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中心理护理结合康复锻炼的应用分析

2020-07-21 07:47高东敏赵雅慧
关键词:分值偏瘫康复

康 佳,高东敏,赵雅慧

(锡林郭勒盟中心医院脑科中心,内蒙古 锡林浩特 026000)

心理护理及康复锻炼等单一护理办法应用在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良好,所以本文研究期间选择处于恢复期的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这两种护理法单一使用、联合应用效果的比较,评价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最佳护理方案[1]。内容包括。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在2017年1月~2019年6月接收的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80例来研究,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组患者40例,其中在观察组中男性患者人数多(22例),女性患者人数少(18例),本组患者平均年龄(60.3±2.7)岁、平均病程(15.9±0.6)天,对照组中男女性人数持平,各20例,患者平均年龄(61.7±2.4)岁、平均病程(16.8±0.9)天,对各组患者以上资料进行比较差异不大,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指导本组患者在康复期间接受康复锻炼,内容包括:在恢复早期时,康复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病情干预效果进行观察,可指导患者进行患者早期身体锻炼。期间注意患者如果感觉身体疼痛,那么立即停止锻炼,若身体无痛苦可继续锻炼。

观察组:本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锻炼(内容、时间同对照组)+心理护理进行康复期护理,其中心理护理方面,要求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治疗期间多关心患者,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亲切的交谈,了解患者对于疾病治疗康复的看法,如果患者心中存在着紧张、焦虑及抑郁等情绪,那么需要利用音乐疗法、心理医生面对面交谈、疾病成功治疗案例宣讲等方法对患者进行情绪疏导,促使患者长时间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接受康复护理。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4个月的康复护理,可采用运动功能评定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焦虑与抑郁自评量表进行护理前后效果的综合评价,前两个量表分值高、后两个量表分值低表示患者康复效果非常好。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5.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s”表示、t检验,P<0.05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护理之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日常活动能力、焦虑、抑郁四项量表评分方面分值不理想且组间数据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四项评分均有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评分趋于合理,数据组间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康复护理后结果比较分析(±s)(分)

表1 两组患者康复护理后结果比较分析(±s)(分)

组别 生活质量评分运动功能评分 焦虑评分抑郁评分观察组(n=40) 45.9±3.6 91.6±5.5 40.2±2.1 38.6±2.6对照组(n=40) 35.8±2.2 77.9±5.6 47.9±1.4 46.3±1.3 t 15.1405 11.0389 19.2953 16.7530 P<0.05

3 讨 论

心理护理为目前临床多科室患者疾病诊疗护理期间常用的护理方法,应用时侧重于把握患者心理状态,并采取有效办法进行不良情绪疏导,由此可以让患者对疾病治疗充满信心,取得较好的治疗结果。联合护理法的效果优于单一利用心理疗法、康复锻炼的应用效果[3]。本文研究时,观察组患者利用了康复锻炼+心理护理法,预后结果非常好,数据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

综上所述,临床进行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康复护理时,要大力进行康复锻炼联合心理护理法的应用与推广。

猜你喜欢
分值偏瘫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芍梅化阴汤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指印特征点编辑差异对档案指印匹配分值影响的实验研究
悄悄告诉你:统计这样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