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煤质量检测关键点分析

2020-07-17 12:10苏侠陕煤运销集团黄陵分公司质价部陕西延安727307
化工管理 2020年17期
关键词:制样煤质化验

苏侠(陕煤运销集团黄陵分公司质价部,陕西 延安727307)

0 引言

随着我国煤炭市场不断扩大,维持煤炭质量稳定已成为煤炭企业求生存、求发展、求转型的必要条件,是近年来煤炭企业竞争的焦点。在该情况下,企业的生存发展与煤质检测质量有着极大的关联,因此,应大幅度提升煤质检测的精准性,降低检测误差,提升煤炭企业质监部门的整体工作效率。商品煤炭的检测环节主要包含收集样品、煤样制作、样品检验等,该检测环节可准确指出商品煤质量指标、指导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保障以上检测环节的准确性,有关部门应严格贯标与从细管理,进而有效控制商品煤制造到产出过程。因此,具体分析与掌握商品煤采制化工作的关键点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1 煤样采取

经过初步采集的成品煤炭整体质量分布存在较大差异,在质检过程中,依据现行国标煤炭质量检测标准检测煤炭时易出现质量偏差问题。例如,应用国标检测末煤质量时,监测单元规定为1000t,采样单元规定为70个,且依据末煤颗粒度尺寸计算的单个采样单元质量为0.9Kg,则采样量与样本总量间的比值为60kg∶1000000kg,如此夸张的样本采样差距是造成煤炭质量检测误差的根部原因。因此,采样代表性对于商品煤的整体质量极为重要。通过煤的结构可知,子样数目、子样点位以及子样最小质量是影响煤样代表性的主要根源,所以应合理制定方案过程。

1.1 确定子样数目和子样点位布置

在进行采样时,作为人为可控因素的子样数目以及采样点位布置,其主要以国际标准为主。

1.1.1 确定子样数目

一般情况来说,煤品质的分布决定着子样数目,可以通过单种子样标准差对煤的品质分布进行衡量。从同一批煤中选取不同部位进行采样,并制样与化验各个子样,最终得出各子样干基灰分析结果,则单个子样的标准差为:

式中:S——子样标准差;X——子样干基灰分;——干基灰分的n子样平均值;n——字样数目[2]。

相同的精密度随着单个子样的标准差越大而越大。在该情况下,应提升采样子样数目,进而增加大量的采样代表性。

1.1.2 确定子样点位布置

均匀布点以及最大限度采出每一部分煤是子样点位布置的基本原则,其含义视情况差异而变化,煤流采样一般要求子样抽样间隔相等;车顶采样要求各节车厢采样数量相等且采样位置相同;煤堆采样则要确保采样形状及点位合理。

1.2 控制子样质量

在子样检测过程中,子样检测质量应符合国际标准子样质量规定值,但受各方因素影响,不仅要保障子样质量,还需控制子样质量分布稳定。在煤炭质量检测过程中,过大的煤炭粒度尺寸不仅影响煤炭质量检测精度,还对煤炭的实际质量评判造成影响。另外,若子样质量超过规定限度,则无法利用精确采样分析煤炭样品的整体质量。在煤炭采样时,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急采样工具质量决定着煤炭样品的整体质量,采样工具的规格需符合国家相关质量标准。另外,工作人员需时刻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不断细化采样检测技术,完善子样质量控制技术。

2 煤样制备

煤样的制备与采样相同,都是抽取煤中的一小部分,有效采集煤样的质量与粒度的实际情况,并代表初始煤样物理性质以及化学性质,而只有保障煤样不受污染以及处于均匀状态,才可以有效实现。在整个制样过程中应主要掌握一下几个细节。

2.1 制样卫生

设备卫生、环境卫生以及煤样卫生等是制样卫生主要包括内容。在开展制样工作前,应先将制样场地以及设备进行清理,然后到处煤样,摊开煤样后对其中的垃圾进行及时清理,以有效避免整体化验结果。

2.2 缩分过程

避免整体检测过程出现误差的主要方式是提升缩分质量,而缩分煤样搅拌程度及缩分后留样量是决定缩分质量的关键。

(1)在缩分过程中,技术人员应注意煤样的粒度离析问题,杜绝因煤样颗粒过大而产生的煤样质量分布不均问题,影响缩分质量,因此应保障煤样碎粒在25mm以下,进而提升颗粒的分散度。为有效降低制样误差,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应减少缩分阶段。应保障煤样在第一阶段保持在3mm以下,并用精密度较高的二分器开展缩分工作。

(2)煤样过湿,煤样因颗粒小易出现颗粒粘结问题,也会影响煤样搅拌效果。工作人员需考察工作量、相关要求、设备运行状态等问题,确定煤样的风干条件,以保证缩分工作的整体质量。

(3)为使煤样混合均匀得以保障,应合理提升煤样掺合的次数。

(4)各阶段缩分后的留样量不应小于国际标准的要求。

2.3 空气干燥

干燥的空气状态使制备好煤样的重要条件,从操作难易程度上来讲,空气干燥操作过程相对简单,但在该过程中严重影响煤质化验工作。如果煤样没有达到规定空气干燥状态时,一方面会造成取样人员在取样过程中,天平读数因煤样水分的流失而无法稳定,进而对工作效率造成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测定值(如氢测定值)准确度以及精密度受煤样水分而影响[3]。因此,工作人员应凭借自身实际工作经验,对煤样达到空气干燥状态所需的干燥温度以及时间进行有效总结。如果发生不符合空气干燥状态的煤样,应对其具体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最终确定干燥稳定以及时间。

3 煤质分析化验

设备检测是煤质主要分析化验阶段,煤样称取环节是工作重点。在该阶段中,应对以下量两方面进行控制。

3.1 煤样测定的及时性

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煤样的部分测定值也随之发生变化,尤其是在制备0.2mm的分析煤样中,因其颗粒相对较小,表面积的增大,其中不稳定指标很容易出现一系列的变化。一般情况来讲,应在48小时内对制备好的煤样进行全工业分析与化验,同时应第一时间对全水分煤样进行测定。如果无法测定具有特殊原因的煤样,应将其封存在密闭的容器中,保障其内部的水分不会流失,进而提升化验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分析指标检测与计算的准确性。

3.2 煤样称取的准确性

煤样的整体质量决定了后续化验工作的精度。在量取煤样过程中,要避免出现分层或离析问题,工作人员需应用“转瓶法”是煤样搅拌均匀[4],同时要注意检测过程的其他步骤,尽可能地降低人工操作误差。

4 原始记录

在煤样检测过程中,不仅要依据监测数据撰写检测报告,还要记录检测数据及各步骤的操作方法,以保证后续复检工作顺利开展。在数据记录过程中,工作人员应确保各项录入数据的准确性,相关复核人员应对录入数据进行多次复查,若发现检测数据错误应立即联系相关责任人修改数据,检查问题原因,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提升整体检测数据精确性。

5 结语

煤质检测工作对检测方法、检测仪器、检测人员水平要求较高,只有严格控制煤样检测的各个检测步骤,才能确保煤质检测工作的精确性。相关质监部门应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更新检测技术,端正工作态度,提升整体检测精度,确保煤样检测工作符合国家标准。

猜你喜欢
制样煤质化验
多煤层复杂煤质配煤入选方案的研究
不同分选工段瘦精煤煤质分析与配伍性研究
地质化学化验的误差及成因分析
浅谈提高油料化验工作效率的几点建议
煤炭全自动制样系统精密度检验方法研究
煤炭化验的质量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
神东首套煤质检测智能制样系统调试成功
铁矿石化验质量控制对策分析
煤炭全自动制样系统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三家企业煤质超标各被罚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