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类专业课程思政要素导入研究

2020-07-18 16:16温军超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温军超

摘  要: 外语类课程本身存在的环境需要思政因素的导入,国家的政策导向大环境也决定了它需要思政因素的导入。外语类专业国家教学大纲、教学要求和质量标准也作出了相应的限定。以中国文化通论(英文)课程为例,将思政要素纳入该课程的所有环节,包括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的调整、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教材的改变、教学方法的更改和学习评价与考核的细化等,能够形成可推广的教学改革经验,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外语类专业课程; 思政要素; 导入研究; 中国文化通论课程

中图分类号: H0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20)03-0082-05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6年12月北京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随后国家教育部等相关部门机构推出了系列专项研究项目,上海市政府及其管辖大学、复旦大学等也逐渐经过这些项目将“课程思政”一词推入普通民众的视野。2019年4月,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厅关于推进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研讨会在新乡召开,并通过了《关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同年6月,许昌学院教务处发布了《关于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专项立项工作的通知》。课程思政作为大思政的一部分,它开设的目的在于基于思政课程的显性教育实施“隐形教育”,它是核心价值观“引领”后的“浸润”、“深化”与“拓展”[2]43。高燕指出,目前高校在“课程思政”的改革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形成了有代表性的课程,但在“具体设计、路径与载体、效果评价、保障机制等方面的规范建设和制度支撑相对薄弱”[3]3。有鉴于此,本研究结合外语类课程实际,基于外语类课程思政要素导入的必要性,以中国文化通论(英文)课程为例,将思政要素纳入该课程的所有环节,包括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的调整、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教材的改变、教学方法的更改和学习评价与考核的细化等,以期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教学改革经验。

一、外语类课程思政要素导入的必要性及要求

课程思政虽然与思政课程紧密联系,但是它有独特的所指,它更多强调的是思政内容的融入。外语类课程思政因素的导入有很强的必要性,它在很大程度上能推进高校外语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的实现。外语类课程本身存在的环境需要思政因素的导入,国家的政策导向大环境也决定了它需要思政因素的导入。

(一)思政要素的定义

思政是思想政治的简称,在学界一般用来指称思想政治教育,是政治学下面的一个专业。它的重心在于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行为,换句话说,就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再具体一些,就是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以及理想、道德、纪律、法制等方面的教育。思政课程即为基于上述框架下的系统化课程。本文的思政要素主要是针对课程思政来说的,相对于思政教育的宏大体系来说,课程思政是比较分散的与零碎的,需要提取与整合。外语类专业的课程思政要素主要是指思政课程学习内容的一些要核,比如爱国主义文化教育、文化认同、国家认同、历史认同等。

(二)外语类课程思政要素导入的环境

课程的环境一般既包括教学小环境,比如教学内容、方法和师资环境等,又包括教学大环境,比如国家的政策导向环境等。英语类专业一般包括英语专业、翻译专业和商务英语等专业。从小环境上看,这些专业的课程内容要求学生在夯实听、说、读、写和译的基础上,接触并深入了解西方的哲学、文化、文学、教育、历史、经济和宗教内容等。通过语言技能与语言知识的系统学习,英语国家的主流价值观念逐渐进入了学生的视界。追求自由、平等、幸福的个人认知型理念,基于字母语言的逻辑性思维、基于海岛特色的外向性思维等,这些都是英语国家的文化特征。在还未深入了解自身文化优点的情况下,英语类专业学生会不自觉地向英语文化倾斜。再加上网络、影音材料的隐性的影响,中国传统的集体伦理型理念、基于图像文字的直觉片段性思维、基于陆地特色的内向性思维等逐渐受到不正确的看待,而西方世界则成了他们的憧憬与向往。同时,从师资环境上看,很多教师本身受到英语国家语言文化的浸润,他们大多有在国外旅居、访学等经历,受到西方思维方式影响更深;至于外教,他们在中国居留时间大多比较短,自然大多以西方模式展开教学,传播知识的同时也输出了思维方式。从大环境来看,虽然中国通过改革开放进行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大學生对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文化的认同有所欠缺。前有钱理群教授批判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4],后有苏亦工教授所指责的“傲洋娇俗之气”[5]。前者批判的是“没有信仰,没有超越一己私利的大关怀,大悲悯,责任感和承担意识”的一拨人,后者批判的是“黄皮百心的香蕉”。其实两拨人的基底都缺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色彩,说到底都是在中国文化、中国体制、中国道路的认同上出现了问题。深处追溯都可以从课程思政或者思政课程中找到症结。高校外语类专业学生的小环境使得他们对中国文化、中国体制、中国道路的认同更不容乐观。

基于上述两方面要素,外语类课程需要思政要素的导入。无论是大环境还是小环境,无论对老师还是对学生,都是一种要求、规范和约束。

(三)对中国文化通论(英文)课程的要求

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2000年修订)的设定,英语专业课程主要包括“专业技能课程、专业知识课程和相关专业知识课程”[6]2,除了相关专业知识课程中含有中国文化类课程外,其他大多以“外”为主。《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2009)则是提到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中外文化素养课程”的配置[7],《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2011)选定了“中国文化概要”(或者“中国文化通论”)作为通识必修课[8]2。总的来说,各个专业的具体要求不一致,但是都有对中国文化内容的培养与考核。《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更是以“专业核心课程”和“培养方向课程”[9]两个模块强化了这种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广大教师课程育人的主体作用,大力推动“课程思政”,挖掘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最新的外语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除了通识教育课程中的思政课程,通识必修课中的中国文化概要是唯一事关中国文化的向“内”的核心课程。将思政教育融入中国文化通论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既是国家人才培养的需要,又是中西文化内外平衡的需要。外语类专业培养的人才既要向“外”,做好各种涉外的沟通、交流和贸易,也要保持对中国文化、中国道路、中国制度的自信,时时刻刻服务于国家、服务于民族。

二、中国文化通论(英文)课程思政要素导入的尝试

中国文化通论(英文)课程在许昌学院外国语学院已经开设了六年,初衷是迎合英语专业内容依托教学改革并删除掉英语泛读课程,名称为“文化透视,英语阅读”,随后分为“西方文化通论”和“中国文化通论”两门课程,随着学院翻译专业与商务英语专业的开设变成了所有专业的选修课程。然后再根据教学大环境的改变,该课程进行了思政因素导入的尝试,包括课程的重新定位、教学目标的细化、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方法的更新以及考核形式的规范。

(一)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的调整

之前该课程定位为外语类专业的一门综合性文化素质课、高年级专业选修课。无论是专业要求还是思政教学目标都比较模糊:开拓学生的东西方文化视野,扩展学生的本国文化知识及其英语表达能力,增强他们参与国际经济和文化交流活动的能力;同时促使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增强其作为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

本课程改革后旨在通过描述、翻译、对比和评论等途径,对中国文化进行挖掘,力求通过课程教学的系列活动,使学生在文化和国家认同方面、知识整合层面和视野层面达到以下目标:(1)文化和国家认同方面。学生能够以阅读、翻译、描述、评价和对比为途径,加深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脉络,增进对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通过文化对比,做一个理性的爱国者,树立起积极、健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知识整合层面。能读懂事关中国古代历史、中国古代哲学、中国宗教、中国文学、中国语言文字、中国经济、中国书法和绘画等内容的西方描述,提高阅读能力;能针对相关主题发表个人观点,提高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能对相关文献进行初步翻译并做出评判,提高翻译能力。(3)视野层面。了解并增强跨文化意识,夯实跨文化交流所需要的基本中国文化知识,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与交流。其中,文化和国家认同方面就是课程思政内容的凸显与细化。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改革前后教材是一致的,其一是余惠芬老师所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二版)》(英文版)(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其二是常俊跃等老师所编《中国文化(第二版)》(英文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前者原本是海外留学生教材,表达上相对简单但内容复杂且系统,后者是大连外国语大学教学改革后推出的教材,主要是以主题方式呈现,但是活动板块比较多。考虑到学生的水平要求和学习特点,课程主要以第一本书为主要框架,第二本书为辅助教材,截取活动部分,互为补充。改革前虽然以第一本书的框架模式呈现,但是一些主题其实已经融入了具体的授课之中。考虑到教学的大环境与学生的习惯,比如对西方节日的重视,改革时就添加了“中国节日与习俗”一章。

改革前内容主要有七大部分,即“Ancient Chinese History”、“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Chinese Religions”、“Ancient Chinese Economic Thoughts and Business Culture”、“Chinese Literature”、“Chinese Language and Characters”和“Chinese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改革后内容增至八大部分,即添加了第八部分(Chinese Festivals and Customs)。改革之前讲解主要限于语言表层的表达与叙述,改革后更是凸显导入了如下内容,比如第一部分导入内容分别为:“中国”的多种称呼、“许昌”一词的演变;中国创世神话与《圣经》中相关内容的比对;“天命观”与“君权神授”的对比;分封制在中、欧文化中的呈现;魏晋南北朝的文化大融合与美国大熔炉的比对;“黄巾大起义”之“黄”的理解;“丝绸之路”到 “一带一路”的演变;中国的裹脚与西方束胸現象的对比;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行对比;中西方英雄简单对比分析。第二部分导入内容分别为:中国哲学简史的分期;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评价;孟子、荀子哲学的性善论;《道德经》的介绍与段落翻译。第三部分导入内容分别为:《西游记》中佛教的影响;《红楼梦》中道教的影响;中国的宗教政策。第四部分导入内容分别为:许昌钧瓷的介绍;许昌企业发展现状。第五部分导入内容为:唐诗的特征及其与西方十四行诗的对比。第六部分导入内容为:汉字标音法的利弊。第七部分导入内容为:中西书法特色之比对。第八部分导入内容分别为:中西节日对比;关羽崇拜的由来。

思政要素融入上,凸显了对比的成分,比如以传统对比传统(中国创世神话与《圣经》中相关内容的对比和“天命观”与“君权神授”的对比),以优秀对优秀(魏晋南北朝的文化大融合与美国大熔炉的对比、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行对比、唐诗的特征及其与西方十四行诗的对比),以糟粕对糟粕(中国的裹脚与西方束胸现象的对比),以现代对古代(“丝绸之路”到 “一带一路”的演变、汉字标音法的利弊),且增加了本地化成分,比如“许昌”一词的演变、许昌企业发展现状以及许昌钧瓷的介绍。总的来说,虽然文化主要以古代为主,但是授课时要强调优秀文化,跨越东西方,超越时间限制。我们要警惕“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争取做到以中为主,呈现中华文化优秀基因,从而坚定文化认同、国家认同,继而夯实道路认同和制度认同。

(三)教学方法的更改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兼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两大面向,教学方法力求多样,既要顾及学生的理解、翻译需求,也要照顾到他们的描述、阐释、对比与评判取向。改革之前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法和讨论法为主,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架构和表达能力,辅以课堂报告法。讲授法主要是针对中国古代历史、中国古代哲学、中国宗教、中国文学、中国语言文字、中国经济、中国书法和绘画等内容进行系统讲述以多媒体形式呈现,讨论的方法主要适用于针对某一个历史事件、文化主题等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最后由老师做出总结与评判。课堂报告法主要是通过学生选取与学习内容相关主题,制作多媒体课件,做出讲解,最后由师生共同评判来实现。

改革后除了保持讲授法、讨论法和课堂报告法外,为确保学生视野的拓宽与了解的深入,增加了课堂翻转模式和读书指导法。课堂翻转模式主要是指第一次课将课程大纲和教学进度表提供给学生,每次课前提供下次课的文字多媒体材料,或者是微课以及中央电视台英文频道(CGTN)相关内容,由学生自主学习,选取合适的问题和学生一起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读书指导法主要是指除课程使用教材之外,由教师推荐相关书籍或者章节,给学生语言与内容方面的建议,发挥课下阅读内容对课堂内容的支撑作用。

(四)学习评价与考核的细化

至于学习评价与考核,改革前后都是形成性评价。但是改革之后更具体更详细。改革之前的考核模式如下:(1)出勤及课堂表现(占10%)。教师上课进行考勤,无故旷课一次扣5分,请假一次扣1分,上课主动回答问题一次加3分。(2)作业表现(占30%)。每学期上交3次书面作业,批改时按照满分100分计算,三次分数之平均分为作业分数。(3)翻译语篇表现(占10%)。翻译一篇有关中国文化的文章,评价标准参考英语专业八级考核能力要求。(4)期末考查(50%)。开卷(随堂),全为主观题即开放性题目(三题),涵盖每个章节,分AB卷,考查时间为110分钟。

改革之后添加了思政要素考核的环节,出勤占比5%,课堂表现占15%,要求不变。作业占22.5%,不仅有纸质作业,还有视频作业和PPT制作与呈现。此外添加了阅读评论占比7.5%,要求学生完成课后推荐阅读内容,根据(《中国文化通论》(英文)读书报告评分标准)思政定位、内容把握、延伸思考和规范要求四部分给分。期末考查占50%,具體为:开卷(随堂),全为主观题即开放性题目(三题),涵盖每个章节,分AB卷,考查时间为110分钟。但是每张试卷都要下述思政要素中选取一道试题:(1)中国创世神话与西方版本对比;(2)中西方分封制之差异对比;(3)中西“熔炉观”对比;(4)中国的裹脚与西方的束腰对比;(5)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行对比;(6)中西英雄观对比;(7)唐诗与十四行诗对比;(8)对比诸子百家与轴心时代的其他思想家;(9)中西主要宗教教义简单对比;(10)汉英语言系统对比;(11)中西节日对比;(12)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和商业文化;(13)中国古代商帮的独特文化精神;(14)古代税收改革政策的翻译;(15)《老子》《心经》等经典段落的翻译;(16)钧瓷、许昌市情、景德镇瓷器等相关文献的翻译。

三、中国文化通论(英文)课程思政要素导入实践的反思

经一学期的实践,该课程在思政要素教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通过课堂交流可以发现学生会有意识强调中国历史上的一些观念,比如神话谱系、分封制、天命观、起义观、熔炉观、英雄观等,虽然西方有类似的观念,但中国历史的语域中有其独特的含义。同时学生在引导下也尝试进行中西对比,既不是以西非中,也不是以中非西,这样既扩展了学生们的国际视野,又提升了他们的文化认同与国家历史认同。此外,关于许昌市情、钧瓷内容的教学,加深了学生对家乡的理解与认同。即使不是许昌籍学生,他们也逐渐尝试类比分析。因此,这既符合国家外语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也符合中国文化通论(英文)课程本身的性质。当然,将思政教育全部、系统地纳入课程教学比较困难,一是教师对专业课程的掌控能力有限,二是思政的度与专业内容的度关系很难平衡,因此笔者采取了思政要素的融入。中国文化通论课程都是事关中国的描述,因此进行思政要素融入不会很难。但是根据同事的听课反馈,中国文化通论课程对他们的课程也有启发性。外语类一些专业课程的思政要素融入尚且可行,比如英语听力、英语写作、西方文化通论等课程,英语听力课程可以添加关于中国的新闻、文化、时事听力材料,英语写作课程可以添加关于中国主题写作内容,西方文化通论课程可以添加关于中西对比的材料。至于外语类其他一些专业课程,比如英语语音、英语语法、英语语言学导论等,思政要素的融入就比较困难。因此要基于各门专业课程的授课内容进行思政融入。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2016-12-09(1).

[2] 高德毅,宗爱东.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 中国高等教育,2017(01):43-46.

[3] 高燕. 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J]. 中国高等教育,2017(Z3):11-14.

[4] 钱理群. 北大清华再争状元就没有希望[N]. 中国青年报,2012-05-03(3).

[5] 苏亦工.比精致利己主义更败坏的,是傲洋娇俗之气[EB/OL]. [2020-03-20]. http://m.wyzxwk.com/content.php?classid=28&id=404997.

[6]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7] 陈准民,王立非. 解读《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J]. 中国外语,2009(4):4-11,21.

[8] 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 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Z]. 2011.

[9] 外语研究与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EB/OL]. [2020-03-20]. https://2011.gdufs.edu.cn/info/1086/2682.htm.

Abstract: The environment in which foreign language courses exist requires the introd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factors. Accordingly, the national syllabus, national teaching requirements and quality standards for foreign language majors have also made corresponding restrictions.  Taking the course Introduction to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as an example,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to all aspects of the course, including the adjustment of course orientation and teaching objectives,the reform of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aterials, the change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refinement of learning evaluation and assessment, can shape a scalable teaching style for other courses and is more conducive to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Keywords: foreign language cours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factors; integration research; Introduction to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責任编辑: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