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研究

2020-07-23 09:00黄海婷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3期
关键词:骨科人性化实验组

黄海婷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骨科护理工作在目前临床上属于护理工作难点[1],这是由于大多数骨骼疾病患者的疼痛感较强,导致免疫系统功能降低,对患者身体和心理都会造成影响,不利于患者恢复,近几年临床大量研究如何缓解骨科患者的疼痛,已经初见成效[2]。本次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骨科患者疼痛的效果,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实验2018年1月~2019年3月我院骨科数据库进行筛选,纳入其中92例患者作为实验样本开展研究,将所有患者进行随机两组均分后记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单组样本量设置为46。其中对照组患者的性别数据记录为(男:24例;女:22例),年龄22~63岁,平均(48.2±3.9)岁;实验组患者男女性别比为(25:21=54.35%:45.65%),患者年龄25~67岁,平均(47.9±4.2)岁。其中包含58例四肢骨折、34例脊柱骨折。

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均不患有其他全身性疾病或相关器质性疾病,可耐受本次实验中各项操作以及后续随访,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未见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方案配合患者康复,包括:基础护理、病房护理等。

实验组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方法如下:

首先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通过观察其疼痛时的主要症状和反应,告知患者疼痛程度如何评分,让其从1~10分中评估出最接近疼痛的分值,根据分值来对患者给予针对性疼痛处理。对于轻微疼痛的患者,指导其进行深呼吸或腹式呼吸以缓解疼痛,而疼痛比较严重的患者可以配合呼吸加上药物镇痛护理,咳嗽前将伤口按住以避免对创口造成牵拉疼痛。

给予患者早期康复训练指导,根据不同情况制定相应训练计划,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指导,切忌操之过急。

1.3 评价标准

应用本院自制表格对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记录和对比。采用VAS评分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分,满分为10分,分值和疼痛程度成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所有实验数据由我院统计学工作人员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统计软件选择SPSS 22.00,将P<0.05作为统计学意义存在界限,实验中计量资料(%)选择x2检验,计数资料(均数±标准差)选择t值检验,结果由同组检验人员进行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对比

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对照组患者各时间点疼痛评分高于实验组,即实验组患者疼痛感更轻,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对比(分,±s)

表1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对比(分,±s)

组别 术后4小时 术后24小时 术后48小时对照组(n=46) 6.23±1.54 5.48±1.36 3.56±1.03实验组(n=46) 6.11±1.47 4.01±1.12 1.32±0.87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 论

人性化护理是在基础护理的同时,对患者给予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康复训练指导等,使患者生理和心理均得到恢复,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疼痛知识,可以对其疼痛原因进行准确判断,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才能给予针对性疼痛护理[3]。

同时,还需要护理人员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耐心,在患者情绪比较激动时耐心安慰和指导,以舒缓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积极配合相应操作[4]。

综上所述,对于骨科疼痛患者应给予人性化护理,有助于对其疼痛进行缓解,对患者预后有积极性作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护理满意度也得到提高,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具有良好的应用意义。

猜你喜欢
骨科人性化实验组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包装色彩人性化设计观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