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基础护理服务对提高优质护理质量的效果观察

2020-07-23 08:59左丽丽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3期
关键词:科室基础常规

左丽丽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医护实训中心,河北 沧州 061000)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保健意识的增强,对临床护理服务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所以在临床护理实际工作中,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开始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以此来改善临床护理质量[1]。而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的关键就在于基础护理服务的优化[2]。对此,本文以102例住院患者为观察主体,特此研究分析了优质护理质量提高过程中完善基础护理服务的作用,以供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选取2018年08月~2019年08月收治的102例住院患者。均知情同意且自愿参与,已经签署过同意书;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可主动配合、正常交流。排除精神异常或认知障碍、脏器功能不全或多系统障碍、非自愿参与的患者。根据患者入院就诊单双号,予以对照研究,其中就诊单号纳入常规组;就诊双号纳入研究组。各51例。研究组包括男27例,女24例,年龄18~75岁,平均(49.5±24.3)岁;常规组包括男28例,女23例,年龄19~77岁,平均(49.9±23.6)岁。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性、一致性良好,可用于分组对比。

1.2 方法

常规组51例行常规基础护理,密切监测患者体征,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对症处理。而研究组51例则在常规基础护理之上予以不断完善,具体为(1)护理管理体系的完善。优化排班,实施弹性排班制度,根据班次的特殊性,对护士进行合理安排,让现有的资源得到充分发挥,要求每个科室的带班人员必须具备十分丰富的临床经验,进而确保科室护理质量。(2)加强护士专业操作能力的培训以及专业素养的培养。对于在岗护士,对其进行定期专业培训,安排临床经验比较丰富、工作年限较长的护士,对工龄较低、新入科的护士进行现场教学,教学之后需进行定期技术考核,将考核结果与薪酬挂钩,激发护士的主动性、积极性,促使其能够切实掌握专业操作技巧。(3)让护士积极转变工作理念。现阶段临床实际护理工作中,要让护士清楚的了解到科室所存在的问题,进而对科室护理服务质量进行不断的完善;医院为护士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让护士定期去学习最新的技术,丰富其自身经验。(4)加强细节管理。对护理质量标准、护理管理手册进行重新修订,完善其中的不足之处,让护士清楚明白的了解到夯实基础护理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临床意义。(5)加强质量考核。在第一时间,护士长应当突击检查,加强督促,立即纠正优质护理之中的不足,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对病房进行分管,24 h安排护士轮值,做到高效监控,每周进行1次探讨会,在会上大家畅所欲言,讨论分析临床实际护理之中的不足或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或看法。(6)完善日程图。根据患者需求、医护人员工作职责,对护理流程图不断完善,流程图中需明确的说明护士具体工作内容,将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详细标注清楚,保证每个环节无遗漏。(7)健康教育。以患者教育水平、日常习惯,遵循个体化差异原则,针对性指导住院患者,耐心解疑答惑,主动了解并在最大程度上满足患者的需求。

1.3 观察指标

以百分制量表评估两组护理质量,主要包括护理安全、基础护理、护理文书、病房管理等4个方面,分值越高,护理质量越高。同时以满意度调查表统计患者满意度,满分100分,85分及以上为满意,84分及以下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汇总并分析观察主体的研究数据,并利用SPSS 22.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百分比资料以[n(%)]描述,行x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描述,行t检验。当P值低于0.05时,说明存在较高的检验价值。

2 结 果

2.1 研究组与常规组护理质量对比(见表1)

表1 研究组与常规组护理质量对比(±s)

表1 研究组与常规组护理质量对比(±s)

小组 病例 护理安全 基础护理 护理文书 病房管理研究组 51 96.4±1.8 98.6±1.7 96.8±2.5 95.8±0.6常规组 51 72.5±3.3 80.5±2.5 80.3±2.7 76.4±0.8 t - 23.262 11.228 30.660 21.502 P - <0.05 <0.05 <0.05 <0.05

2.2 研究组与常规组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4 8 例满意9 4.1 2%;常规组4 0 例满意7 8.4 3%;两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70,P<0.05)。

3 讨 论

在临床护理中,基础护理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实际工作中,通常存在诸多问题,比如(1)专业能力不佳,难以满足患者要求,导致患者不满;(2)护理服务态度不够亲切,尤其是新入职的护士,还有些护士消极怠工,故而难以控制自我情绪;(3)有些护士与医师配合不佳,影响患者诊断、治疗,最终导致护理质量水平降低[3]。常规基础护理期间,护士的护理方式欠缺,所以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偏低。此次研究通过基础护理服务完善之后,结果研究组满意度、护理质量更高,与常规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善基础护理可以弥补常规基础护理的不足,同时加强培养护士职业素质,让护士以诚恳的态度、高效优质的护理方式对待患者。定期培训、技术考核,让护士加强自我认识,明白自身的不足,并督促其不断完善,同时辅以精神奖励或物质奖励等措施,激发护士积极主动性[4]。另外,要求护士掌握交流技巧,根据患者个体化差异进行针对性、个性化的沟通,切实提高优质护理质量。

猜你喜欢
科室基础常规
“不等式”基础巩固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整式”基础巩固
常规之外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爱紧张的猫大夫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别受限于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