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发热性感染采用药物综合治疗的效果

2020-07-22 10:32居马百克哈山詹爱琴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3期
关键词:乙肝患者肝功能研究组

居马百克·哈山,詹爱琴

(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我院于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90例乙肝患者资料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表现出的发热症状与无发热情况分为两组。其中伴有发热症状组的患者为研究组47例;无发热症状组的患者为对照组4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药物综合治疗。以上两组患者均在征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签署治疗同意书、症状突出符合WHO乙肝临床症状标准、研究组患者体温>38°、患者遵从医嘱积极配合治疗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情况、生命体征稳定无需采取急救措施管理后纳入本次研究。其中对照组男28例、女15例;患者病程2~7年、平均4.3±1.9年。研究组男31例、女16例;患者病程1~13年、平均5.2±1.7年。两组患者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两组患者间具可比性。

1.2 方法

以上两组乙肝患者均采用药物综合保肝治疗。治疗药物主要包含:异甘草酸镁、还原性谷胱甘肽、抗生素、三磷酸腺苷、维生素C、苦黄等。治疗期间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酌情增减药物使用剂量;对发热情况严重患者采取物理降温管理;护理人员密切关注患者症状;调节患者心态;合理安排患者饮食并提供营养支持。

1.3 观察指标

将比较两组乙肝患者接受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差异与肝功能受损程度。肝功能受损程度按Child-Pugh分级标准进行比较,共计包含5项评价标准,共计15分、每项标准为1~3分、以最终得分结果越高表明患者肝功能受损程度越严重。可将其划分为A/B/C三级。A级得分范围为5~6分、B级得分范围为7~9分、C级得分范围为10~15分。主要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功能指标包含:LN、HA、PCⅢ、Ⅳ-C。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 果

研究组患者的肝功能受损程度要比对照组患者更为严重,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均出现明显降低,以上两组患者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差异(±s)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差异(±s)

LN(ng/mL) HA(ng/mL) PCⅢ(ng/mL) Ⅳ-C(ng/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3 28 12 3 236.4±62.3 166.2±41.5 273.5±81.4 158.2±33.4 269.4±76.2 171.4±32.7 191.8±47.9 131.2±26.4研究组 47 19 21 7 267.2±61.9 211.6±53.8 315.2±86.7 212.7±52.1 299.7±84.2 228.9±51.9 214.3±52.4 168.9±31.5组别 n A级(n)B级(n)C级(n)

3 讨 论

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发的传染性疾病。患者通常表现出乏力、发热、食欲不振、恶心等不良症状。由于该疾病具有一定传播性,因此在对乙肝患者采取相应治疗时应对患者进行心理开导与健康预后宣传。而笔者本次研究的目的在于表明采用药物综合治疗乙肝合并发热性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其结果表明为,研究组患者的肝功能受损程度要比对照组患者更为严重,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均出现明显降低,以上两组患者的结果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乙肝合并发热性感染具有加剧患者肝功能受损程度的危害,采用药物综合治疗能够有效治疗患者的病理症状。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关注以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猜你喜欢
乙肝患者肝功能研究组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辛永宁:慢性乙肝患者随访复查的那些事儿
乙肝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获益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慢性乙肝患者HBV-DNA、HBeAg及肝功能的关系分析
B[a]P和DDT亚急性联合暴露对小鼠肝功能酶ALT、AST和γ-GT的影响及作用形式
乙肝患者HBV载量与IgA,IgG,IgM及C3,C4相关性研究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致肝功能损害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