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2020-07-21 08:13张成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24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核心素养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社会、学校对体育的态度有所改观,体育不再是“副科”,相反体育学科的地位在不断上升。当前小学体育学科的教材内容也日趋丰富,要让学生具备体育学科素养,让其将体育运动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体育教师就必须要熟悉改版后的体育教材,并从当前的教学现状出发,转变体育课的教学思维,优化体育教学方式。本文主要基于现有的小学体育学科教学经验,从小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出发,简述当前小学体育学科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以期为其他学者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小学;体育;核心素养

一、小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

第一,健康意识。所谓的健康意识并不是单纯上的身体健康,同时还有心理健康。小学体育学科主要是围绕着各类体育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习,让学生重视自身的身体健康,并学会用体育活动去强化自己的体能。同时小学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传达体育精神,让学生具备竞技意识,敢闯敢拼,不排斥体育活动,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第二,体育技能。所谓的体育技能就是自我锻炼的能力。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会接触到各类体育运动,比如田径、拔河、接力跑等。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体能,符合自己兴趣的体育运动。第三,身体素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一直是小学体育课的教学目标,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身体素质依旧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

二、小学体育学科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落后

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推行多年,但是仍有部分体育教师还保留着传统的教育理念,将体育课堂当作是学习课间操的场所。首先,部分体育教师没有重视体育教材,甚至很多教师都没有按照体育教材上的教学内容去讲课,在体育课堂主要让学生练习课间操,以至于学生缺乏系统性的体育思维。小学低年级的体育教学内容比较简单,主要涉及到报数、纵队、横队等基础性的训练,小学高年级的体育课程主要涉及武术、田径、投掷实心球等运动,但是如果在小学基础阶段,教师没有给学生进行系统性的体育训练,不利于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其次,现代教学观念强调让学生参与,但是由于体育课程会涉及到体育器材的运用,再加上学生活动范围大,不利于教师监管,因此为了避免出现安全问题,教师就压缩了学生自主训练的空间。比如在学习“前滚翻两腿交叉转体180度成蹲立”时,教师演示的较多,学生的训练的比较少。

(二)教学方式单一

小学体育课还是采用教师示范,学生学习的体育教学方式。比如在学习“向后掷实心球”时,首先,教师先给学生讲解“什么是实心球”“实心球与其他球的区别是什么”“实心球的投掷技巧是什么”。帮助学生认识并了解实心球。其次,教师在课堂上演示如何向投掷实心球,并让学生进行无实物训练,并纠正学生的动作。最后,给学生讲解投掷实心球时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有哪些,并监督学生的学习成果。体育课是灵活性较强的课程,这种单一的体育教学方式会让学生感觉不到体育课的乐趣,不仅降低体育课的课堂效益,同时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其次,现阶段很多小学生都有体育特征,单一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没有发挥的空间,无法满足所有学生对体育教学的需求,进而部分学生就会懈怠,不利于教师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三、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策略

(一)合理安排体育课内容

首先,教师要让小学生意识到体育学习的重要性。通过体育学习不仅可以学习体育技能,更重要的是可以调节自己的身体,放松身心,为日后的成长奠定基础。其次,体育教师要将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融入到课程之中。比如在学习《武术的基本功:正踢腿》时,教师不能只教授学生踢腿的动作技巧,同时还要告诉学习武术的作用以及在正踢腿时锻炼的是身体的哪一个部位,在正踢腿时怎样避免拉伤问题,同时在踢腿之后如何进行腿部放松。通过给学生更细致的讲解教学内容,让学生可以更深层的了解体育,进而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在课下自主锻炼,自主学习体育。

(二)丰富教学方式

首先,体育教学也可以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将体育课程视频化、丰富化。尤其是部分小学生崇拜体育明星,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播放体育明星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体育教学主要是以室外教学为主,但是还有部分理论教学需要在课堂中学习。比如在学习《体育课课堂常规》、《怎么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等课程时,都需要在室内学习。对于此类课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相关的课程视频,或者让学生来讲解自己的学习经验。尤其是有部分学生学习过舞蹈,体态比较好,可以让这部分学生分享“如何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其次,要采用游戏话的教学方式。小学体育课的训练强度比较小,尤其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体育课以活动为主,技能训练比较少。几乎每一学习章节后面都会有相关的游戏。体育教师可以通过教材中的游戏帮助学生掌握体育技能,同时还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给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空间,让学生自己选择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四、结束语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日常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不仅要研读体育教材,更要丰富体育教学方式,让体育教学更具有灵活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潜移默化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谢艳平.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 西部素质教育, 2019(21):23-23.

[2]赵玉华. 小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初探[J]. 软件:电子版, 2018, 000(008):144-144.

[3]黃小华. 小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渗透教学思路[J]. 新课程(综合版), 2018(7):32-33.

[4]赵静霞. 浅析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 读写算, 2018, 000(008):40-40.

张成  武汉市光谷第五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核心素养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