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中四季美如画

2020-07-23 07:05张雨涵
作文评点报·初中版 2020年27期
关键词:红杏美如画春花

张雨涵

习作展示

四季轮回,美景更迭,美轮美奂的大自然令我们惊叹造物主的神奇,而中华古诗词中的四季亦是美如画,动人心。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是我们从小就会诵读的古诗。在诗中,我们仿佛置身于春天的晨曦中,欣欣然睁开了眼,耳畔回旋着鸟啼声声,走出房屋,昨夜一场春雨,使那落花缤纷。“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是娇嫩的早春刚来到。“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这是春意正盎然。“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春意浓得溢满。你看,一枝红杏偷偷地探出头来,满眼好奇地观察着外面的世界——这里有春的美好,这里有春的生机,这里有春的俏皮。

在北方,春季来得晚,去得也快。“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在我的印象中,夏季里有“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也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更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夏天是快节奏的,夏天是意气风发的,夏天是热情如火的,夏天是五彩斑斓的。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如果春是娇嫩的、柔弱的、让人怜惜的,那么秋就是灿烂的、磅礴的、让人赞叹的。秋光照在一树一树的叶子上,与白霜一起把叶子染成花朵,把花朵沉淀成果实,铺天盖地,满眼的红与黄,直到最后的枯色,让人陶醉,给人以震撼。“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秋美得大气,美得悠闲,同时也美得温柔。

秋已深,冬将至,忽来一场白雪昭告冬的到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北国的冬季是那样的鲜明,那样的纯洁,更是那样的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此“春风”不是温柔的,此“春风”也不是温暖的。它是冬季特有的西北风,它是强劲的、凛冽的。但它能吹开千树万树的“梨花”,它又比春花还灿烂,比春花还壮观。冬景是静谧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天寒地冻,飞鸟要么早已南下,要么深藏巢中,人亦在屋里猫冬,可也总有那么一两个雅兴之人“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但大多数人还是藏在屋中。“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此时,人在屋中围炉煮酒,梅花却已悄然绽放于墙角,孤芳自赏,暗送梅香。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请让我们把心沉静下来,欣赏上天赐予我们的四季美景,也让我们细细地品味中华古诗词中的四时美颜。让美好占据我们的心灵,让幸福主导我们的人生。

(指导教师  周  浩)

习作评点

习作将四季更迭之美与中华诗词之美相融合,彰显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文学艺术的无穷魅力,字里行间流露出令人心醉的美感。具体说来,本文之美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遣词造句之美。本文一方面选取富有代表性的季节特色来描绘四时之景,另一方面恰当地引用诗词名句加以概括,使得全篇语言凝练,别具韵味。

二是妙用修辞之美。文中在分别呈现四季之美的同时,还不忘对其互作比较,凸显春、夏、秋、冬的与众不同之处。此外,排比修辞的使用,也为文章增添了一抹韵律美。

猜你喜欢
红杏美如画春花
我的家乡美如画
我的祖国美如画
丰园红杏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又见春花遍地开
忆春
让汽车开到终点不停车
红杏枝头春意闹
美丽春花
自然风景美如画
人生初见美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