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种杀菌剂对橡胶树嘴突凸脐蠕孢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2020-07-18 10:41戴利铭熊延林李发昌刘一贤施玉萍李岚岚蔡志英
热带农业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苯醚叶斑病橡胶树

戴利铭,熊延林,李发昌,刘一贤,施玉萍,李岚岚,蔡志英

(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云南景洪666100)

我国植胶区温暖湿润的气候非常适宜多种病原微生物的生存繁衍,导致橡胶树病害种类繁多[1]。叶病为橡胶树毁灭性病害,是限制我国橡胶单产提高的关键因子之一。在前期研究中,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植物保护和微生物利用中心在广东、海南橡胶苗圃病害调查发现1 种新的橡胶树叶部病害——嘴突凸脐蠕孢菌(Exserohilum rostratum),症状表现为:叶片感病后,最初出现黄色小斑点,随后病斑逐渐扩展成直径5~15 mm 的近圆形至不规则形的灰褐色至灰色病斑。前期采用十字交叉法进行该菌的生物学特性基础数据库研究,发现该菌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2]。

林善海从香蕉叶斑病样品中分离得到3 株突凸脐蠕孢菌,通过生防实验筛选到一株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cepacia),该菌对香蕉突凸脐蠕孢叶斑病菌的盆栽防效达到74.71%[3]。张驰成等报道了从桂牧1 号杂交象草上分离得到嘴突凸脐蠕孢菌,并测定不同杀菌剂对此病菌的敏感性,发现杀菌剂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对嘴突凸脐蠕孢菌毒力最强[4]。

目前国内对嘴突凸脐蠕孢菌引起橡胶树叶斑病的相关研究报道仅此一例,对其防控研究还处于空白。病原菌遇到合适的气候因素有引发病害大流行的可能,为使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健康发展,有必要开展对该病原菌杀菌剂的敏感性实验研究。本研究选用10 种杀菌剂对橡胶树嘴突凸脐蠕孢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分析不同药剂对菌株生长的影响,为后续生产上科学选择防治橡胶树叶斑病的田间药效试验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病原菌

本研究室前期分离、保存、鉴定的病原菌种[4]。

1.1.2 供试药剂

咪鲜胺(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丙环唑(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苯醚甲环唑(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代森锰锌(北京燕华永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百菌清(世科姆化学贸易有限公司)、甲基硫菌灵(山东海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三唑酮(江苏剑牌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异菌脲(江门方大光明农化新会有限公司)、多菌灵(江苏蓝丰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嘧菌酯(先正达南通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1.1.3 仪器

超净工作台(苏州净化SW-CJ-2FD)、恒温培养箱(天津泰斯特DH5000BⅡ)、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PL203)

1.1.4 培养基

PDA 培 养 基:土 豆200 g,葡 萄糖15 g,琼 脂18 g,水定容至1 000 mL,自然pH;在121℃高压灭菌20 min 后备用。

1.2 方法

将供试杀菌剂用无菌水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母液(表1),按比例加入到PDA 培养基中,倒入直径9 cm 的培养皿制成有毒培养基平板。在已培养5 d 的嘴突凸脐蠕孢菌菌落边缘用打孔器打取直径为5 mm 的菌饼,移入含药PDA 平板中央,每皿接菌饼1个,每个浓度重复3 次,以不含药PDA 平板作为对照,28℃培养箱培养5 d 后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

表1 不同杀菌剂的有效浓度

菌丝生长抑制率(%)=(对照菌落直径-处理菌落直径)/(对照菌落直径-0.5 cm)×100%。以药剂浓度对数为横坐标和对应的菌丝生长抑制率为纵坐标做回归分析,求毒力回归方程[5-8],计算相关系数、EC50值和EC75值,比较供试10 种杀菌剂对菌株的毒力大小。

采用Excel 2003 进行数据分析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毒力测定结果显示,不同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毒力水平存在差异,杀菌剂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强弱与药剂浓度均呈正相关,各药剂的EC50值见表2。苯醚甲环唑毒力最强,EC50值为0.0133 μg/mL,其次为丙环唑、咪鲜胺、异菌脲,其平均EC50值分别为0.0581、0.1061、0.5572 μg/mL;代森锰锌、百菌清、三唑酮的EC50为1~100 μg/mL;而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和嘧菌酯对病原菌基本无效,EC50分别为866.9619、809.8414、2 630.2680 μg/mL。

10 种供试药剂可分为4 类,第1 类是丙环唑,抑菌效果最好,平均EC75值小于1 μg/mL;第2 类是咪鲜胺、异菌脲、苯醚甲环唑,平均EC75值小于10 μg/mL;第3 类是三唑酮、代森锰锌,平均EC75值在34.4826~75.648 μg/mL,抑菌效果较差;第4类为多菌灵、百菌清,甲基硫菌灵、嘧菌酯,平均EC75值为104.61~236 210.93 μg/mL,对病原菌基本没有抑制效果。

根据药剂筛选试验统计分析结果,推荐用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咪鲜胺、异菌脲防治嘴突凸脐蠕孢菌引起的叶斑病。

表2 供试杀菌剂对嘴突凸脐蠕孢的毒力测定

3 结论

嘴突凸脐蠕孢菌作为植物致病菌,寄主范围广泛,危害马唐草[9]、台湾青枣[10]、香牛筋草[11]、香蕉[3]、桂牧[4]等,但对其药剂筛选实验研究却鲜见报道。张弛成[4]对桂牧叶斑病分离得到的病原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发现对嘴突凸脐蠕孢菌毒力最强的杀菌剂为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EC50分别为0.0071 μg/mL 和0.0072 μg/mL。本研究以10 种药剂对嘴突凸脐蠕孢菌丝体生长的EC50值和EC75进行分析,最终发现咪鲜胺、异菌脲、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对嘴突凸脐蠕孢菌抑制效果较好,其中苯醚甲环唑毒力最强,其EC50为0.0133 μg/mL。与张弛成[4]报道的结果相比,桂牧叶斑病上分离得到的嘴突凸脐蠕孢菌对苯醚甲环唑比橡胶叶上分离得到的更敏感,但是从整体考虑,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对嘴突凸脐蠕孢菌都有较为明显的毒力作用;此外,与张弛成[4]报道的结果相似,多菌灵、嘧菌酯对嘴突凸脐蠕孢菌基本没有抑制效果。由此我们推测,不同种类农药对嘴突凸脐蠕孢病原菌抑制效果存在差异的原因可能在于靶标生物作用机理存在差异。

本研究以10 种供试药剂对橡胶树嘴突凸脐蠕孢叶斑病病菌菌丝体生长的EC50、EC75值和毒力回归方程斜率的分析发现,苯醚甲环唑对橡胶树叶斑病上的嘴突凸脐蠕孢病原菌抑制效果最好,室内毒力测定采用了农药原药,测定结果较客观、准确,研究结果可为生产上防治该病提供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苯醚叶斑病橡胶树
番茄糖转运蛋白SlSTP2在防御细菌性叶斑病中的功能
33%苯醚甲环唑·萎锈灵悬浮种衣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防治水稻纹枯病药剂筛选试验
中国热科院突破橡胶树死皮康复技术难关
中国热科院突破橡胶树死皮康复技术难关
中国热科院突破橡胶树死皮康复技术难关
“二月兰叶斑病菌甘蓝链格孢生物学特性观察实验”的教学设计
苯醚甲环唑与烯肟菌胺复配防治稻曲病
菩提树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试验
橡胶树开割季在5月已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