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老年睡眠障碍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0-07-20 00:32张璇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睡眠质量优质护理

张璇

摘要 目的:探析优质护理在老年睡眠障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老年睡眠障碍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干预。比较2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睡眠时间及潜伏期睡眠时间。结果:观察组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潜伏期睡眠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老年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老年睡眠障碍;优质护理;睡眠质量;睡眠时间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of high-quality nursing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sleep disorders.Methods:100 elderly patients with sleep disorders in Zhongsh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Xiamen University from March 2018 to March 2019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 by the method of random number table.The control group were with routine nursing,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with high-quality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Pittsburgh Swelling Quality Index(PSQI)score,sleep time and latent sleep time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PSQI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the sleep time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the latency sleep time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Conclusion:The high-qual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the sleep quality elderly of patients with sleep disorders,and prolong sleep time,so it has high application value.

Keywords Senile sleep disorder; High-quality nursing;Sleep quality; Sleep time

中图分类号:R338.63;R473.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2095-7130.2020.03.018

人体出现疲劳、身体功能失调等症状都能通过睡眠改善,睡眠障碍患者多表现为失眠、精神不济,而老年人是睡眠障碍的高发群体[1]。目前常规护理已不能满足老年睡眠障碍患者的需求,为改善睡眠质量,本院提出将优质护理干预运用在临床护理中,经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其可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2]。优质护理干预是目前质量较高的护理方式,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睡眠障碍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老年睡眠障碍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61~84岁,平均年龄(73.46±5.38)岁,病程6个月至8年,平均病程(4.34±1.12)年。觀察组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62~85岁,平均年龄(72.37±5.43)岁。病程5个月至9年,平均年龄(4.56±1.27)年。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

1.2 纳入标准 1)符合睡眠障碍诊断标准;2)年龄≥60岁;3)未合并精神疾病、急性外伤、恶性肿瘤伴严重疼痛;4)对研究知情同意。

1.3 排除标准 1)合并其他精神类疾病,持续服用精神类药物1个月及以上;2)临床资料不完整;3)患有晚期恶性疾病;无4)法配合护理工作或因故需要中断、变更护理方案者。

1.4 护理方法

1.4.1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护理人员将患者安排在空气流通、安静整洁的病房中,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按时作息,适当用药帮助患者快速进入睡眠状态。

1.4.2 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干预 1)健康宣教:以亲切、温和的话语向患者讲解睡眠障碍对身体的危害,让患者充分重视此疾病,并配合护理人员治疗。可通过视频、文字及图片形式向患者展示睡眠障碍的形成机制及对身体的伤害,宣教尽量简单易懂,保证老年患者可充分理解宣教内容;2)环境护理:症状较重者需住院调养,护理人员应将患者安排到靠近花园且安静的病房,室内温湿度控制在最佳水平,为行动不便者设置夜壶。晚上定时查房,开门、走路动作轻缓,避免影响患者休息。定期开窗通风,并对病房消毒,保证患者疗养期间不会出现其他疾病;3)心理护理:老年睡眠障碍患者易产生孤独情绪,因此要将护理重点放在心理护理上,可在一个病房中多安排几位患者,鼓励病友间相互交流。护理人员平时时刻注意患者情绪变化,与患者主动沟通,分析患者内心隐忧,有针对性地开导患者。护理人员可组织患者进行简单的集体活动,逐步消除患者的戒备心理,促使护理工作顺利进行;4)监测患者睡眠时间:在病房中安装感应仪器,对患者呼吸频率、翻身等动作加以监测,进而分析患者睡眠质量;5)药物护理:重度睡眠障碍患者需给予催眠药物护理,指导患者在睡前服用,记录患者晚上有无惊醒及睡眠总时间,从而调整用药剂量。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把控患者服药剂量,避免患者对药物形成依赖,导致其不服用药物就难以入睡;6)睡眠优质护理干预:a.认知护理干预,部分患者将失眠误认为是睡眠障碍,患者胡思乱想致使失眠症状加重,出现暴躁、焦虑等情绪。针对此情况护理人员要纠正患者认知错误,将睡眠障碍、失眠、半夜惊醒等定义给患者详细讲解,使其充分理解睡眠障碍,安抚患者情绪。b.松弛护理干预,可为患者播放轻音乐、做睡前按摩或者心理暗示,逐步使患者身心发放松,护理人员将患者引导到睡眠环境中,进而加快患者入睡速度。此外,可在睡前指导患者运动消耗其体力,当其感觉到疲累自然能快速入睡。c.物理诱导干预主要为借助理疗仪、刺激控制等手段,对患者脑电波进行干预,推迟患者睡觉觉醒时间,从而延长睡眠时间。d.睡眠限制干预,主要为白天禁止患者卧床休息,让患者通过散步、打太极等活动消耗体力,促使其夜晚深度睡眠时间延长。

1.5 观察指标 1)统计2组患者护理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3],本标准包括7个维度,每个维度最高3分,分值越低说明睡眠质量越高;2)比较2组患者的睡眠时间及潜伏期睡眠时间,睡眠时间越长,潜伏期睡眠时间越短,睡眠质量越高。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的PSQI评分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的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障碍、睡眠效率、睡眠药物及日间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睡眠时间及潜伏期睡眠时间比较 护理前2组的睡眠时间及潜伏期睡眠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长于对照组,潜伏期睡眠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睡眠障碍的高发群体是老年人,患者入睡时间长,甚至有的患者整夜失眠,导致早上起床时间提前。患者起得早但却感觉身体疲累,症状严重者与睡前相比身体更累。老年患者有睡眠障碍时常会出现以下症状:睡前酝酿时间长,睡眠中有轻微响动易惊醒,惊醒后二次入睡困难,早晨苏醒时间提前。出现上述症状要警惕睡眠障碍,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老年人身体疲累、记忆减退[4]。老龄化问题目前在我国日益凸显,睡眠障碍患者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多数患者睡眠不规律导致身体功能快速退化,严重威胁身体健康[5]。

优质护理干预是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尽最大努力满足患者从心理到生理等方面的需求,使患者感受到被关爱、尊重,并且身心舒适,从而提升护理质量和临床效果。本次研究应用优质护理干预通过心理干预从思想上改变患者对睡眠障碍的看法,防止患者将失眠与睡眠障碍混为一谈,为患者提供自查方法,患者通过自我检查就能知道是否患上睡眠障碍。由于老年睡眠障碍患者多为退休人员,现在生活水平逐步提升,老年人除日常吃饭、睡觉外没有过多活动,导致其多余精力无法释放,精神处于亢奋状态无法入眠,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年龄、体力情况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计划,如跳舞、散步等运动干预,消耗患者精力使其感到疲乏,进而自动进入睡眠。并做好用药指导,向患者介绍药物成分、功效以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用药时间不宜过长,防止患者依赖药物睡觉,控制服药量,避免药物给患者带来不良反应[6]。本次结果显示,观察组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潜伏期睡眠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老年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婷.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及不良情绪的影响研究[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8,12(8):197-198.

[2]邓平.老年睡眠障碍患者护理干预对策研究进展[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348-349.

[3]施玉兰,程景华.干预护理对高血压伴心理障碍患者抗抑郁治疗的效果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7,39(6):81.

[4]唐景花.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情绪及遵医行为的影响[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5(4):276-278.

[5]李函.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障碍影响因素和护理对策[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8,13(2):155-157,181.

[6]王英.探討不同护理模式对于改善老年心内科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6):271.

猜你喜欢
睡眠质量优质护理
16周太极拳锻炼及停练8周对老年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
芪枣安神汤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情志护理干预配合针刺对急性面瘫患者不良情绪以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高职新生睡眠质量调查分析
新疆地区民汉中职护生睡眠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