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从学会整理开始

2020-07-17 09:45潘慧铮鲁萍彭洁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养成调查报告

潘慧铮 鲁萍 彭洁

摘 要 本文以《小学生“整理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个人课题研究为基础,对本校学生家长进行了调查问卷,分析家庭教育在学生形成良好的整理习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为本校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家校合作等方面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与做法。

关键词 整理习惯 养成 调查报告

1调查目的

为了实施学校的“敦行教育”,完善校本课程《好习惯 好人生》,了解我校小学生“整理习惯”的养成状况,为《小学生“整理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提供准确的研究方向,因此设计了一份针对学生家长的调查问卷,并于2019年3月-4月对本校学生在家中的整理情况进行了调查。

2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为本校一至六年级690名学生家长,力求从整体上反映学生整理习惯养成的现状。

“整理习惯养成”调查问卷设置主要针对家长,由课题组成员完成问卷设计,其中设置了家庭教养主导者、对整理习惯的认识、对整理习惯养成的好建议、学生在家的整理习惯如何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是学校通过观察课内外小学生整理习惯养成教育的实际表现,召开师生座谈会、班主任会议等,分析家长在学生形成良好的整理习惯方面存在哪些问题来确定的。

3调查结果与说明

我们通过问卷星对全校家长进行调查。针对所调查获得的资料,组织专人进行统计处理,其情况报告如下:

从表3可知,大部分家长对“整理”有正确的认识,认为在整理步骤中,“分类”排在第一位,然后师“梳理”和“设立目标”,最后“清扫”和“舍弃”。

从表4可知,有40%的孩子具有在家进行自主整理的好习惯,甚至有20%孩子还能做到每天整理,实在难能可贵。

4现状分析

通过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整理习惯培养重视程度高,乐意配合学校工作。

其中表1的数据反映,本校学生家庭教育的主导者以父母为主,比较年轻,其中六成家长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对培养良好的整理习惯的认识和对孩子形成相应习惯的培养都能起到好的推动作用。但也有接近百分之四十的家长文化水平不高,需要学校加大宣传力度与指导,手把手地教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整理习惯。从表2可知,绝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十分重视,愿意配合学校开展相应工作,但是,在关于“哪种习惯对孩子影响最大”方面的调查中,却有近一半家长选择了把学习习惯排在第一位,这也反映出大部分家长还是觉得学业为重,成绩为重的心理。从表3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家长的整理意识比较强,能认识到整理的有效流程。同时,家长提出的关于培养整理习惯的建议中,近一半家长主张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也很强调家长的示范与引导作用,制定计划并坚持整理。但还有部分家长不知道如何引导孩子培养好的整理习惯。学校的实践指导这一块还要跟上步伐,教师多利用班会课、品德课之类的指导孩子学会整理,也可以通过家长会以及Q群、微信群,平時多与家长交流方法,反馈孩子在家整理物品的具体情况,以便在学校进一步指导学生。从表4的数据中反映了孩子的自主与整理意识的提高,这也与父母的努力与教育是分不开的。但是,需要爸爸、妈妈帮忙整理的也不少,尤其师整理房间方面,八成都是父母整理,看来我们的“小皇帝”、“小公主”还是比较多。

因此,无论学校还是家庭,都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并时时提醒督促,不断强化整理行为,给学生形成良好的整理习惯提供培养土壤。

5问题及原因分析

由上可见,部分学生在家中比较依赖家长,因此在学校表现出自理能力较差,不会主动及时整理,自主性差。同时,部分家长对于整理习惯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还是认为学习成绩应该摆在第一位,忽略了整理习惯养成对于学习习惯养成的良好促进作用。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与下列因素相关:

5.1整理习惯的养成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

进入小学以后,父母与儿童的关系发生变化。父母与儿童的交往时间明显减少,在儿童教养方面所处理的日常问题的类型也发生了变化,此阶段更多是处理诸如学习、做家务、同伴交往等问题。另外,父母对儿童的控制力量也在变化,6岁以前父母可以控制,6-12岁是家长与老师共同控制,而12岁以上,则是儿童自己做出更多的重要决定。

(1)调查中发现学生在家整理文具、玩具、书包、房间效果不佳,多依赖家长进行整理。究其原因,既与学生对整理的认识不正确,整理目标的不明确有关,还与家长的教育观念转变有关系。家长可能没有让孩子做这些事情的意识,或者是对孩子应从小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这个概念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使孩子没有养成及时整理自己物品的好习惯。还有极个别的孩子就没有整理自己的书包或帮助家长收拾家务的整理行为(特别是以祖辈教养为主的孩子),虽然这种现象并不多见,但祖辈认为孩子太小,长大了就会了,一手包办了孩子大大小小的所有事情,因此剥夺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应有的锻炼机会,让孩子养成了一种凡事都可依靠大人(别人)的观念,这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2)根据老师长期的观察与跟踪,发现这样的现象:周一到周五在学校形成的好习惯,回到家又完全改变了,如:整理床铺、书包、文具、玩具等,自我服务内容都被家长取而代之。究其原因,笔者认为由于现在有一部分孩子是独生子女,而在二胎家庭中,大孩以祖辈教育为主,使得相当部分家庭教育“重智轻德”,家长中或多或少存在重视孩子学习成绩提高,忽视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特别是整理习惯的培养,认为整理房间,会占据很多学习的时间,这样导致我们教育出来的孩子是高分低能。这些现象与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不相符的。因此倡导新理念,转变观念是当前一项重要的任务。另一方面由于本校学生家庭中,近一半家长的教育水平有限,大部分都忙于生计,部分家长对学生整理习惯培养的意识浅薄;再加上家长自身整理能力低下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孩子没有形成及时整理的好习惯。因此为了使孩子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紧密配合,同步发展,不断提高家长素质尤为必要和迫切。

6采取对策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巴菲特指出:“头脑中的东西在未整理分类之前全叫‘垃圾。”由此可见,好的整理习惯的培养对整个人各方面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因此,从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有助于其终身习惯的养成,无论是在以后的学习、生活还是工作中,都能成为收获好人生的一大助力。

6.1提高家长的整理培养意识,形成教育合力

为了和家长互为助力,学校以家长会、学校微信公众号为宣传平台,向家长介绍培养整理习惯对孩子长远发展的影响和重要意义,增强家长的整理培养意识。教师还可以利用这些交流平台,通过视频的演示,向家长讲解整理的好方法,运用一些实际例子,教家长对孩子的行为做简单的分析,并运用一些技巧疏导孩子在整理行为中产生的负面情绪。

6.2以身作则,家长进行榜样示范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为了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范例,家长首先应从自身开始进行。比如工作后的电脑桌的整理,客厅的茶几的整理,饭桌的整理,房间的整理,每周几次的清扫整理等。既让孩子耳濡目染,看到了整理的全过程,习得了一些基本的整理方法,又能鼓励孩子一起参与,在做中学,在做中形成經验。

6.3家长要态度坚决,坚持不懈

家庭教育中,最忌讳“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当家庭成员之间的教育理念不统一的时候,往往会极大地阻碍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因此在培养孩子整理习惯时,家庭成员要思想一致,要求一致,确立每个阶段的目标,制定详细的计划,然后按部就班,不能因为各种理由推脱不做或(下转第7页)(上接第4页)包办代替。

综上所述,整理习惯的培养,不但能提高孩子的整理的能力,而且能促进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如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养成了细心和负责任等优秀品质。所以,不仅要求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有持之以恒的态度,还要通过家校的密切合作,让学生掌握整理方法,提高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生活、学习方面的整理意识,逐渐养成整理的好习惯,并以此辐射到各种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之中,初步形成个人素养,最终成为一个具有责任感的自我管理者。

018年立项课题《小学生“整理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8C034)。

参考文献

[1] 杨英鹤.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与对策研究[J].亚太教育,2016(16).

[2] 王振宇.儿童心理发展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养成调查报告
2022年昆曲院团调查报告
国内艾灸应用现况调查报告
一例育雏室通风不良造成鸡苗慢性死亡的调查报告
2016年中国台湾直销事业调查报告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
京族医药调查报告
一起自制白酒引起甲醇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