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常春藤”

2020-07-18 15:30陆八九
求学·文科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中戏常青藤常春藤

陆八九

“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充满阳光的地方,常青藤长满学府院墙。团结勤奋,活泼向上,攀登共同的理想。在祖国的中央,有一个星光灿烂的地方,常青藤环绕着艺术殿堂,严肃求真,创造至美,闪耀人生的光芒。啊,常青藤你根深叶茂,凝聚着我们的青春力量,常青藤你展翅飞翔,向着光明向着太阳飞翔。”

——中央戏剧学院校歌

中央戏剧学院的历史可以溯源至1935年10月18日创建于南京薛家巷的国立戏剧学院和1938年4月10日在延安成立的鲁迅艺术学院。1949年12月,中央戏剧学院(以下简称“中戏”)在北京东棉花胡同39号正式开办,次年4月,毛主席亲笔题写校名。

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外国著名一流名校,因其建校时间长、教育质量高而组成“常春藤联盟”。中戏同样具备建校时间长、教学质量高等特点(顺带一提,中戏的东城校区内还真有整整一片自建校起就开始旺盛生长的常春藤),作为这样一座历史悠久的艺术名校,任何词汇在她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或许只有用“东方常春藤”才能形容中戏在中国,乃至亚洲的重要地位。

问:在中戏生活很幸福?

能在中戏生活超级幸福!目前中戏有两个校区:东城校区(紧邻南锣鼓巷的东棉花胡同39号)和昌平校区(原平西王府旧址的宏福路4号)。因为东城校区比较小,仅有本科毕业年级的学生才可以入住这种出门就是地铁站的豪华二环校区。本科其他年级,以及硕士、博士全部住在昌平校区,我目前住在昌平校区。

在北上广这种“生存成本”超高的一线大城市,中戏可谓是“业界良心”。不仅在我们食堂里“5毛能吃饱,5元能吃好”,逢年过节学校还会发15元的餐饮劵,这可是四五个人才能吃完的分量。

我们的宿舍是四人间,这在北京可不是所有大学都有的。宿舍里上床下桌,外面还有一个夏天是阳台、冬天是“天然冰箱”的全校最佳赏月宝地。四张床放在宿舍里并不拥挤,只要精打细算,还可以在宿舍里放下试衣镜、体重秤、大行李箱、鞋架。

在夏天,空调24小时随便开不收电费,但是大家都很注意节约能源,出宿舍时会关掉空调、电灯。入冬后,11月左右开始供暖,我作为一个南方人,第一年享受暖气时太不适应了,活生生把自己捂出了热感冒。校医看到我穿了两件毛衣,笑着和我说:“把毛衣全脱了,里面穿件短袖就可以了。”没错,冬天在室内穿短袖,出门套一件“网红中戏羽绒服”就可以了。

虽然洗澡是在北方特色的大澡堂里,但中戏已经做到了极端人性化。澡堂每层都有一个专用浴室,里面有八个淋浴头,被隔成了八个“包间”。不习惯大澡堂的南方同学们,就可以自由自在开洗啦!澡堂的开放时间虽然规定是中午12点到2点、晚上7点到11点,但宿舍阿姨都特别好,如果因为排练很累需要马上洗澡,阿姨都会帮你开门的。

宿舍有宵禁,晚上12点到早上6点不允许出入,有事可以按门铃,阿姨会起来开门。如果遇上圣诞节、元旦、七夕、期末考结束等这种特殊的日子,阿姨会默契地坐在门口等我们回来。

问:中戏校园有哪些设施?

先说说教学设施。除图书馆外,学校有四栋教学楼:理论楼、表演导演教学楼、影视楼、舞台美术楼。虽说不是以系命名的教学楼,但表演、导演系的同学们大多在表演导演教学楼里抢排练室;舞台美术系的同学们长期泡在舞台美术楼里;电影电视系的同学们会在影视楼里熬到“头秃”;戏剧文学系的同学们要么在理论楼里上自习,要么在图书馆里看书。

这四栋教学楼里都安装了电梯,教学楼里每一层都摆放有沙发和茶几,刚进校时还不能意识到它们的用途,但在上了一周课后——讨论剧本,找沙发!排戏没抢到排练室,找沙发!请教老师问题,找沙发!课间补觉,找沙发!点了外卖来不及吃,找沙发!

再说说娱乐设施。说起戏剧,剧场是中戏人的标配。昌平校区现在有六个剧场,其中最大的剧场可以容纳一千人,国际大学生戏剧节、亚洲戏剧教育研究国际论坛、亚洲戏剧院校大学生戏剧节等众多活动均在这里举办,每逢热门电影上映,学校还会组织同学们在这里观影。除剧院外,健身房也算是娱乐设施的一种。中戏有两个健身房,花样繁多,种类齐全,人少的时候还可以一边外放广播一边运动。

问:在中戏可以见到明星?

所有人得知我是中戏的学生后,第二句话永远是 :“啊?那你见过那谁谁谁吗?”在中戏遇到的明星有三种,一种是还没毕业的明星同学,一种是已经毕业的明星校友,一种是来中戏讲座的业内“大佬”。

对于还没毕业的明星同学,见面机会要比已经毕业的明星校友机会多些,他们来理论楼上英语和政治的时候、买奶茶进出校门的时候、期末汇报演出的时候,都有可能见到。

对于已经毕业的明星校友,我作为一名非表演、导演系的学子只能说 :“随缘吧。”因为我们不是长期生活在表演导演教学楼,有时候明星校友来了,我们还是从其他专业同学的朋友圈里看到的。但是表演、导演系的同学见明星校友,那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因为他们的老师大多是一线明星,而且经常有明星校友回来看明星老师,顺便还会和他们一起上节课。

对于业内“大佬”,大约每周都能见到,像红透半边天的濮存昕老师、《欢乐颂》《都挺好》的簡导,都有来过中戏。

总体来说,同学们对于明星还是很冷静的,有的人火了能力不一定好,没火的人能力也不一定不好。去研究学校列出的知名校友你就能发现,所有列出的校友全都是拿过奖项的。同学们崇拜的都是有能力的艺术家,而不是只会哗众取宠、吃几年“青春饭”的过客。

问:在中戏学习很轻松?

我们有门课是需要排戏的,在刚开始演戏的时候,奶奶看了我的剧照说:“你们这哪里是在学习,分明就是在玩。” 这也代表了外界大多数人对我们学校的学生的误解,我们学习并不轻松,我们同样要考前突击,死背剧本里的细节。以中学课本上出现的《雷雨》为例,鲁大海是怎么死的,繁漪的旗袍的颜色变化,花园里的电线是最先电死的是什么,鲁贵一共上场了几次,鲁贵每次都是为什么上场的,鲁妈工作的地点名称……我们需要像学动物学的同学们一样,跨过山和大海去观察动物;我们也需要像学历史的同学们一样,在图书馆浩如烟海的古书中探寻中国戏曲的起源;我们也需要像熬夜做实验的同学们一样,彻夜不眠地排戏。

我们需要从生活里学习。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章子怡不去和农家姑娘同吃同住,在《我的父亲母亲》中也不知道一个乡村姑娘到底有什么样的言行举止;曹雪芹先生没有经历过家道中落,就写不出《红楼梦》的奢靡和落魄。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时期,毛主席就号召前辈们要“走到群众中间去”,生活才是我们创作的起源地,是我们的训练场、实验室、图书馆,需要我们一生努力。

关于我在中戏的学习生活,其实我想聊的还有很多,例如出门被人搭讪,被学校带出国学习,在意大利走过电影节的红地毯,等等,但限于本文的篇幅,不能给同学们详述。今年是特殊的一年,中戏将采取文化分录取模式,欢迎各位同学报考“东方常春藤”,开启属于你的新生活!

猜你喜欢
中戏常青藤常春藤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常春藤妈妈和她的孩子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常春藤口服液中4种皂苷
常春藤繁育技术
中戏女教师怒怼《战狼2》 无逻辑一文不值
风之谷之战
盘点明星们的艺考趣事
冯内古特小说中戏拟手法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