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急救措施与护理

2020-07-21 07:47万珍珍
关键词:心功能血压心脏

万珍珍,刘 叶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 广州 510000)

心力衰竭指的是因心脏功能异常而诱发的心脏循环障碍症[1],也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到终末期的临床表现,高血压是临床公认的诱发急性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本研究收集了94例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了常规护理与急救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n=94)全部符合WHO提出的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与Framingham心力衰竭诊断标准[3],入组时间2018年4月~2019年11月。传统组47例,男性25例、女性22例;年龄63~85岁,平均年龄(72.69±1.18)岁;心功能分级:II级3例、III级19例、IV级25例。观察组患者的人数与对照组相同,男、女比例是27:20;最小年龄61岁,最年长85岁,平均(73.58±1.47)岁;心功能分级:II级4例、III级17例、IV级26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传统组采用常规护理,不再多做赘述。给予观察组急救护理干预:端坐位,双腿下垂,降低肺动脉高压,减轻肺组织水肿;高流量吸氧6~8L/min,急性肺水肿者20%~50%酒精湿化,使泡沫表面张力降低而破裂,增加气体交换面积;强心;速尿20~40mg iv, 10min内起效,可持续3~4 h,4 h后可重复1次;支气管扩张剂;吗啡3mg iv,10~15min可重复,次数视血压定,总量<15 mg,注意低血压,呼吸抑制副作用;微泵泵入NS50mL+NG10mg将血压控制在(110/140)/(70~80)mmHg。动态监测血压、心率、心律、呼吸等,做好心理安抚。

1.3 观察评定标准

统计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①显效:血压恢复正常;发绀、四肢湿冷、大汗、呼吸困难、肺部湿罗音、烦躁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心功能改善≥2级,或者达到1级。

②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减轻,血压恢复正常,心功能改善1级。

③无效:患者的血压、症状、体征、心功能未见明显好转,甚至病情恶化、死亡。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比较[n(%)]

3 讨 论

高血压是诱发急性心力衰竭的重要因素,尤其是老年患者,长时间处于高血压的状态下,心脏很容易发生重塑,引起心室肥厚、扩张,最终诱发心力衰竭[4]。面对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应果断启动急救干预机制,稳定患者的血压,减轻心脏负荷,保持呼吸通畅,为成功挽救患者生命创造良好条件。

猜你喜欢
心功能血压心脏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最怕啥
了解心脏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