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新媒体,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2020-07-22 02:08全国政协委员王黎光
中国音乐 2020年4期
关键词:弘扬乡镇传统

全国政协委员王黎光

当今社会,短视频等新兴媒体的影响越来越大,新媒体发展是大势所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建议,充分利用好新媒体平台,可以更好地把握住时代主动权,凝聚社会共识,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基层文化艺术人才助力。

过去一年,王黎光先后在北京、广西、贵州等地进行了调研,走访了快手、抖音、新华社等新媒体,深刻感受到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他认为,“短视频+直播”的传播方式与文字、器物等传统方式相比,更加自由、主动和灵活,在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具有天然的积极优势,“现代人已经习惯碎片化方式接受文化,新媒体最大的特点是抓住部头传统文化作品的核心,并以碎片化的形式传播。”

疫情期间,王黎光创作了交响合唱作品《天使告诉我》。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部没有明星的古典艺术风格作品,在各个新媒体平台的点击量超过了2.1亿多次。刚得知这个数据时,他不太相信,直到平台方的后台技术人员向他提供了评论内容——900多万的评论,没有一条的是负面的,这令他无限感慨:“在疫情这一特殊事件中,作品和大家产生了共情,所以有这样的传播量。”

当前大众对文化艺术的需求相当大一部分诉诸新媒体平台,但在引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过程中,自下而上较难推动。因此,王黎光建议政府相关部门给予新媒体平台各类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官方机构出口,让新媒体有更多机会拥抱传统文化、创新传统文化。他说:“娱乐是人人喜欢并能驾驭的生活形态,艺术是人人喜欢但不是人人能驾驭的生活追求,从生活形态到生活追求,就要求文化传承的手段创新,把人们的审美情趣融入到生活形态中,同时把审美标准升华为生活追求。”

在王黎光看来,新媒体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层级扁平化的特点,在培养基层文化艺术人才方面,有很大优势。他认为,当前乡村乡镇这一级别的文化传承人,不太可能迈进高等艺术院校的殿堂,“我们可以利用直播课堂等形式开展线上美育教育、文化艺术教学,为各地文化馆站进行师资培训。通过互联网赋能,让更多的乡镇县级文化馆站了解、运用互联网并在其中受益,提升其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他认为,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最为重要,用适应当地文化的方式进行高水平应用型的教育,从而培养乡村乡镇一级的文化工匠,进而更多地引领人民群众对传统文化产生共鸣和共识。

猜你喜欢
弘扬乡镇传统
弘扬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党委重视 人大尽责 乡镇人大立出新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