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麦种植现状及新技术应用效率研究分析

2020-07-18 16:11倪建成宣伟华
种子科技 2020年11期
关键词:种植技术

倪建成 宣伟华

摘   要:稻麦的种植栽培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内容,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发展,麦稻的种植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分析了麦稻种植的现状,并对麦稻种植技术应用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为提升农作物的种植栽培技术、增强我国农业实力、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稻麦;种植技术;应用效率

稻麦作为产量较高、抗虫害能力较强的农作物,其深受农民的喜爱,且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对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要重视稻麦种植技术的创新,结合种植现状,选择合适的种植技术,增加稻麦的产量。

1   稻麦种植现状

虽然稻麦种植技术在不断提升,但在我国很多地区稻麦种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品种杂乱、优质品种无法连片种植,市场上常用粳稻米品种有20多种,小麦品种更是多达40多种。稻麦的优质品种种植规模比较小,在稻麦品种中水稻品种居多,但其优质品种却不多;小麦需要插花种植,难以形成规模,所以也是优质不优价。稻麦的栽培方式较为多样,播种期参差不齐,人工手栽或者抛秧等落谷时间一般在5月初,机插秧的落谷时间一般在5月底,小麦的早茬播种期在10月上旬,而直播小麦播种期在11月上旬,有30 d的差距,导致稻麦的成熟期不一致,质量也就存在一定的差异。另外,稻麦种植的社会化服务比较单一,一般包括稻麦种子的供应、化肥的供应以及农药的供应,稻麦机械播种、收割、运输等,缺乏对稻麦病虫害防治指导以及田间管理的技术指导,服务性比较低。

2   稻麦种植技术应用

2.1   大群体小循环育种技术

该技术是稻麦长成株系以后,结合原种数量保留其中的大系,留待下一年进行分系种植,每年都是如此循环,保留圃大系,按照同心圆种植布局,简单来说就是在中心种植基础田,外围种植繁殖田。此种技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供选稻麦单株一定要具有原品种特性的高质株系,与原种的偏差较小。②周期比较短,产量比较高。③生产的种子纯度相对比较高,因为其具有严密的隔离措施,避免了生物学混杂。④操作比较简单,且十分省工,与传统的人工选择相比,省去了很多鉴定程序。稻麦良种繁殖时存在一些潜在风险,种子的繁殖延续时间比较长,也会受到很多自然因素的影响,所以,在运用大群体小循环育种时,择优选择也是存在一定的难度和局限的,例如:自花授粉类稻麦,由于变异的概率比较低,因此,也增加了择优选种的难度[1]。

2.2   高产栽培技术

首先,要掌握选种技术,选种是稻麦种植的基础,也是种植的关键,结合稻麦种植地区的自然环境,包括气候、降水以及土壤条件等,选择合适的种子,综合考虑品种的分叶性、粒数以及抗倒性等因素进行统一布局,也便于后期工序的开展。其次,要掌握整田和施肥技术,全苗是影响稻麦高产的一个重要因素,整田的质量要以全苗效果作为标准,一般需要进行精细整田,大田可以使用拖拉机进行旋耕,在田地平整之后进行开沟作畦,一般畦宽度在2 m左右,沟宽度在15 cm左右,要保证沟的深度低于宽度,沟渠配套,保障排灌的通畅。在翻耕田地前要进行施肥处理,有效运用有机肥料来改善土壤的结构。最后,要掌握催芽和播种技术,单晚稻麦的播种要控制好播种密度,提前晒种,提升酶活性,促使种子发芽。在浸种时可以加入多菌灵粉剂进行消毒处理,合理把握催芽程度。当种子露白后,要保证胚芽和胚根的长度在2 mm以下,选择平整、肥力较好的秧田,施肥要适当。单季晚稻麦的营养期相对比较长,如果处在早播早栽的条件下,可以较早地进行分叶,若要实现高产还要注意合理密植。另外,要掌握除草施肥技术、田间管理技术、科学灌溉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等。

2.3   稻麦栽植技术

稻麦的栽植技术种类分为很多种,例如人工移栽、抛秧、再生稻、机插秧和机摆秧等。人工移栽分为育秧、起秧和插秧3个步骤,我国很多地区的稻麦种植都选择了此种技术,也有些区域选择两段育秧,可以分为定行和不定行2种方式,其中不定行的劳动强度比较大,而且由于乱插使得密度无法得到保证,生产效率也比较低,不适合长期使用;抛秧主要是指抛苗育秧,可以人工抛秧也可以机械抛秧。近些年,人工抛秧已经慢慢改抛为点,虽然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效率仍旧不高,并且抛撒无序。抛秧的稻麦群体素质比较差,抗灾能力比较弱,难以实现高产;再生稻是指有效利用已经经过收割而残留的茎秆进行休眠芽萌发稻株,是双季稻常选用的一种种植方式;机插秧是一种先进的稻麦插植方式,是通过培育毯状苗然后进行机械插植的一种技术,此种技术具有高产稳产、省工节本的优势,而且劳动强度比较小;机摆秧技术是利用摆秧机进行稻麦体苗摆植,具有省工高效的优势,但对摆秧机的质量要求比较高。近些年,稻麦的栽植技术不断趋于机械化,其优势特点是增产增收、省工节本、操作简捷,且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稳定性,不容易受到品种、茬口、气候、土壤等条件影响,充分发挥农机的先进性和可靠性[2]。

3   结论

总而言之,随着人口的增长,粮食的需求也在加大,在有限的耕地面积内改善管理模式,提升种植技术,提高稻麦产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面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效利用优质资源,提高稻麦种植水平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所以要结合稻麦的种植现状、生长规律,合理使用稻麦种植新技术。

参考文献:

[ 1 ] 闵冬军.稻麦种植现状及新技術应用效率研究分析[J].农家参谋,2019(18):49.

[ 2 ] 王金成.试论玉米种植现状及新技术应用效率研究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8,38(24):117.

猜你喜欢
种植技术
北方大豆种植技术
昭通市昭阳区天麻仿野生种植技术
坡耕地种植苎麻综合利用技术及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