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蛋白(a)和血清胆红素联合检验诊断冠心病应用价值体会

2020-07-24 08:46张凤华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4期
关键词:脂蛋白胆红素冠心病

张凤华

(江苏省射阳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 盐城 224300)

冠心病(CHD)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因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所以被称为“人类疾病第一杀手”。冠心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吸烟、肥胖、高血压等,因此对其早期诊断及干预对降低患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非常重要。随着医疗事业的飞速发展,临床检验已为各种疾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线索。近年来经研究发现,脂蛋白(a)及胆红素水平的变化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2]。本文现选择我院2018年9月~2019年10月84例冠心病患者与4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脂蛋白(a)和血清胆红素的联合检验,对其数据进行对比及分析,进一步探讨它们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住院部2018年9月~2019年10月的84例冠心病患者为实验组,再选取同期4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共124例。实验组,男58例,女26例,年龄46~80岁,平均年龄(58.2±2.2)岁;对照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45~81岁,平均年龄(57.9±2.1)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仪器与试剂

仪器采用德国贝克曼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采用贝克曼公司提供的配套试剂盒,相应的校正品、质控品均为原装配套提供。

1.3 方法

脂蛋白(a)和血清胆红素的检验分别采取粒子增强免疫比浊法和钒酸盐氧化法,检测步骤均严格按照说明书执行操作。患者要求在检测前12 h禁食,用真空促凝管采集静脉空腹血。将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整理后进行比对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归入SPSS 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运用x的平方比较进行计数资料比较,以(%)表示,如P<0.05则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的脂蛋白(a)、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的数据对比情况见表1。实验组脂蛋白(a)检测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红素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直接胆红素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脂蛋白(a)、胆红素的对比情况(±s)

表1 两组患者脂蛋白(a)、胆红素的对比情况(±s)

?

3 讨 论

脂蛋白(a)是一种特殊独立的血浆蛋白[3],主要在肝脏中合成,不能向其他类型脂蛋白转化,其稳定性较高。随着临床深入研究发现,脂蛋白(a)与纤溶酶原结构具有高度同源性,可能会影响机体的纤溶过程,进而影响血栓的形成;脂蛋白(a)中脂质核心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构类似,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本文中实验组的脂蛋白(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脂蛋白(a)水平的升高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呈正相关。

血清胆红素是血红蛋白的代谢产物,一直以来是作为肝胆疾病的诊断指标之一,传统认为只有高浓度才有临床意义,但近年来有研究发现,胆红素还是一种内源性氧化剂[4],与体内的谷胱甘肽、辅酶Q等一样,具有抗脂质过氧化,抗动脉粥样斑块等作用。因此,低浓度的胆红素水平又成为冠心病患者的一项危险因素,在生理范围内提高胆红素水平对心脑血管系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随着社会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冠心病是心脑血管常见病之一,脂蛋白(a)和胆红素作为其独立的危险因素,已受到临床广泛关注。其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猜你喜欢
脂蛋白胆红素冠心病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低密度脂蛋白
非配套脂蛋白试剂的使用性能验证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高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