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路径研究

2020-07-18 16:25蔡刚
决策探索 2020年14期
关键词:三进习近平思政

蔡刚

【摘要】高校要想提升意识形态主动权、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必须努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義思想“三进”工作。本文通过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内涵,重点阐述了“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三进”路径,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路径

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必须充分了解“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内在关系,进而为新时代大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内涵

当前,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对大学生成长及学校教育改革有着重要意义。重点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使命。“三进”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三者相对独立又密不可分。“进教材”要系统,“进课堂”要生动,“进头脑”要扎实,这是“三进”最基本的内涵要求。同时,三者又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即“进教材”是前提条件,“进课堂”是必备条件,“进头脑”是教学目标。

二、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价值

(一)提升意识形态主动权的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思想文化前进发展方向,为社会主义发展指明道路。高校作为思政教育的主阵地,对大学生开展意识形态教育至关重要。坚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有利于提升学生们的意识形态主动权,更好地抵制敌对势力,拥护党的领导。

(二)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需要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综合素养的培养和提升非常关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最先进的理念,在教材中学习、在课堂上消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可以让自己的政治素养、文化素养得到显著提升。此外,顺利开展“三进”工作,可以有效将党和国家的思想理念和发展政策传递给大学生,从而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路径

(一)遵循规律敢于创新“进教材”

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必须重视教材的选择和利用,教材是大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直接材料,教育相关部门要重视教材的编写和运用,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丰富、补充和创新思政教材内容,最终推动新时代大学生的健康茁壮成长。

(二)亲切文明因材施教“进课堂”

一方面,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思政知识“进课堂”的战略要求,另一方面,教师要因材施教地进行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更好地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重要性。提升课堂的亲切性和趣味性,需要教师将所学知识、所悟东西通过积极文明的方式予以展示出来,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党和国家政策的包容性。

(三)以人为本高质高效“进头脑”

高校要真正将学生作为教学之本,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发展,真正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折不扣地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伟大思想的指导价值,从而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通过新思想武装头脑,最终促进新时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结语

总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研究,关乎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全社会应予以高度重视,共同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周良发,余蕾,杨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的困境与出路[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8):47-53.

[2]管桂翠.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J].当代教育理论和实践,2018(03):108-112.

[3]洪晓楠,张存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研究述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03):31.

(作者单位: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

猜你喜欢
三进习近平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棋乐
藏垢纳污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跋山涉水 三进下党——习近平同志“九到寿宁三进下党”调研往事的回忆
标题党
“三进”为载体 学知做雪锋
习近平主席访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