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与防范

2020-07-21 07:47
关键词:神经内科手段年龄

王 亭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八四医院,北京 100094)

由于神经内科的患者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来住院,才能够保证疾病的有效恢复,因此,在为此类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当中,许多潜在的风险更加需要得到有效的防范,才能够真正确保患者的安全[1]。而在当前的神经内科患者的护理过程当中,往往有许多的潜在风险没有得到系统性的防范,这就给患者的护理安全埋下了不容小觑的隐患。因此,本研究在本院2019年1月20日~2020年1月20日这段时间内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当中,采用抽签法的原则,随机抽取9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以此来探究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所能够取得的临床效果。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院2019年1月20日~2020年1月20日这段时间内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当中,采用抽签法的原则,随机抽取9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再在此基础上,使用电脑小程序,将其中50%的患者分配到对照组当中,使用常规的护理手段来为其加以干预。而对于剩下50%的患者,则分配到观察组当中,在前者的基础上,加入风险防范护理手段。每组患者的人数都是46人。在观察组的46例患者当中,29例为男性患者,剩下的17例均为女性患者。与此同时,他们当中年龄最低的39岁,年龄最高的80岁,据统计,他们的平均年龄为(52.34±6.87)岁。在对照组的46例患者当中,30例为男性患者,剩下的16例均为女性患者。与此同时,他们当中年龄最低的37岁,年龄最高的78岁,据统计,他们的平均年龄为(53.65±5.78)岁。除此之外,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并不具备显著的临床差异,可以进行统计学上的对比研究,其中p大于0.05。

1.2 研究方法

对于对照组的46例患者,使用常规的护理手段加以干预即可。而对于研究组的46例患者,则在前者的基础上,加入一系列的护理风险防范手段加以干预。首先,对潜在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并且为相关的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使得他们能够将一系列容易出现风险的情况牢记在心并加以预防。其次,采取查房制度,提高查房频率,针对于关键细节,提高关注度。定期加强与病人的沟通,让病房的护理风险能够降到最低[2]。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当中出现护理风险的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3]。

1.4 统计学方法

在研究过程当中,巨细无遗地收集相关的资料。在研究结束之后录入到SPSS 22.0软件当中进行分析。对于组间差异,使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3]。

2 结 果

根据下表一我们可以得知,在观察组当中,出现护理风险的人数仅为2例,

发生护理风险的比例仅为4.35%。而在研究组当中,这一人数高达9例,发生风险的比例为19.57%。两组差异十分显著,其中P<0.05。

表1 两组患者发生护理风险的情况对比分析表

3 讨 论

如果能够在为临床上的神经内科患者进行实际护理的过程当中,提前进行有效的风险防范护理措施,就能够使得相应的风险发生的概率得到显著的降低,从而使得患者的治疗安全性得到显著的提升[3]。

猜你喜欢
神经内科手段年龄
变小的年龄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年龄歧视
算年龄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最不受欢迎的手势语
临机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