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对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睡眠质量的影响

2020-07-20 13:42杨萌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疼痛护理睡眠质量围手术期

杨萌

摘要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疼痛护理的实施对改善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睡眠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接受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比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2组护理干预前心理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接受心理护理+疼痛护理方案,对改善患者负性心理、睡眠质量均有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宫颈癌;围手术期;睡眠质量;护理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plus pain nursing on improving sleep quality of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during perioperative period.Methods:A total of 62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8 to September 2019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y computer table,with 31 cases in each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receiv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combined with pain nursing intervention,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Result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sychological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nursing intervention(P>0.05);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SAS score and SDS score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P<0.05).Sleep quality score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Psychological nursing plus pain nursing program for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improving the negative psychology and sleep quality of patients.

Keywords Psychological nursing; Pain nursing; Cervical cancer; Perioperative period; Sleep quality; Nursing effect

中圖分类号:R737.33;R473.73;R338.6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2095-7130.2020.03.032

宫颈癌,属于妇科发生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其中原位癌多在年龄≥30岁女性发生,浸润癌多在≥45岁女性中发病,当前呈年轻化趋势发展[1]。发病机制为病毒感染、性行为、分娩次数、病原体感染等,临床表现为阴道流血、阴道排液、贫血等。临床上通常采用手术方法治疗,围术期患者因承受疾病带来的痛苦会出现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疼痛表现,并且易对患者的睡眠质量造成威胁[2]。所以会导致宫颈癌患者的生命质量下降,会对患者的临床效果、预后构成非常大的影响,因此临床方面应为患者提供护理干预服务。针对于此,本研究将本院收治的62例宫颈癌患者作为探究对象,评估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常规护理分别施行的临床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中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55.6±4.2)岁;包括鳞癌患者17例,腺癌患者11例,腺鳞癌患者3例。对照组中年龄40~68岁,平均年龄(54.3±4.1)岁;鳞癌患者18例,腺癌患者10例,腺鳞癌患者3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通过病理组织活检确诊[3];2)存在手术适应症;3)自愿参与到本次研究;4)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5)知情同意并在同意书上签字。

1.3 排除标准 1)并发器官功能障碍;2)恶性肿瘤转移;3)精神障碍;4)沟通障碍、意识障碍。

1.4 护理方法

1.4.1 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模式 叮嘱患者接受相关检查,然后组织患者、患者家属参与到健康教育活动中为其普及疾病、治疗相关知识,促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基本的认识。

1.4.2 观察组施行心理护理+疼痛护理模式 1)心理护理干预,因受到宫颈癌病情影响、患者对自身疾病知识和手术方法了解的不足,所以在手术前易发生不良心理,比如:焦虑、抑郁、不安等,导致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和患者、患者家属间的有效沟通,为患者和患者家属讲解宫颈癌疾病(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手术治疗方法、操作流程及需要注意事项等内容[4]。主要的目的:纠正患者对宫颈癌疾病、治疗的不正确认知,积极配合临床治疗。与此同时,护理人员可以之前成功治愈案例叙述的方式,促使患者树立顺利完成治疗的自信。相关注意事项:在和患者、患者家属沟通时应保证态度温和,如果必要可进行心理暗示积极引导患者;在患者和其家属提出问题的时候,耐心、认真解答问题以此及时消除其心中的担忧、顾虑,取得患者、患者家属的信任与理解[5]。2)疼痛护理干预,手术前告知患者手术后发生疼痛属于正常现象不需过度担心,轻、中度疼痛表现者,可通过沟通、播放舒缓音乐的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从而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重度疼痛表现者,则建议采取使用镇痛药物方式处理,同时应加大巡视力度,旨在及时明确患者是否发生不良反应,如果发生不良反应情况及时处理[6]。

1.5 观察指标 1)护理干预前、后心理评分,包括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2)睡眠质量评分(睡眠质量、睡眠障碍、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入睡时间、催眠药物、日间功能)。

1.6 疗效判定标准

1.6.1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组焦虑心理和抑郁心理评分,SAS评分≥50分阳性,SDS评分≥53分阳性。

1.6.2 采用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宫颈癌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分数更低代表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效果越理想。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心理评分差异对比 2组护理干预前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护理干预后上述心理評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P<0.05

2.2 观察组、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的差异对比 2组各项睡眠质量评分情况进行比较均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如表2。

3 讨论

宫颈癌为临床方面发生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发病后会对患者的生命质量、乃至生存质量会造成严重的威胁。疾病的发生患者需承受较大的心理负担、痛苦,所以会对睡眠质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临床方面应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相关研究人员表示,疼痛属于生理、病理、心理变化,上述变化的出现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效果均会造成直接的影响[7-10]。因此,要求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在掌握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情况后,结合其具体情况编制心理护理方案,通过沟通及交流给予患者心理方面的支持、安慰,使其能够有效调整自身心理情绪,保持最佳的心态接受临床治疗[11-13]。同时,护理人员应为患者讲解疾病、手术治疗的相关内容,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基本的认识,然后通过以往成功治愈案例分享的方式,帮助患者树立顺利治疗的自信[14]。疼痛护理的实施,可借助镇痛泵、止痛药物处理,告诉患者用药的重要性、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情况,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是否存在用药不良反应,如果发现异常立即采取对症方法处理[15-18]。此外,应通过动态评估患者疼痛程度,以便及时明确患者疼痛的严重程度合理调整药物剂量/用药方案。而为确保患者的睡眠质量,除了为患者创设安静的病房环境外,每天21点后建议将病房灯光关闭采用地灯,以此防止强光刺激切实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19-20]。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前,2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上述心理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睡眠质量评分、睡眠障碍评分、睡眠时间评分、睡眠效率评分、入睡时间评分、催眠药物评分、日间功能评分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示,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在宫颈癌患者护理中应用,有助于改善患者围手术期睡眠质量、心理情绪。

综上可知,采用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干预于宫颈癌患者中应用,对患者围手术期睡眠质量的影响较大,而且能缓解患者的焦虑心理、抑郁心理。

参考文献

[1]吴颖,陈桂莲,林燕,等.心理护理联合疼痛护理对改善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睡眠质量的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7,38(11):2169-2170.

[2]陈小玉,曾白兰.协同护理对改善宫颈癌患者自护能力的效果[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30(9):1386-1388.

[3]徐璐.宫颈癌护理及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及应用[J].当代医学,2017,23(29):172-174.

[4]刘红燕,戴雨逸.宫颈癌护理及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及应用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2):252-253.

[5]杨大萍.多样性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7,40(3):147-148.

[6]邓超.多样性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7,30(13):140-141.

[7]董青青,张园园.心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不良情绪影响的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5):153-154.

[8]丘丽玉.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宫颈癌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连续型电子期刊),2017,4(21):148-149.

[9]王水侠.浅谈对宫颈癌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对其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9):153-154.

[10]马尘,闫亚娟,何玥.整体护理干预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7,14(9):100-102.

[11]陈惠梅,蒙丽萍,张桂彩,等.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康复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7,39(2):296-299.

[12]马渑霞.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7):3264-3264.

[13]周巍.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宫颈癌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探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8):57-58.

[14]钟慈新.中西医结合护理对宫颈癌患者围术期康复效果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6):161-162.

[15]秦孝林,王自伟.不同麻醉和镇痛方式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8,37(3):58-59.

[16]潘晓巍,纪艳丽,郜庆宇,等.家属同步认知在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中的效果观察[J].癌症进展,2018,16(3):394-397.

[17]张环环.宫颈癌合并梅毒感染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分析[J].皮肤病与性病,2018,40(2):77-78.

[18]蒲琴.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康复的临床效果[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9):186-188.

[19]孙云华,李秀.心理护理联合疼痛护理对宫颈癌患者围术期睡眠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10):1391-1394.

[20]徐霞.疼痛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3):571-572.

猜你喜欢
疼痛护理睡眠质量围手术期
16周太极拳锻炼及停练8周对老年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
芪枣安神汤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疼痛护理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应用效果
情志护理干预配合针刺对急性面瘫患者不良情绪以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外科术后疼痛护理干预的施行意义评价
骶神经阻滞复合全麻行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后疼痛护理体会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疼痛护理管理在肛肠科病房应用后的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