全监督责任,厘清综合监管和专业监管责任关系,进一步规范安全监管行为和程序,完善安全生产监管的四梁八柱,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要落实水利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建立从主要负责人到一线岗位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形成“重在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的责任链条、制度成果、管理办法和工作机制,织密织细水利行业安全防护网络。

3.3 抓实抓细各项安全措施

建立健全风险发现预警机制,持续开展重大风险基础调查、滚动排查,提高动态监测、实时预警能力,确保风险隐患底数清、情况明。结合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紧盯水利工程建设、运行、危险化学品、消防安全等重点领域,开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坚持铁面、铁心、铁腕、铁规“四铁”手段,按照见人、见事、见时间、见责任、见终端、见成效的“六见”方法,把发现的隐患和问题解决到“最后一米”,做到全覆盖、无死角、抓到位、抓到终点。加强实战演练,会同应急、卫生等部门和水利生产经营单位联合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切实做到一旦发生情况,能快速反应、科学应对、有效处置。

3.4 加快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

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落实水利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和规范安全生产行为的重要手段。要以安全生产标准化为抓手,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力度,规范安全生产行为,落实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推动企业全过程生产安全,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将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成果纳入企业信用评价依据、工程招投标加分项目、水管单位目标考核内容等,提升项目法人、施工单位、水管单位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积极性。

3.5 全面提升安全监管能力

加强水利安全管理“三类人员”考核,让企业管理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及时了解新精神、新要求,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技术。督促水利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掌握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尽快完成“人人关注安全”“人人要安全”的水利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文化建设。借助贵州大数据发展优势,依托贵州水利云平台,积极探索“安全监管+信息化”水利安全监管模式,加强“贵州水利·监管云”手机APP等信息化监管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安全工作效率和监管能力。

贵州水利改革发展即将进入新一轮机遇期,全省水利系统必须清醒认识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强化大局意识,树牢底线思维,筑牢风险挡墙,压实安全责任,扛起担当,严防死守,用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为集中精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安全保障。

Establish a Bottom Line Thinking and Build a Risk Barrier to Provide Water Security Guarantee for High-quality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Fan Xinzhong

(Water Resources Department of Guizhou Province,Guiyang 550002,China)

Abstract:The Guizhou water conservancy system has always adopted a high degree of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to resolutely implement the important decision-mak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ecurity work of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the State Council,the 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and the Guizhou Provincial Party Committee and Provincial Government,and firmly regard water security as a major,important,urgent and common matter,providing a solid water security guarantee for achieving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water conservancy,winning the battle of poverty alleviation,and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Keywords: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safe production;flood control and drought relief;Guizhou Province

收稿日期:2020-06-15

作者簡介:樊新中,男,贵州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

猜你喜欢
水利建设安全生产贵州省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贵州法治发展报告(2017)》
彭阳县基层水利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
贵州省第四届科普作品创作大赛获奖名单
省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有关干部任免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