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画的艺术审美特征

2020-07-16 15:13杨强立
文艺论坛 2020年2期
关键词:艺术审美中国画意境

杨强立

摘 要:研究中国画的艺术审美特征,对于传承中国画艺术有深远的意义,更有助于彰显中华民族的艺术特色,继承和发扬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艺术精神,文章从时代气息、包容气质、意境之美、笔墨精神四个方面来分析中国画的艺术审美特征。

关键词:中国画;艺术审美;意境;笔墨精神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知,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艺术体系和独特的艺术语言。中国画形象地表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气质和精神内涵,是东方艺术的典型代表。中国画艺术的独特魅力是由中国画的艺术审美特征决定的。

研究中国画的艺术魅力与价值,关键在于研究中国画的艺术审美特征。审美特征的外在形式之一是绘画的语言,好像文学一样,西方文学有西方文学的语言,中国文学有中国文學的语言。研究中国画的艺术审美特征,就要把中国画的内涵和精神提炼、彰显出来,这不仅仅对于传承中国画艺术有深远的意义,而且对于当代中国美育有着现实的意义。

一、中国画的时代气息

中国画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画的历史变革和发展反映着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因此,每个历史时期的中国画都有各自的特征,既是当时经济发展程度在文化上的表现,也是当时社会精神面貌的一种体现。时代气息是中国画的重要审美特征,我们可以从每个历史时期的中国画作品中了解到那个时代的信息。例如《清明上河图》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各具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例如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域外文化的输入与本土文化所产生的撞击及融合,使这时的绘画形成以宗教绘画为主的局面,描绘本土历史人物、取材文学作品亦占一定比例。还有在隋唐时期,我国社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绘画也随之呈现出全面繁荣的局面,那时候的人物画大多以表现贵族生活为主,并出现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物造型。例如在元、明、清三代,水墨山水和写意花鸟得到突出发展,文人画和风俗画成为中国画的主流。

中国画随着历史的进程而不断发展。各个历史时期,中国画的内容和题材的选择也存在着不同。尤其是人物画,由于社会环境和人文因素多方面的影响,所画的内容也极具时代性,其表现手法也有时代的烙印。比如《洛神赋图》,通过顾恺之神奇的画工,让人物神情具备、生动传神。时代气息是中国画的精髓所在,也是它的历史价值所在。中国画发展到今天,当代画家的自身知识结构在发生着裂变,所处的社会也发生了大巨变,传统的绘画模式以及传统绘画思维定势已不能满足我们,转而以新的思维指导着创作实践,利用传统的笔触符号来彰显新的视觉思维样式,进一步扩充原有的境界,在作品中充满时代气息。就当下而言,这是一个多元的困惑的新旧交替的时代,尤其是多媒体、互联网的发展极大地宣传了中国画的观念和发展动态,也让人们近距离地了解了艺术家的思想。中国画在各种思想、各种文化发生密集交流碰撞的今天,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语境下,不断丰富其时代价值,也不断构建了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思想体系。这个时代同样也有属于它的优秀的中国画艺术,例如当代著名画家范扬先生的中国画艺术,无论是在对待传统和现代的思维上,还是中国画艺术创作的题材和语言上,甚至是符合时代特征的审美意识的构建上,范扬先生都为当代中国画坛积累了很多优秀的经验。

二、中国画的包容气质

中国画的精神源于中国古典哲学。中国画的发展深受中国古典哲学的影响,无论是绘画技法,还是艺术精神,都来源于中国古典哲学。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极大地左右着中国的绘画艺术,儒家的中庸之道、道家的天人合一、释家的佛学禅意等,都影响着古往今来的一代代画家的创作,这种影响既是经验的,也是感悟的,还是归纳的。由于中国画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所以中国画具有天生的包容气质,它能够有机融合其他传统文化艺术元素,使之具有中国文化的大气度、大风范。例如中国诗画的融合,是文字与视觉、文学与艺术的契合,他们以笔墨纸为媒介,共同向人们展示着美的元素、传递着美的价值。通过诗和画的结合,一方面能够使得绘画艺术的感染力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又能保证诗的生命力、意境得到进一步展示。根据中国画魅力的表现特点,能体现出诗人和画家在主题创作中的相关关联,能够通过配合形成完美契合,能够较为清晰地看到画家和诗人之间的联系,能够更好进行相互情感的表达。纵观历史,中国画作品能够体现出诗文中的意境,还能紧密联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剪纸、书法、古典音乐、篆刻等,让整个传统中国文化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除了精神内涵和艺术形式的包容性,中国画在传播媒介上亦有包容气质。例如宣纸、陶瓷等,中国画不仅仅可以在宣纸上得到传播,还可以在包括陶瓷等其他媒介上得到展现,如古代艺术家们在玉器、铜器、木器等物品上刻画。尤其到了当代,在当代中国画艺术创作中,多种传播媒介的运用已是广泛的事实,艺术家们正在以各自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来阐述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和社会的体验。

三、中国画的意境之美

中国画是重意境的艺术,画有尽意无穷。中国画正因为有意境美,才能够把中国画的艺术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也更加能够展现画家的才情和思想,更加能够使得中国画传神,产生更强的艺术感染力。中国画历来注重写意,其实就是追求意境。运用笔墨和不同的技法,绘画中将创作者的思想感情融汇到作品中,有一种能够营造出梦幻形式体验的绝佳感受。欣赏者在欣赏中国画作品时,可以体会到作者创作中物我两忘的境界。这种情感和景象的交融,是创作者将感情通过绘画表现出来的过程,将自身的情感传递给他人,进而引起共鸣。中国画的艺术性在于“造境”,即创造诗情画意的意境,以表达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思想主体。齐白石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程十发指出,作画追求和真的一样,那不是艺术家而是科学家。一幅中国画作品,需要彰显独特的艺术个性,不是简单地对物象的描摹,更是对意境的构造,就好像诗歌不是大白话地描写似的。中国画不以追求“形似”为美,而重在于其作品的意境和内涵,这种就是中国画最主要的审美。所以说,意境是中国画的审美核心问题。

中国画表现意境的方式很含蓄,这种含蓄表达出的情感却十分饱满,感情非常真挚。中国画看重“神”的表现,“形”是其参考部分。例如齐白石创作的花鸟鱼虫这类作品,对物象细小之处的描绘,表现出的神韵,堪称是神形兼备的好作品。中国画的意境之美体现在中国画的气韵上。气韵生动是中国画追求的最大目标。中国画所表现出的气韵,是中国画的艺术生命價值,是中国画特有并且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一种美感。中国画“气韵”之说,最早见于南朝谢赫在其所著《古画品录》中。“气韵”是中国画特有的一个美学法则。“气”源于我国古代哲学上的“元气说”和文学上的“文气说”。“气”为评价画家优劣的基本精神内涵的标准。“韵”,古代最早指和谐的声音,“繁弦即抑,雅韵乃扬”(蔡邕《弹琴赋》),“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刘勰《文心雕龙·声律篇》)。五代的荆浩提出:“气者,心随笔韵,取象不惑;韵者,隐迹立形,备仪不俗。”纵观古今大家,都将气韵生动视为中国画的至高境界。清方薰在《山静居画论》中说:“气韵生动为第一义。然必以气为主。气盛则纵横挥洒,机无滞碍,其间韵自生动矣。”一代画家黄宾虹认为绘画的最好的境界在于气韵,而气韵又是中国画审美标准的突出审美准则,黄宾虹在其著《古画微》中载:“气原骨力,韵在涵蓄;气韵生动,全关笔墨。”气韵对中国画的意义,特别重要和突出。

四、中国画的笔墨精神

中国画艺术的美深深地落在每一滴笔墨中,是艺术家理想和情趣的体现。笔墨既是中国画的工具,也是中国画的技法,更是中国画的精神。从技法来说,“笔”是指勾、描、勒、点等笔法,“墨”是指破、积、烘、染等墨法;而从精神来说,笔墨之间所折射的是创作者的思想和画面艺术所透出来的气韵。技法和精神既是相互联系的,又是相对独立的。笔是一种对“形”的追求,“笔”所传达在纸面上的,就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法体现,而是一种形而上的追求。石涛在《画语录》云:“笔与墨会,是为氤氲,氤氲不分,是为混沌,辟混沌者,舍一画而谁耶?画于山则灵之,画于水则动之,画于林则生之,画于人则逸之。得笔墨之会,解氤氲之分,作辟浑沌手,传诸古今,自成一家,是皆智得之也……”“墨”更体现的是一种“境界”,即创作者的思想和感情,境界为画中之上,有境界,则成高格。笔墨是构成中国画最为基本的母性元素,也是中国画具有民族性的文化特征,中国画通过笔墨这一外在形式体现其艺术作品的内在精神。可见,笔墨精神于中国画而言多么重要,它是中国画立足于世界绘画艺术之林的气质和格调,也是中国画的存在价值和意义,是中国画最大的特点。中国画正是通过笔墨语言表达来凸出中国文化特色和艺术风格的绘画,是其在历史文化根源上的审美特征。

(作者单位:广铁集团)

责任编辑 孙 婵

猜你喜欢
艺术审美中国画意境
同舟共济 共克时艰
书画名人汇
春色满园
意大利歌剧的发展
电视综艺节目主持艺术审美风格探微
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浅析BJD人偶的艺术性
一朵花的意境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环境——雕塑意境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