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研究

2020-07-21 07:47姚明环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人性化病房

姚明环

(江苏省苏州市广济医院,江苏 苏州 215137)

作为精神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精神分裂症是一种致残率、复发率均较高的疾病,多发于青壮年人群,对患者日常生活行为与生存质量存在严重影响[1]。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表现为患者思维、感知及意志行为等社会功能方面存在缺陷,当患者内心体验与周围环境难以匹配,使患者逐渐脱离现实。为降低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复发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是十分重要的。本文选取88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措施,现汇报研究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组研究我科室自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88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一组为对照组(n=44),行人性化护理干预一组为观察组(n=44)。对照组(n=44)患者,按性别分,男24例,女20例,年龄22~58岁,平均年龄(33.5±2.4)岁;观察组(n=44)患者,按性别分,男23例,女21例,年龄23~64岁,平均年龄(34.3±3.4)岁。患者基线资料各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4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包括用药指导、体征监测及饮食指导等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

1.2.1 转变服务理念,促进规章制度完善

由护士长带头,积极转变以往服务观念,根据患者病症特殊性,应克服重重困难,消除自身不良的工作情绪,树立人道主义精神,为患者提供细致入微的护理服务,确保患者身体健康。依据国家卫生部门相关规定,结合医院具体实际,基于原有护理制度与规定,充分融入人性化护理,促进规章制度的有效完善。有效修改患者入院须知,完善探视、陪护等相关管理制度,做好护理服务项目及标准的公开。合理调整护理人员的工作流程,使工作职责成为服务重点。同时有效管理护理人员,并将工作任务有效落实于每名护理人员,确保护理服务质量与水平的有效提升。

1.2.2 加强护理人员心理学培训,提供人文关怀服务

患者入院后,多数会因环境陌生而产生恐惧、担忧等心理。为了促进患者情绪疏导,掌握一部分的心理学知识对护理人员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增加护理人员关于心理学方面的培训,让护理人员更为友好、热情的对待患者。患者受病情特殊化影响,加强患者的人文关怀,对加速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护理人员应精心照顾患者,将疾病基础知识、护理流程等内容积极讲解给予患者与家属。增加鼓励性标语的张贴与悬挂,增设绿色植物,让患者充分感受到来自医院的人文关怀。

1.2.3 增加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安抚患者负面情绪

与患者交流时,应该积极又有耐心,结合患者性格、爱好、受教育程度,将病因、诊治方法、护理流程介绍给患者,既加深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又提升临床护理依从性,加速患者早日康复。全面评估患者心理情况,分析患者产生负面情绪的根本原因,按原因给予相应的心理安抚措施。如患者缺乏治疗信心,可将成功案例介绍给患者;如患者担忧社会交往能力,可安排患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1.2.4 创设舒适病房环境,指导患者参与生活技能训练

合理调整病房温度,将湿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定时进行通风,保持病房干净,定期清洁病房,为患者创设舒适病房环境。可张贴图片或壁画在病房与走廊,为美化环境,可增设花篮或绿色植物。组织患者参加劳动,使患者对自己的衣食住行逐步恢复自理能力,根据技能训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3 指标观察

使用社会功能缺陷(SDSS)量表与精神病评定(BPRS)量表对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相关数据,SDSS、BPRS评分均用计量资料(±s)代表,t值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 果

2.1 评估患者SDSS、BPRS评分

对照组患者治疗前SDSS评分、BPRS评分,无异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经治疗,SDSS评分(38.7±2.6)分、BPRS评分(34.6±3.2)分,均高于观察组,P<0.05。

表1 患者SDSS、BPRS评分对比表(±s)

表1 患者SDSS、BPRS评分对比表(±s)

分组n 治疗前 治疗后SDSS BPRS SDSS BPRS对照组44(46.9±3.2)(41.2±3.3)(38.7±2.6)(34.6±3.2)观察组44(47.8±2.6)(40.9±3.8)(33.3±2.2)(22.4±1.5)P P<0.05

3 讨 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多数存在意志减退、行为退缩及主动性缺乏等表现,同时,还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的生活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存在严重不良影响[2]。

人性化护理是将患者作为护理中心,依据患者实际需求,在理解、尊重及满足患者基础上,为患者提供具有人文关怀的护理服务。

量表评估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治疗前SDSS评分、BPRS评分,无异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经治疗,SDSS评分(38.7±2.6)分、BPRS评分(34.6±3.2)分,均高于观察组,P<0.05。

综上所述,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改善了患者病症及社会缺陷情况,康复效果较为确切。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人性化病房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基于人性化的养老建筑设计分析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