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研究

2020-07-18 15:22杨斌
读天下 2020年14期
关键词:学习热情思政课高职院校

摘 要:高职院校是培养专业性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场所,高职院校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特定的专业技能,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学校内部的学生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良好的作用。本文围绕着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分析其教学现状,积极探索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实践教学策略,并且提出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希望为广大思政课教学工作者进行教学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课;学习热情

一、 引言

高职院校将培养具备较高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作为自身开展各项教学活动的首要目标,在各项高职院校教学活动中,思政课程教学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其能够帮助高职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思政任课教师对班级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是提升班级学生对所学知识应用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兴趣度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思政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 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的意义

高职院校的教师依据教学计划,对班级学生开展思政课堂教学活动,向班级学生传授与法律法规、良好道德品质等有关的知识内容,其主要的教学目的是为了促进班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并且能够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思政课的任课教师依据自身对教学知识内容的熟练掌握,组织班级学生参加一系列实践教学活动,让班级学生运用自身所学的知识,解决实践中面临的困境,并且从实践活动中,总结出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内容。因此,对高职学生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能够提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使得学生明白自身在教学活动中学习到的理论性知识内容,能够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教学知识的欲望。教师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在实践教学活动结束之后,学生可以仔细观察生活中常见的景象,从中找出与教学知识内容有关的现象,其对于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 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

在各项高职院校教学课程中,专业性的教学课程占据着较大的比例,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部分高职院校将文化类课程的教学时间,转换为专业课教学,从而导致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缺乏充足的教学场地和教学时间。部分思政任课教师受到传统教育理念、自身教学能力、现有教学基础设施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其在向班级学生开展思政教学活动时,只是向班级学生讲解教材中涵盖的知识内容,忽略了班级学生才是各项教学活动的主体,使得教学活动枯燥乏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学习教学知识的兴趣度。部分思政任课教师在向高职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采取单一化的课堂提问方式,依据教材中涵盖的知识内容,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然后抽取几名学生进行回答,使得实践教学活动流于形式,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还降低了班级学生学习教学知识的效率。

四、 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策略

(一)轉变教学理念,重新定位自身角色

高职院校是培养专业性技术人才的主要场所,其教学重心是向学生传授专业的技能,但是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具备较高道德品质的高素质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应意识到对学生开展思政教学活动的重要性,并且合理安排思政课教学时间。思政任课教师应转变自身陈旧的教学理念,树立全新的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对自身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明确学生才是自身开展各项教学活动的主体,并且加强自身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其对教学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使得自身制定的实践教学计划,符合高职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高职学生在接受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时,其对课程的认知直接影响其学习兴趣,思政教师在正式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之前,先向学生讲解设立思政教学课程的目的以及学习教学知识内容对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帮助,从而加深高职学生对思政课程的认知,提升高职学生学习教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度。思政任课教师在向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可以带领班级学生走出校园,游览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名胜古迹或者博物馆,让学生能够受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从而培养高职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参与热情

想要充分发挥高职学生在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任课教师应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式,结合对高职院校现有教学基础设施、高职学生兴趣爱好、自身教学能力等各项具体实际情况的了解,选择恰当的实践教学方式,并且将其与自身原有的教学方式相结合,从而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思政任课教师在向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可以采取课堂互动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将班级学生按照座位顺序进行分组,每组4名学生,每两个小组进行辩论,教师依据自身对教学知识内容的熟练掌握,设置学生辩论主题。如教师设置“在激烈的职场竞争环境中,个人利益是否大于集体利益”辩论主题,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的见解,选择辩论方向,在辩论活动结束之后,教师让小组的组长对辩论观点、辩论的论据、辩论结果进行总结,教师依据总结的结果,评选出最优的辩论小组。在这样的实践教学活动中,每位学生都拥有发表自身意见的机会,同时能够从队友以及对方辩论选手提出的论点和论据中,学习到更多的教学知识内容。

(三)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高职学生在接受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时,其学习自主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学习教学知识的效率,因此思政任课教师应采取多方可行有效措施,提高班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设具有较高趣味性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的主要方式之一,思政任课教师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在网络环境中搜索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社会热点、情境等内容,依据自身对教学知识内容的熟练掌握,对自身搜集的资料进行归纳和整理,并且向其中添加新的内容,将其作为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辅助资源。思政任课教师在向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可以采取情境设置与角色扮演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如设置“小楠和小兰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小楠将自己最爱的课外读物借给小兰,但是粗心的小兰不小心将课外读物弄丢,小楠让小兰赔偿原价,但是小兰拒不赔偿”情境,教师让学生设想自身是情境中的角色,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解决小楠和小兰的困境。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参加趣味游戏的方式,运用所学知识内容,解决情境中主要角色面临的困境,其不仅能够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

(四)创新评价方式,发挥学生的创新性

在传统的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方式中,将学生参加考试的成绩,作为评价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这就使得部分学生认为上课无须认真听讲,在考试前期复习教学重点,便可以取得良好的考试成绩。这样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想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必须创新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从而为高职学生提供充足的发挥空间。针对思政课实践教学,高职院校可以建立以“教师辅导学生学习,学生自主探究”为中心的学习效果评价体系,将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小组合作探究的结果、学生上交的实践报告等内容包含在评价体系当中,使得高职学生能够重视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出一批批具备较高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思政课任课教师在向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应意识到班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性地位,并加强自身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等情况,使得自身制定的实践教学计划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音,蒋晓云.构建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6(36):39-45.

[2]苑秀芹.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反思与重构[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10):21-24.

[3]张檀琴,李建权.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2):49-55.

作者简介:

杨斌,讲师,贵州省铜仁市,贵州工程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学习热情思政课高职院校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新课改背景下英语绘本阅读分析
运用情景会话构建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