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研究

2020-07-18 16:11白山稳
种子科技 2020年11期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新农村建设创新

白山稳

摘   要:在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由于相应的管理体制与实际的农业经济发展存在一定差异,在农业经济管理中还需要加强改革和创新,高度重视农业经济的发展,从而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结合新农村建设的价值,从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入手,为农业经济管理的创新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管理;创新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农业经济需要结合时代不断优化发展,同时能够抓住这一时机,在创新改革发展模式的同时,实现农业经济大繁荣。为了全面加快农业经济的发展,大幅提升农民的经济收入,在农业经济创新发展的过程中,要结合农业市场的动态变化,科学合理地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全面加强市场调控工作。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为了全面提高农业经济管理的效果,则需要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综合应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以有效调控农业市场经济,大力发展农业,帮助农民清晰认识到新农村建设的积极影响。

1   农业经济管理现状

1.1   经济制度缺失

近年来,我国的农业经济得到了有效的发展,但在实际的经济制度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政治体系作为保障,其发展的方式和方法仍具有一定的陈旧性。正是由于缺乏经济制度的保障,从而阻碍了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不仅造成了大环境的不稳定,同时还形成了农村经济管理的难题。在实际的农业经济管理中,由于缺乏经济制度保障,以及在工作中缺乏规范性和有效性,具有很强的盲目性,难以达到实际的发展需求,同时还出现了经济管理制度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背离的现象。在实际的经济管理中,缺乏有效的执行力度,部分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工作中投机取巧、浑水摸鱼,不按照规章制度来办事,降低了农业经济管理的效果,增加了管理难度。

1.2   管理模式落后

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地理环境、人文地质、土壤气候等众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农村地区有着不同的生产模式。在大部分地区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仍旧沿用手工形式的农业经济管理方式。落后的管理方式使得农业经济的管理模式与时代发展不符合,再加上我国人口众多、土地幅员辽阔,在实际的农业经济管理中,一味地套用其他地区优秀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增加了农业经济管理的难度,同时严重影响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过程中,由于受到技术水平的限制,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经济管理仍旧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没有借助信息技术来开展农业经济管理的相关工作。

1.3   专业水平的提高

农业经济的管理人员大部分是由当地的农民组成,而这些农民对国家的相关政策了解不够,思想观念相对陈旧,在实际的农业经济管理中,难以结合时代发展不断优化创新信息管理的模式和方法。一方面,由于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从而导致农业经济的管理工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实际需求,而相应的农业经济管理方式又难以适应新农村的发展步伐,降低了农业经济管理的效果。另一方面,一些有技术、有水平的专业经济管理人才不愿意留在农村发展,导致农业经济管理中缺乏高素质经济管理人才。在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相应的工作人员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了解不够,出现了信息技术难以应用或者应用不合理的现象。

2   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

自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农村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一新的阶段中,面临着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剧烈竞争等众多的问题。加强新农村的建设能够有效带动我国经济发展,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寻找合适的道路,从而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及时解决农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了全面提高农业经济,加强新农村建设,使我国的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够进入新的经济结构模式,形成城乡协调发展局面[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着资源消耗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环境破坏严重等诸多问题,严重限制了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加强新农村的建设工作、及时地调整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结合农业经济的形势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可以在提高农业产业技术含量的同时,加强自然环境的保护工作,从而减轻世界农业市场对中国农业市场的冲击。

3   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措施

3.1   转变思想,完善经济体系

新农村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而在新农村这一大环境下,为了全面加强农业经济的创新工作,需要结合新农村的建设不断完善相应的制度体系,全面加强农业经济制度建设。通过制度的改革帮助农民清晰认识时代的发展,以及时代对其工作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因此,在经济制度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其实际的功能和目标,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创建与其相适应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这就需要相应的管理人员能够及时转变其工作思想,加强学习新的经济管理理念,在实际的农业经济管理中,结合时代发展不断引进新的科学技术,通过农业经济的产业化发展,全面提高农业经济管理的效果。这就需要政府部门能够充分认识到加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一定的支持,综合考虑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模式加强设备引进,全面加强农产品的加工工作,实现农业向产业的有效转换,帮助当地农民增收,从而加快农业经济的发展进程[2]。

3.2   加强人才建设,提高综合素质

为了解决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水平不高的问题,在人才建设过程中,除了要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之外,在实际的工作中还需要加强工作环境的建设,从而保障各个地区能够留住人才。在农业经济管理中,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结合其实际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选择优秀的人才。在人才引进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考核工作,在保障其技术过硬的基础上,还要养成吃苦耐劳、敢于拼搏的精神,从而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创新工作理念,结合当地的农业经济管理状况,以及新农村建设对农业经济管理提出的时代要求加强实践,不断提高其创新实践能力。针对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在初期可以通过定期的管理人员交流培训活动,及时了解其思想动态和实际的工作状况,从而通过针对性的引导和培养将相应的人才培养工作分散到各个部门,通过有效的培训不断增强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工作能力,积累工作经验,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从而提升农业经济管理的水平。

3.3   创新工作技术,信息化发展

相对于传统手工形式的农业经济管理方式,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农业经济管理带来了新的思考,因而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需要结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加强工作技术的创新,从而全面提高农业经济管理的质量。这就需要各个地区的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充分意识到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农业经济管理提供的技术支撑,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全面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为了全面推进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可以将信息技术和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融合。在此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發展方案[3]。而在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中,还需要有专业的人才作为支撑,因而在实际的工作中还需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在提高其工作能力的同时,不断增强其思想认识,使其在工作中能够与时俱进,不断优化创新工作理念。因此,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还需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激励和奖励工作,使得相应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能够勇于创新,把信息技术教给农民,从而整体提升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总之,为了全面加强农业经济的管理和创新工作,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结合其实际发展中存在的弊端,有效解决相应的问题,不断优化创新其管理的方式方法,积极学习先进的技术和思想,加强创新,从而推动网络经济的发展。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还需要重视其未来的发展,加强人才和设备的引进工作,科学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从而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1 ] 魏宝玉.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措施研究[J].乡村科技,2018(4):39,41.

[ 2 ] 魏朝风.关于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相关分析[J].北方经贸,2015(6):42-43.

[ 3 ] 字旭瑛.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水平的建议[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4):166.

猜你喜欢
农业经济管理新农村建设创新
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农业经济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于对徐州市实施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