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胆结石的疗效比较

2020-07-23 09:05白代新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3期
关键词:胆结石胆囊炎胆囊

白代新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120例患胆囊炎、胆结石患者资料作为本次研究的探析对象。按照双色球排序法将其12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采用不同治疗方式进行管理,各60例。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管理的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管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以上两组患者均在知情自愿签署治疗同意书、自主意识清晰、沟通无碍、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情况与传染性疾病并征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纳入本次研究。其中研究组男32例、女28例;患者年龄38~74岁、平均42.7±3.6岁。对照组男30例、女30例;患者年龄41~76岁、平均44.2±3.3岁。根据以上两组患者资料比较结果表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两组患者间具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切除术进行治疗管理。主要步骤包含:患者置于手术台后进行头高脚底的仰卧位调节并根据患者体质指数进行全身麻醉与消毒;在对患者建立器官插管后在患者脐下缘处取约合1 cm长度的切口;对患者建立二氧化碳气腹,气腹压力控制在10~12 mmHg;于患者腋前线交汇肋弓下缘、韧带右侧穿刺点进行成功穿刺后将腹腔镜置入其中;通过实际的探查结果后对病症部位组织进行切除并进行有效的止血缝合包扎。

对照组患者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管理。主要步骤包含:对患者进行平卧体位调节、麻醉消毒后沿患者腹直肌取约合5~8 cm的切口;并逐层分离患者腹腔,待查找到胆囊以充分暴露病灶野后将胆囊动脉进行分离并结扎胆囊管,由胆囊底部进行潜心分离并最终确认为胆囊动脉后进行切除;采用电凝止血的方式后对创口给予逐层缝合。

1.3 观察指标

将记录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式下发生不良并发症几率、术中出血量情况、住院留管时间以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两组患者间的计数资料差异以百分数(%)与(±s)表示,两组患者例数以字母(n)代替,并对结果进行t检验,当以结果差异为P<0.05时表明具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以上两组患者均在接受不同方式治疗管理后,研究组患者抑制不良并发症几率、术中出血量情况、住院留管时间以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比对照组患者优秀。其结果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差异见表1。

3 讨 论

伴随着我国经济全面发展、以邓小平提倡的小

康社会理念思想驱动下,我国医疗卫生健康事业的不断进步。而临床对治疗胆囊炎、胆结石患者采用的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存在着创面大、康复期长、容易滋生不良并发症的劣势,一直以来都饱受争议。因此,如何更具安全性、有效性、使得创口美观的治疗术法是笔者本次的探析重点。从本次探析的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切除术治疗管理后,抑制不良并发症几率、术中出血量情况、住院留管时间以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比对照组患者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优秀。其结果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

表1 不同治疗方式对治疗胆囊炎、胆结石患者的疗效差异(±s)

表1 不同治疗方式对治疗胆囊炎、胆结石患者的疗效差异(±s)

组别 n 滋生不良并发症例/率(%) 术中出血量(mL) 住院留管时间(d) 术后肛门排气时间(min)对照组 60 16/26.6 67.2±12.1 12.3±1.5 36.8±5.7研究组 60 4/6.6 42.2±9.3 5.8±1.2 24.2±5.1 P P<0.05

综上所述:采用具安全性、有效性、创口美观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治疗胆囊炎、胆结石患者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胆结石胆囊炎胆囊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哪些人易得胆结石?得了胆结石该怎么吃?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