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血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输血治疗的疗效及血红蛋白水平影响评价

2020-07-21 07:47
关键词:血常规血浆液体

石 伟

(内蒙古乌海市乌达区中心医院,内蒙古 乌海 016040)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急症之一,主要因胃、胰胆、食管等病变出血所致,兼具死亡率高以及病情变化快的特征,当患者失血量超过1000ml时可危及生命。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展开输血治疗可及时补充血容量,控制病情,但输血具有一定风险,所以还需掌握输注普通血浆、成分血的区别,以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增加治疗成功率。本文以输注普通血浆为参照,分析了成分血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输血治疗时的疗效及Hb水平影响,内容如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选择2018年9月~2019年11月在我院就诊且接受输血治疗的8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分组,即:对照组(41例)、实验组(41例)。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13例,年龄28~69岁,平均年龄(48.4±5.1)岁,输血量840~1550 ml,平均输血量(1120.7±47.8)ml,胃底静脉曲张血管破裂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3例、胃溃疡22例;实验组:男性27例,女性14例,年龄27~66岁,平均年龄(47.0±3.6)岁,输血量850~1580 ml,平均输血量(1148.4±52.9)ml,胃底静脉曲张血管破裂7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4例、胃溃疡20例。纳入标准:①均经尿常规、血常规以及胃镜检查确诊;②均自愿参与本研究活动。排除标准:①严重精神障碍者;②其他消化系统疾病者;③器官功能障碍者。一般资料方面两组并无显著差异,P>0.05,能够对照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普通血浆):以主治医师开具输血申请单为依据,发放血浆且进行治疗。

实验组(使用成分血):评估患者症状、病史、出血量等,使用成分血治疗;若患者失血量小于20%血容量,不进行输血治疗,仅进行液体补充;若患者失血量大于20%血容量,进行红细胞补充、液体补充;若患者失血量大于40%血容量,进行红细胞补充、冰冻血浆补充、液体补充;若患者失血量大于60%血容量,进行红细胞补充、冰冻血浆补充、液体补充,并实施冷沉淀;若患者失血量大于70%血容量,进行红细胞补充、冰冻血浆补充、液体补充,并实施机采血小板。

全部入选者在输血前1 h、输血后3 h进行血常规检查、凝血常规检查,了解其失血量。

1.3 观察指标

以临床指标为观察指标,评价治疗前后PLT、Hb、HCT水平[1]。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观察数据,临床指标均以(±s)表示,行t检验,P<0.05为有对比价值。

2 结 果

组间PLT、Hb、HCT无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实验组PLT、Hb、H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见表1)。

表1 临床指标对比(±s)

表1 临床指标对比(±s)

注:组间比较(治疗前),a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bP<0.05。

组别 时间 PLT(109/L)Hb(g/L)HCT(%)对照组(n=41) 治疗前42.32±8.18 46.22±1.98 14.63±3.67治疗后63.22±9.69 71.78±2.87 21.22±4.23实验组(n=41) 治疗前42.56±8.29a 46.36±1.86a 14.48±3.53a治疗后70.33±9.98b 74.65±3.22b 24.55±4.76b

3 讨 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多发性消化系统急症,主要表现是便血、血压异常、呕血、黑便、Hb降低等,发病与血小板功能障碍、凝血因子分泌量降低、凝血因子缺乏活性等因素相关,患者可因血容量快速流失而出现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影响正常活动,且当出血量超过1000ml时,容易危及生命安全,加之病情迁延难愈,易反复发作,死亡风险较高,需要早诊断且早诊疗。当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方法主要是行输血治疗,可有效补充流失血容量,而常见液体是普通血浆、葡萄糖、平衡液等,但若是凝血功能障碍者接受常规输血治疗,可提升血纤溶活性[2],发生血小板功能障碍,降低凝血功能,增加出血风险,因此,需要掌握输血治疗的不良反应以及适应症,以便准确判断输血风险,进行合理输血治疗。

本次研究表明,较之普通血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输血治疗期间更适宜于采用成分血,主要表现在实验组PLT(70.33±9.98)109/L、Hb(74.65±3.22)g/L、HCT(24.55±4.7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63.22±9.69)109/L、(71.78±2.87)g/L、(21.22±4.23)%,P<0.05,表明成分血因针对性强、不易发生输血副反应,所以更有助于改善此类患者凝血功能,快速纠正凝血功能障碍[3],发挥止血效果,增强疗效,加之成分血兼具便于运输、保存时间长、纯度高等优势,可节约血液资源,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基于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使用成分血进行输血治疗,更有利于改善其Hb水平,提升疗效,因此建议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血常规血浆液体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液体小“桥”
『液体的压强』知识巩固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解读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液体压强由谁定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血常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你真的了解献血浆是怎么回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