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预防血液透析凝血和提高护理满意度的临床观察研究

2020-07-22 05:37李冠珍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8期
关键词:透析器纤溶肝素

李冠珍

(泰安市第四人民医院,山东 泰安 271000)

临床上在对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治疗时,血液透析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主要指的是通过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将患者体内的毒物及代谢废物清除,对血液进行净化,从而挽救患者生命[1]。但是在血液透析治疗中,容易出现诸多并发症,其中透析器凝血是比较严重的一种并发症,不仅会导致透析材料的浪费和患者血液的丢失,使患者经济负担增加,还会加重患者精神和心理负担,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2-3]。因此,本文对全面护理干预运用在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血液透析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编号的奇偶数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5例。观察组年龄25~73岁,平均(48.6±10.6)岁,其中19例为女性、26例为男性,疾病类型:4例为梗阻性肾病、5例为多 囊肾、10例为糖尿病肾病、12例为高血压肾病、13例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对照组年龄27~74岁,平均(48.8±10.7)岁,其中18例为女性、27例为男性,疾病类型:3例为梗阻性肾病、4例为多囊肾、11例为糖尿病肾病、11例为高血压肾病、16例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入选标准:①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②患者或家属知情,且签署同意书;③血清钙离子水平>1.0 mmol/L,且近期没有运用过抗凝药物。排除标准:①不配合治疗者;②合并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者;③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或代谢性碱中毒者;④严重意识障碍或精神异常者。两组患者的疾病类型、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即透析前,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仪器正常,然后透析期间,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变化进行密切观察,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师,预防不良事件。

1.2.2 观察组:观察组则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包括以下几点:

1.2.2.1 透析前护理。①心理干预。大部分血液透析患者的病程较长,患者因为担心自身病情,容易产生紧张、焦虑以及恐惧等不良情绪,增加精神和心理负担。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耐心倾听患者主诉,对患者内心的真实想法进行了解,指导患者通过正确途径宣泄不良情绪,并且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护理人员要及时解答,告知家属多关心和鼓励患者,给予患者家庭和社会支持,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②身体评估。透析前,全面评估患者的心率、血压等指标,对水电解质紊乱和贫血进行纠正,待身体各项指标稳定后,再行血液透析治疗。

1.2.2.2 透析中护理。①穿刺护理。穿刺时,要合理选择穿刺部位,操作的过程中,要坚持无菌原则,动作尽量轻柔,使患者的疼痛减轻,并且对穿刺部位进行密切观察,一旦发现渗血、渗液情况,应该及时处理;②对患者的心率、血压等体征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对透析设备中的管道进行检查,查看有无打折、弯曲以及脱落等情况,对患者的血流量和血路压力进行观察,并且与患者保持沟通,确保透析液的流量、浓度以及温度等保持合适;③保持导管引流通畅,结束透析后要运用正压封管,认真消毒导管口,及时对肝素帽进行更换,并且运用无菌纱布对导管口进行封闭固定。同时,查看有无红肿、发热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更换无菌敷料,并且对血样本进行采集,根据药敏实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1.2.2.3 透析后护理。治疗结束后,要对穿刺部位进行彻底止血,观察患者有无低血压、心律失常等情况,并且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坚持少量多餐的基本原则,对水的摄入量进行限制,在搭配食物方面,坚持富含蛋白质、低脂以及低盐的基本原则,进食后及时漱口,使口腔保持清洁。

1.2.2.4 预防管路凝血护理。①高凝血患者护理。透析前,要测定患者的凝血功能,对肝素量进行计算,并且对患者管路及透析器中血液颜色和静脉压力变化进行密切观察,一旦发现异常,立刻告知医师处理;②肝素不足护理。对肝素推注量进行计算,必要的情况下,应该适当追加肝素量,并且上机后坚持“三查七对”的 基本原则,使管路凝血隐患消除;③血流量不足护理。对于深静脉置管患者,透析前,如果导管引流不畅,先对患者的体位进行调整,如果没有改善则可能为血栓形成,定期运用尿激酶进行封管,待回抽顺畅后再上机。

1.3 观察指标

1.3.1 凝血功能指标:分别于干预前后采集患者静脉血,运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对凝血功能指标进行测定,包括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原时间(PT)以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

1.3.2 凝血事件发生率:通过观察透析器凝血情况将其分为四个级别:①0度。透析器和管路没有出现凝血;②Ⅰ度。透析器的纤维丝凝血<10%;③Ⅱ度。透析器的纤维丝凝血为10%~50%;④Ⅲ度。透析器的纤维丝凝血>50%,且跨膜压和静脉压升高明显[3]。

1.3.3 患者满意度:运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的满意情况进行评价,总分为100分,其中>80分为满意,60~80分为基本满意,<60分为不满意。

1.3.4 纤溶功能:运用ELISA法检测患者的纤溶功能,包括组织纤维酶原激活物(t-PA)、纤维蛋白原(Fbg)以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数据由SPSS16.0软件分析,其中计量和计数资料分别行t和χ2检验,以P<0.05表示有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凝血功能改善情况比较:两组干预前的凝血功能比较无区别(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aPTT、PT以及Fbg水平均改善明显,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凝血功能对比(±s)

表1 两组凝血功能对比(±s)

2.2 两组凝血事件发生情况对比: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凝血事件发生率低,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凝血事件比较[n(%)]

2.3 两组纤溶功能改善比较: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t-PA、Fbg水平均较高,且D-二聚体水平低,组间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纤溶功能对比(±s)

表3 两组纤溶功能对比(±s)

2.4 两组患者满意情况对比:观察组3例不满意、9例基本满意、33例满意,满意度为93.33%,而对照组10例不满意、20例基本满意、15例满意,满意度为77.78%,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血液透析治疗的过程中,凝血是发生率较高的一种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复杂,与以下几点有关:①血管通路不良。容易降低血液流动性,使其长时间停留在仪器中,从而对管路造成堵塞[4];②抗凝药物的剂量不足。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时,因为吸附剂表面比较粗糙,表面积大于透析膜,增加了与血液的接触面积,所以也应该增加肝素剂量;③在串联治疗中,血流量慢于单纯透析,通常血流量应该<200 mL/min[5-6]。预见性护理干预主要指的是在全面掌握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将临床经验作为基本依据,对治疗期间患者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且再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预防性护理措施,使意外事件的发生率降低,从而提高护理质量的一种护理模式[7-8]。在预见性护理中,通过给予患者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能够掌握患者心理状态,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干预,使患者的负面情绪减轻,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9-10]。同时,透析期间,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查看患者的血液颜色、跨膜压以及静脉压等有无异常,并且妥善固定导管,使其保持通畅,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师,采取有效处理措施,预防不良事件[11-12]。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凝血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的28.89%,这一结果与成述凤[13]、黎英[14]研究报道一致,说明预防性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凝血事件发生率。同时,在本次研究中,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纤溶功能和凝血功能改善明显,且患者满意度高,这一结果与王朵红[15]等研究报道一致。

综上所述,临床上给予血液透析患者预防性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改善凝血功能,预防凝血事件,还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透析器纤溶肝素
地鳖纤溶蛋白口服时间/pH依赖结肠靶向微囊的开发及评价
纤维蛋白原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术后出血患者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应用价值
改良式冲洗法与不停泵回血法对血液透析管路冲洗效果及透析器使用状况的影响*
1例被误诊为急性左心衰竭的聚酰胺合成膜透析器反应病人的护理
系统化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管路和透析器凝血的影响
血液透析机密闭式排除血液管路及透析器内液体的研究和临床应用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后继发纤溶亢进1例并文献复习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骨折患者术前凝血及纤溶功能对术后血栓栓塞症的风险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