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骋黄河的葫芦队

2020-07-21 05:18姚景强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20年7期
关键词:渡河民兵葫芦

姚景强

留庄,地处河南省济源市南部的黄河北岸,是一个英雄的村庄。抗日战争时期,留庄与周边“杜里”区域内的八个村庄联保联防,组成“杜八联抗日自卫团”,开展游击战争,使这一带成为坚不可摧的“河防堡垒”和“红色小苏区”。解放战争时期,留庄民兵轮战连的“葫芦队”在对敌作战中,更是一支神勇的“水上轻骑”,威震黄河两岸。

其实,葫芦这种涉水工具,原是当地群众往返黄河滩里开荒种地、捕鱼捞虾的水上交通工具。为了增加浮力,往往将三四个葫芦用柳条或藤条连在一起,盘成葫芦舟使用。这种水上漂浮的游泳技能,当地人几乎个个都会。而在战争年代,以葫芦作舟的留庄民兵水上“葫芦队”,却把葫芦当战马,驰骋于黄河南北,英勇杀敌,屡建奇功。至今,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的留庄民兵当年使用过的葫芦舟 ,还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内,那葫芦里装着一个个生动的红色故事。

水上歼敌显神威

1946年8月3日,由太行军区司令员秦基伟直接指挥的“济孟战役”(亦称“八三战役”)打响后,战斗的第一天,留庄民兵奉命配合人民解放军某部二团协同作战,连续摧毁了白坡周围敌人的50多个据点和碉堡,继而向凤凰寨发起猛攻。

入夜,留庄民兵的葫芦队员们怀抱葫芦肩荷枪,脖子上挂着手榴弹顺流而下,在敌正规军赶到之前,就炸毁了几艘敌船,迅速占领了南陈、白坡渡口,切断了敌增援部队的后路。这时,葫芦队又接到了上级送来的一封鸡毛信,信上说有几个国民党的重要官员,要从西滩坐船南逃,要求葫芦队在水上予以截击。

夜色茫茫,葫芦队员们在白坡渡口的水面上警惕地搜索着。忽然,在一个水湾处,他们听到了小船的划水声,他们立即警觉起来,悄悄游向岸边,没等敌人发觉,就冲上了小船。说时迟,那时快,队员们迅速缴了准备逃跑的13个敌人的枪支。经盘查,其中一个是国民党济源县公安局局长,一个是国民党济源县政府秘书。在往坡头镇汤家药铺押送这些匪徒的同时,另有一股残敌溃逃到河边,纷纷争着登船。葫芦队员李庆常、李庆禹和王邦柱等悄悄游近敌船,取下挂在脖子上的手榴弹,向敌人的船舱扔去。这时,敌指挥官发现我葫芦队人少力薄,便指挥敌兵向我葫芦队员疯狂扫射。因敌强我弱,轮战连指导员李传玉暗示李庆禹、李庆才佯装返回,将敌人引开,他和李庆常、张作禹等潜入水中,用刺刀捅开敌船底部,不一会儿,船舱进满了水,敌兵惊慌失措。葫芦队员们目睹敌船沉入河底,心里高兴极了。这时,解放军的两个团和济源、孟县两地民兵也从东、西、北三面压来,把敌人团团包围在黄河边,除打死、淹死者外,活捉敌人140多名,并缴获大量武器弹药。

西滩岛上的战斗

西滩岛位于留庄东南方2.5公里的黄河之中,与洛阳隔河相望。这里,是万里黄河穿越最后一道峡谷小浪底之后形成的一处小岛。岛上多达万亩之余的滩涂,素有“万里黄河第一滩”之称。奔腾的黄河水,其主河道从这里一分为二,围绕着这片灘涂形成南北二水之势。然后,在滩之东端又合二为一,卷起滔滔巨浪,东流入海。这一带,是水陆交错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1946年8月19日傍晚,正在黄河北岸留庄渡口执行巡逻任务的民兵范玉清、蒋宣南和薛平德三人,突然发现国民党军队的5架飞机在空中来回盘旋。不一会儿,也许是飞机迷失方向,便向下滑翔,3架落在黄河西滩,2架落在油坊滩上。见此情况,范玉清立即向连部进行汇报。民兵连长薛平华和武委会主任张烈,听了范玉清的汇报,对于这些突如其来的庞然大物,也不知如何处置是好。他们将情况向区委汇报后,区委立即召开会议研究,决定先派人到岛上侦察后再说。

油坊滩、西滩,都是西滩岛的组成部分。经侦察员渡河登岛侦察,西滩有敌人把守,油坊滩暂未发现敌情。薛连长和张主任商量后决定,趁敌人还未来得及对油坊滩进行防守,先把油坊滩的两架敌机烧了。葫芦队员李庆禹听说后,想起前不久我军攻打凤凰寨时,敌机狂轰滥炸的情形,怒从心中起,主动提出烧敌机。这也正合薛连长之意,就让他和璩成旅带领其他10名葫芦队员,去完成这项任务。

午夜时分,葫芦队员们全副武装,带着引火用的扫帚、麦秸,趁着夜色,从留庄滩头下水,搏涛击浪迅速向油坊滩靠近。大约半个时辰,登上油坊滩后,李庆禹吩咐队员们将葫芦舟掩藏起来,并把队员们分成两组,一组担任掩护任务,一组负责烧毁敌机。烧敌机,说起来容易,干起来难。大家来到敌机跟前一看,立刻傻眼了:这飞机都是硬邦邦的金属壳,烧也烧不着,拆也拆不开。找来找去,也找不到毁坏飞机的门路。大家正在无计可施时,忽听“当啷”一声响。原来是有个葫芦队员搬石头砸飞机发出的声音。这响声惊动了西滩的守敌,敌人立刻用机枪疯狂射击。由于敌人火力太猛,葫芦队员们只好撤退。

首战失利,葫芦队员们一个个又气又急地回到了驻地。薛连长听罢璩成旅和李庆禹的汇报,没说什么。片刻,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第二天晚上,薛连长让几个民兵回村里找来五六个笸箩,然后点上火把放入笸箩中,顺水漂下,以此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借机偷袭油坊滩。此刻,昨天晚上执行火烧敌机任务的12名葫芦队员,再次出征。上岸后,李庆禹悄悄趴到飞机底部,发现了摔毁的油箱还在漏油,他立刻划了根火柴,把扫帚点着放在漏油的地方,顷刻大火冲天而起,飞机淹没在一片火海之中。这时,黄河南岸的机枪、步枪、迫击炮一起打了过来。在黄河北岸,负责掩护的留庄民兵,在薛连长的指挥下,也同时开枪还击,把敌人的火力吸引到北岸。趁此机会,一名葫芦队员朝着另一架飞机的油箱开了一枪,另一名葫芦队员王邦柱则点燃了自制的“燃烧弹”,只听“砰”的一声,飞机燃烧起来,霎时,油坊滩变成了火海,映红了滚滚东流的黄河水。当西滩敌人乘船赶到油坊滩时,敌机已烧成一堆残骸。英勇的葫芦队员早已驾着葫芦舟胜利返回黄河北岸。

1947年年初,盘踞在留庄东部坡头镇上的国民党五十一团和当地土匪卫安生的武装,分别派出一个连,驻扎在西滩岛上,企图阻断留庄民兵和群众的水上交通。为了拔掉这颗钉子,留庄民兵轮战连连长薛平华,决定夜袭西滩岛。

薛平华是在抗日战争的硝烟中成长起来的优秀指挥员。他决定夜袭西滩岛,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出发之前,他对轮战连指导员李传玉和副连长赵荣华说:“夜袭西滩,由你们两位带队。因敌强我弱,我们不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目的,而是要釜底抽薪,夺取他们仓库里的武器弹药和粮食,为我所用。即使遇到意外情况,也要不惜一切代价,炸掉敌人的仓库。这样,就能造成敌人有枪无弹,吃饭无粮的局面。你们登岛之后,咱们的联络员薛平安会与你们联系的。你们要精心准备,随时待命出发。”

6月26日晚上,从留庄民兵轮战连里挑选的30多名葫芦队员,一个个荷枪实弹,怀抱葫芦,来到黄河岸边,等待连长薛平华下达出发命令。此时,只见薛平华在黄河岸边不停地来回踱步,一会儿高举右手试试风向,一会儿借着月光弯下腰向东南方望望黄河的波浪。直到夜晚10点多钟,河面上风浪变小后,薛平华果断下令:“出发!”

即刻,葫芦队员们如离弦之箭,跃入黄河之中。只见他们随着波浪一起一伏,时而避开暗礁,时而冲出漩涡,劈波斩浪,奋力前行。此时,早已潜伏在西滩岛上黄河岸边的联络员薛平安,正不停地用焦急的目光搜索着留庄方向的黄河水面情况。大约40分钟后,葫芦队员们终于游到了岸边。按照事先约定,双方以黄河水鸟声为接头暗号,然后按照作战计划投入战斗。

这次夜袭任务,30 多个葫芦队员共分两组。一组由副连长赵荣华带领,在敌人封锁的河湾里,夺取一条大木船,用于装载敌军仓库里的弹药和粮食;一组由指导员李传玉带领一小部分人,掩护执行袭击仓库的李传忠等人。敌人的仓库在一户农家的东西厢房里,距敌人封锁的停靠木船的河湾不远。今夜站岗值班的两个哨兵,是前不久刚从黄河南岸的孟津抓来的,因事先已被薛平安策反,所以,打开仓库很顺利。与此同时,副连长赵荣华率领的葫芦队员,也神不知鬼不觉地在河湾处俘虏了两个哨兵,并顺利开出了一条大木船。接着,他们就和在仓库等待的葫芦队员们一起,迅速往船上搬运东西。不一会儿,仓库里的东西刚刚装完,从营房到河湾处换岗的哨兵发现人没了,还少了一条船,知道有人偷袭,赶紧鸣枪求援。听到枪声,副连长赵荣华立刻命令摇橹开船,指导员李传玉带领部分葫芦队员边打边撤。当敌人追到岸边时,葫芦队员们早已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这次战斗,共缴获敌人步枪8支,子弹800多发,炮弹5枚,粮食2000余斤,另有1头骡和1条船;俘敌4名,毙伤2名。

草船借箭捞沉船

1947年秋,在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后取得节节胜利的凯歌声中,刘邓大军奉命挺进中原,向大别山进军;陈谢兵团率先长驱直入济源境内关阳、长泉渡口,摆开阵势,准备强渡黄河,开辟豫西根据地。

渡河需要船,而这一带的船只,在敌军溃逃时都被抢劫一空了。我军不得不发动群众赶造船只。与此同时,地处黄河北岸的薛平华也接到上级指示,要在民间广泛搜寻敌军溃逃时是否有个别村民悄悄藏匿船只的信息。

一天,有人向薛平华报告,说连地村有一家地主的船因早早沉于黄河的河底,而没有被敌人发现。薛平华听后很兴奋,就一面派人去打听那艘船沉没的地点,一面组织水性好的民兵葫芦队员前去侦察。

很快弄清沉船情况,那船,沉没在连地上游。那儿水深流缓,但河床狭窄,两岸遥遥相望,即使是南岸国民党守敌的巡逻兵,在北岸这边也隐约可见。尽管薛平华他们悄然无声,但到河岸不久,还是被对岸的国民党守敌发现了。刚开始,敵人只是向这边放冷枪。大概是发现薛平华他们不肯离去而疑神疑鬼,便用机枪向这边扫射。薛平华他们不得不暂时退隐到安全地带。此时,正是黎明时分,薛平华心里急切地想着:大军渡河需要船,这船是非捞不可。但是怎样去打捞它呢?

一个民兵说:“连长,干脆咱去向部队报告,让他们派火力掩护,我们好下河捞船。”“这倒是个办法。”薛平华想了想又说,“咱们还是不去麻烦部队好,现在部队正在做渡河准备,忙得很哩。”怎么办?大家议论纷纷。有人说:“要不然我们夜里捞 。”又有人说:“这几天月亮正好,敌人照样看得见。”也有人不服气地抬杠道:“看得见怕什么?三国的孔明还知道草船借箭,咱就不能学学!”听了同志们的争论,薛平华茅塞顿开,心里有了主意。

这天夜里,夜风习习,繁星点点,波光照人,月光极好。只见薛平华领着几个民兵抬着木排,木排上扎着几个谷草人,悄悄来到河边后,便点亮马灯吊在草人上,而后就把木排推到了河里。木排在流水的冲击下,随着波浪一起一伏,像一叶小舟,缓缓顺水漂流。当薛平华他们做好这一准备工作,还没赶到沉船地点时,对岸的敌人便发现了河里的情况,以为有人在黑夜里偷渡,便不惜子弹向那木排扫射起来。沉船离北岸不远,于是,葫芦队员们便趁此机会迅速潜入河底,开始打捞沉船。由于大家水性好并事先对沉船地点进行了详细侦察,没多长时间,就把沉船打捞上来了。

接着,为了争取时间,薛平华带领葫芦队员连夜拉纤,逆水西行25公里,将船送往关阳渡口,交给了在这里集结的解放军渡河部队。

领渡黄河当先锋

1947年8月下旬,集结在济源西南部黄河北岸的解放军陈谢大军和支前民工,都在紧锣密鼓地做着强渡黄河的准备工作。而盘踞在黄河南岸的国民党部队,凭借黄河天险,也在加紧抢修工事,构筑明碉暗堡,企图以交叉火力封锁渡口。

留庄民兵素有“地上猛虎,水里蛟龙”之称。他们从小在黄河边长大,地理熟,摸水性,尤其善于水上作战。因此,为了配合陈谢大军强渡黄河,上级党组织把给部队水上开路的领渡任务,交给了留庄民兵轮战连。连长薛平华接受任务后,立即挑兵选将,很快组建了两个队:一是以杨清魁、李庆禹为队长、副队长,由30 人组成的葫芦队;二是以蒋忠宽、李庆才为队长、副队长,由90人组成的艄公和水手队。要求大家做好准备,随时听从部队的调遣。

8月22日凌晨,葫芦队员们昂首站立在黄河岸边,整装待发;首批渡河的先头部队指战员分乘60艘大船,严阵以待;90名艄公和水手,各就其位。为了保证强渡成功,我军还在北岸山头部署数十门大炮,炮口直指南岸敌人阵地。打头阵的葫芦队出发之前,队长杨清魁再次对大家强调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是领渡,给先头部队的船只划出一条航线。如中途遇到阻力,我就用手电筒在空中连发三次信号,前线指挥部看到灯光,就会命令炮兵进行火力掩护。”他的话刚说完,陈赓司令员就下达了渡河命令。只见杨队长把手中的小红旗一摆,喊了声“出发”,葫芦队员们就像离弦之箭,纵身跳入汹涌的波涛之中,向南岸游去。可是,刚刚游过黄河中心,就发现一艘敌人的巡逻船向他们开了过来。这时,富有水上作战经验的葫芦队长杨清魁,迅速带领两名葫芦队员钻入水中,潜游到敌船跟前,出其不意地将敌人掀入水中。此刻,南岸之敌也发现了我渡河先头部队的船只,开始用机枪向河里扫射。突然,一颗子弹飞来,射穿了葫芦队副队长李庆禹胸前葫芦舟上的一只葫芦。他身旁的葫芦队员赵章赶紧靠拢过来,大声说道:“李副队长,来,我给你当枪架,快向敌人射击!”李庆禹即刻将机枪腿架在赵章的双肩,向敌碉堡进行射击。南岸守敌遭到还击,从碉堡里射出的子弹更加密集而又猛烈,葫芦队员杜战不幸中弹牺牲。

葫芦队渡河受阻,队长杨清魁立即拿出手电筒向空中发出信号,请求炮兵支援。瞬间,一排排密集的炮弹呼啸着飞向南岸守敌阵地,炮弹的爆炸声震得地动山摇,使敌人遭到重创。他们慌忙向坡头南岸守敌求援,得到的回答却是:“我们这里也发现了共军!”原来,为了配合我军渡河,薛平华除挑选葫芦队员和艄公、水手给部队领渡外,自己还亲率一个排的兵力,悄悄渡河来到坡头南岸,声东击西,牵制这里的敌人,以防他们增援我军渡河部队的正面之敌。在给了敌人一个有力打击之后,薛平华便下达了撤退的命令。等敌人发觉上了当,火速增援关阳渡口南岸之敌时,葫芦队员在我军炮火掩护下,已迅速抢占滩头阵地,我军渡河先头部队也相继下船登陆,占领了有利地形。

接着,葫芦队员们连续奋战,于8月26日胜利完成了护送陈谢大军强渡黄河的任务。为表彰留庄民兵葫芦队英勇顽强的大无畏革命精神,陈谢大军赠送锦旗一面,上书 “河防堡垒”四个大字,并题诗一首:“手拨河水脚蹬浪,腰系葫芦肩荷枪。纵横驰骋黄河上,惊涛骇浪任飞翔。”

葫芦队的后来人

新中国成立后,早在1946年就入了党、并被太岳军区授予“特等民兵战斗英雄”称号的薛平华,担任了留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民兵营教导员。解放了,战争的风云过去了,国家进入了和平建设时期。针对青年民兵的和平麻痹思想,薛平华居安思危,他把留庄39位当年的老葫芦队员,组成一个老民兵排,担负起培养青年民兵的重任。

年复一年,在田间地头,在打麦场上,在过去战斗过的黄河滩上,休息的时候,薛平华和老民兵们,随时向青年民兵讲述老一代民兵葫芦队员英勇顽强、不怕流血牺牲的战斗故事,传播老民兵的硬骨头精神。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民兵手里都有枪,为了发扬老一代民兵在战争年代一手拿锄,一手拿枪的光荣传统,薛平华还利用民兵们到黄河西滩岛种地往返渡河的机会,锻炼他们武装泅渡技能。劳动间隙,则是利用不同地形和参照物,进行射击训练。薛平华就是这样,从点滴抓起,劳武结合,教育民兵常备不懈,时刻保持高度警惕。1964年7月10日,原中共中央中南局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军区授予留庄“英雄民兵营”光荣称号。留庄,一跃成为中南地区民兵战线的红旗。1978年,武汉军区司令员杨得志看了留庄民兵的军事表演后说:“留庄民兵稍加训练,就可打仗。”当年年底,从留庄入伍的四位老葫芦队员的后代,1979年2月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个个立功受奖。

如今,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随着民兵武器和渡河器材的现代化,也不知葫芦舟在未来战争中还用不用得上。但是,留庄民兵老葫芦队员的后代们,却依然对葫芦情有独钟。他们在村里通往小浪底水庫几百米长的大道两旁,种上葫芦搭起架,若行其下,犹如穿越时间隧道,仿佛看到葫芦,就看到了当年老葫芦队员的风采。为了传承红色文化,村里建起了“留庄英雄民兵营展览馆”,成立了少年军校,老英雄薛平华家里,其子女还办起了“薛平华家庭革命传统教育展馆”。留庄新一代民兵从小生活在红色文化的氛围里,老民兵葫芦队的光荣传统,正在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本文图片均由“薛平华家庭革命传统教育展馆”提供)

猜你喜欢
渡河民兵葫芦
“葫芦镇”上喜事多
写意葫芦
国有企业民兵武装工作探讨
众猴渡河
南炮台女民兵:无悔青春献海防
善为『竹筏』巧『渡河』——谈过渡在议论文中的运用
宝葫芦
飒爽英姿女民兵
四渡河大桥:划过天际的最美“彩虹”
贾人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