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阿托伐他汀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0-07-23 08:52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3期
关键词:阿托胆固醇缺血性

李 刚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连云港 222500)

本文就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阿托伐他汀的应用价值做出相关研究,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邮编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接诊的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其中常规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0~72岁,中位年龄60岁;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1~73岁,中位年龄61岁,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显著性差异,可比较。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的相关诊断标准进行确诊[1]。

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功能障碍者;(2)出血性脑卒中。

1.2 相关药物

阿托伐他汀(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J20070061)。

1.3 具体方法

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性处理,低脂饮食干预、抗血小板聚集、降颅压、控制血压、减轻脑水肿以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2]。

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阿托伐他汀药物进行治疗,口服,每天20 mg。60例患者均连续接受2周治疗。

1.4 对比方法

患者接受治疗后,晨起时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同时对患者的血脂水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记录。

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 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蛋白胆固醇(LDL-C)。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功能神经缺损评分量表评定患者治疗前后。

治疗总有效率:根据患者神经缺损恢复程度将其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疗效总有效率等于显效加有效。

1.5 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对60例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比较分析

观察组患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蛋白胆固醇水平均优异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比较分析(±s)

表1 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比较分析(±s)

组别 例数 TC TG LDL-C HDL-C常规组 30 4.7±0.6 3.9±1.2 3.1±0.7 1.9±0.5观察组 30 3.6±0.5 2.2±0.3 2.3±0.6 2.4±0.4 P -- <0.05 <0.05 <0.05 <0.05

2.2 患者治疗后神经缺损评分比较

治疗后常规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6.6±2.4)分,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1.5±2.6)分,观察组评分明显优异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显效8例+有效16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显效12例+有效17例),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结 论

脑卒中是“脑中风”的学名,该疾病是导致残障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我国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饮食结构的变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病几率在不断上升,不仅给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带来了影响,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负担。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各项数据均明显优异于常规组患者,其主要原因为阿托伐他汀能够抑制胆固醇合成,从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3]。

综上所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阿托伐他汀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积极推广。

猜你喜欢
阿托胆固醇缺血性
谈谈胆固醇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上)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下)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胆固醇稍高可以不吃药吗等7题…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观察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