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你准备好了吗?

2020-07-24 16:28王松迪
葡萄酒 2020年7期
关键词:阿德莱德兰斯酿造

王松迪

当出国深造成为一种潮流,对于葡萄酒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国家和专业?听听“前人”们的经历吧!

When going abroad for further study has become a trend, for wine graduates, how to choose the right country and profession? Listen to the advice of former graduates!

对于葡萄酒专业的毕业生来说,选择国外高校继续学习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但国外学习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经济成本、时间成本以及学习强度等。

想要出国深造的你,准备好了吗?本期我们采访了有过不同国家学习经历、通过不同途径出国的人,希望他们的经验能够给想要出国深造的后来者提供一些可借鉴之处。

预算少?欧洲国家是首选

如果预算较少,那么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等老牌葡萄酒生产国的院校,将是首选。这些国家在葡萄酒行业的地位不必赘述。更重要的是,如果你够努力,还有可能获得全额奖学金。

2011年,马捷硕士毕业之前获得了两个出国的机会,并且都有提供奖学金。一个是由国家留学基金委(CSC)提供的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博士项目,一个是由欧盟教育署提供的Eramus Mundus的Vinifera硕士留学项目。综合考虑了今后自己的职业生涯后最终选择了后者。

入选Vinifera项目的学生,第一年在法国蒙彼利埃高等农学院(Montpellier SupAgro)和波尔多农业工程师学校(ENITA)学习,第二年可以选择在德国、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的9所高校继续学习。由于能够在不同国家体验,因此可以极大地扩宽对葡萄酒的认知。

马捷在第二年选择了德国盖森海姆大学(Hochschule Geisenheim)。那个时候在法、德两国学习,都是没有课本的,学生需要根据老师上课讲的内容记笔记学习。上课内容既很发散也非常贴合实际情况,考试也很有实际意义。比如考栽培没有选择、简答等,考题只有几行字,给了三块地的情况描述以及土壤和气候的数据,让学生自己选择其中的一块,进行品种选择、种植管理方案的规划。这对学生来说,需要把知识学活,对老师来说因为没有标准的答案,所以老师也必须有很高的水平。

他回忆起在德国留学时,有一次和一个德国博士一起做实验,她一边跟马捷聊天一边加消泡剂,持移液枪的手抖了一下,可能就多加了那么一点点,她问马捷“你知道我加了多少吗?”马捷回答没有注意到。于是德国同学就重新做了这个实验,而之前他们为这个实验已经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了。他们这种严谨的态度深深触动了马捷。“而且国外的教授长期做一些非常基础的研究,并且他们会把某个研究做得特别细致特别深入,比如白马酒庄的顾问(Van Leeuwen)研究风土,他就跑到所有葡萄园‘打洞,把各处风土都研究了一遍。”

在马捷之前,刘蓝也有过Eramus Mundus留学项目的经历。在行业内,大家亲切地叫他“蓝叔”。他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第一个成功申请到这个项目的学生。其实本科毕业之前,蓝叔还收到了新西兰林肯大学以及国家公派的奥地利维也纳自然资源与生命科学大学的入学通知书。Eramus Mundus项目的第一年蓝叔在法国度过。第二年上学期蓝叔选择了德国。不过德国的天气相对来说会冷很多,冬天常常雾蒙蒙的,于是第四学期的时候他去了阳光灿烂的西班牙马德里。

硕士毕业之后,他觉得中国葡萄酒产业正处在一个蓄力的阶段,和更多的国内生产者接触可以更多地了解中国市场。当时德国导师刚好有一个岗位和他的条件非常符合,而且他也觉得很符合自己的期待,于是蓝叔回到国内工作了一段时间。

蓝叔一直是一个不断探索自己人生价值、对喜欢的事物又刨根问底的人。2015年的时候,他觉得自己陷入了瓶颈期,便又一次萌生出国深造的想法。这一次,他的目标是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Bologna University)。

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的博洛尼亚商学院有着全球唯一的食品与葡萄酒MBA课程,这对于想要接触更多商业以及葡萄酒以外方面的知识的蓝叔来说,十分合适。博洛尼亚大学建立于1088年,它的商学院在2010年开设这一课程,并为少数优秀学生提供全额奖学金。

2015年2月末,蓝叔开始着手准备材料、申请。那个时候他还在上班,回忆那段时间各种事情都堆积在一起需要处理很辛苦,但是对于有着丰富、优秀的留学经历以及工作经历的他而言,这一次的申请十分顺利。5月份他就顺利拿到offer,并且他以当年第一的成绩获得了全额奖学金名额。同年9月,蓝叔开始了意大利求学之旅。

两段不同又十分优秀的求学经历,给蓝叔更多的是思维方式上面的启发。“在英语环境下培养出的学习和高效吸取、归纳、应用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商业、技术上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两个项目都能和不同国家的优秀同学相互交流沟通,长期处在一个国际葡萄酒行业的氛围中。”留学,更多的是学习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在后来的工作中,蓝叔还常常会用到学生时期的问题和项目研究方法。

毕业之后,蓝叔一直留在意大利,从事意大利葡萄酒推广方面的工作。近期,他还与朋友合著了一本关于意大利葡萄酒的英文书籍《意大利葡萄酒大虾指南》,希望可以通過简单轻松的方式,让更多的人认识复杂繁琐的意大利葡萄酒。中文版正在翻译中,希望能近期和大家见面。

就算没有关注到奖学金项目,按照正常的出国留学开支,欧洲国家也非常具有性价比。

MISS H在大学期间误打误撞学习了一些西班牙语,没想到为后来的留学无意中打下了基础。大三下学期的时候,原本学材料工程的MISS H想通过留学改变自己的就业方向。在考虑了留学费用以及自己实际情况之后,选择了西班牙。

順利拿到了西班牙语言学校的offer后,一毕业MISS H就前往西班牙学习语言。在学习西班牙语的过程中,她开始接触葡萄酒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她开始申请西班牙葡萄酒类专业并顺利拿到了University of Rovira y Virgili的Enology专业的offer。

为了更好地学习葡萄酒,MISS H一边完成课程,一边和同学去了很多产区,亲身体验欧洲葡萄酒文化。毕业以后,MISS H曾在西班牙工作过一段时间。后来决定回国发展,并一直从事西班牙葡萄酒相关的工作。

作为葡萄酒之乡的法国,可选的学校、专业更多,从法国国家酿酒师到香槟专业,从偏工艺的酿造到偏市场的商科……你还可以在学习过程中重新选择学校和专业。

Lucas同样在法国先学习了语言,再后来申请上了兰斯大学法国国家酿酒师课程。在法国,开设法国国家酿酒师课程的学校一共五所:波尔多大学、勃艮第大学、图卢兹三大、兰斯大学、蒙彼利埃一大。兰斯大学的不同之处在于有面试环节。

回忆起面试情景,他记忆犹新。那天他本来是上午倒数第二个面试者,但是最后一个面试者迟到了,考官们准备先吃点小食,并邀请了他一起。当时他们一起喝了一款香槟,有考官让他描述一下这款香槟。由于面试官都是十分专业的大学教授、资深的从业者,甚至有的是世世代代从事葡萄酒酿造的家族传人,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但好在扎实的语言功底加上本科学习打下的专业基础,让这个意料之外的环节成为他面试的加分项。

法国公立大学有着非常严格的考核标准,获得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顺利毕业,研究生阶段同样如此。法国国家酿酒师课程安排十分紧凑,基本每周都保持着40个学时的学习,有的课程甚至是口语考试,老师会随意从220多页的教案中找出一个知识点,让学生自由发挥地回答,难度很大。有3个同级同学并没有如期毕业。而Lucas成为了兰斯大学近56年来唯一拿到法国国家酿酒师文凭的中国人。

兰斯大学另外一个十分知名的专业是葡萄酒与香槟学硕士(Master en vins et Champagne)。梁生大学时候学的是食品工程专业,由于食品工程也有酿造相关的课程,加上本科学校有出国的传统,食品学院院长也曾在法国做食品科研,种种原因在他心里埋下了要去法国学习葡萄酒的种子。

梁生强调申请资料里的动机信很关键。同专业的申请相对来说简单一些,但如果是跨专业(比如本科食品,硕士申请葡萄酒),那么在动机信里一定要表达清楚换专业深造的原因、欲望,还有可能需要面试。在语言学校学习时,梁生开始申请相关的专业,分别收到了兰斯大学的香槟与葡萄酒硕士以及蒙彼利埃大学食品专业的录取通知书。梁生对香槟更加感兴趣,于是选择了兰斯大学。

在兰斯大学学习的过程中,第一年是比较难的,100%法语授课会让很多人对法国公立学校望而却步,同时也会意识到只靠考前突击的方式是无法完成相应课程的。但法国采取的是学分制,哪怕有的科目不及格,只要总分超过及格线、修够学分,也能拿到毕业文凭。

现在在西班牙宾内戴斯产区(DO Penedes)桃乐丝酒庄工作的马静远,也曾在法国学习过。马静远回忆当时在法国学语言的学费4000欧元/年,租房大概400欧元/月,法国政府对房租的补助大概在40%。马静远陆续收到了波尔多第二大学、第戎大学、蒙彼利埃大学、兰斯大学等多个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最后他选择了波尔多第二大学攻读葡萄酒酿造和葡萄种植硕士。两年的学习顺利结束之后,热爱酿造的他继续读了波尔多第二大学的法国国家酿酒师。

对于自己为什么会读这么多的酿造课程,他解释道,因为前一个更加偏向于研究,实习一般安排在实验室,对于有读博意向的人会是一个好选择。而法国国家酿酒师则非常实用,所有的实习都安排在酿季,对于想要专注在葡萄酒酿造的人来说非常有益。求学过程中,由于南北半球的季节差异,他还特意去智利中央山谷工作过一个榨季。

毕业后刚好有个到桃乐丝酒庄工作的机会,于是,他便来到了西班牙。现在已经是他在西班牙工作的第6个年头了。谈到西班牙和法国在葡萄种植或者葡萄酒酿造方面的差异时,他说,主要还是葡萄园的管理区别大,西班牙比较粗犷,法国对葡萄园管理非常细腻。但在法国却很难做到有机,而西班牙因为气候干燥则相对来说简单。

在法国,第一年研究生学习结束后,每个人都有着换专业和学校的自由,并且流程很简单。如果想换成其他的专业或学校,在当年三四月就可以开始申请,一般6月左右截止,9月份开学。申请的资料每个大学网站上都有相关资料,按照要求填写即可。

除了可以在法国学习酿造、种植等偏工艺方向的专业,还可以选择偏向市场的商学院进行深造,比如法国勃艮第商学院。由于商学院基本都有英语项目,这对中国学生来说会更容易申请,不过费用较高。

预算充足,那就大胆地选择吧!

如果预算比较充足,那么新西兰的林肯大学(Lincoln University)、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Davis)和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University of Adelaide)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Mike是毕业于阿德莱德大学的学生之一。早在国内西农读大二的时候,他便下定了决心要出国深造,“国内的酿酒技术还是落后于西方的,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东西要学”Mike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道。大二开始准备雅思考试,大三下学期便着手准备申请材料,并很快收到了阿德莱德大学的入学邀请—Conditional offer(条件录取)。Mike解释道,阿德莱德大学一般有两种offer,Conditional offer(条件录取)/unconditional offer(无条件录取),这两种录取方式存在一定区别。有条件录取意味着学生拿到了大学准入资格,但仍需去澳大利亚学习一段时间的语言,而无条件录取意味着该生各项材料均已符合大学入学要求,可以直接入校学习。

为了节省读书的费用,也是为了节约时间,Mike在大四上学期,成功拿到了雅思7分的成绩,并最终如愿拿到了阿德莱德大学的正式入学邀请。与此同时,美国康奈尔大学葡萄酒专业也向他伸来了橄榄枝。但由于康奈尔高昂的学费以及具体学习内容的不同,最终他还是选择了阿德莱德大学。

“出国前和网友交流,都说国外教学很水,我曾经一度也这么认为,但是来了以后我发现只有很水的人,没有很水的大學。”进入阿德莱德大学以后,丰富并实用的教学内容深深吸引着Mike。不管是种植、酿造,课程都会从微观、宏观两个层面给到很详细的讲解,并配以相关的实践课程,理论与实际相辅相成。“每一天,每一节课都很有意思,上午讲完理论,下午一定会配有实践课程,我从来不逃课,因为我觉得错过一节课程对我来说会是很大的损失。两年的学习太短了,我真希望可以多学两年。”最后一年的毕设项目,不同于国内统一的毕业论文答辩,阿德莱德大学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提交一份实习报告或是完成一份实验研究。

回忆起在阿德莱德大学的求学经历,Mike说澳大利亚求学的经历对他未来的人生影响是深远的。在毕业的实验研究过程中,导师的严格要求,论文行文的严谨性,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他的逻辑性。实验项目任务重,时间紧,非常考验一个人的时间管理能力。“我的导师要求我所有的工作必须在Deadline两周前完成”,Mike如是说。另一方面,事实就是,科学严谨,认真负责是Mike在阿德学到的重要一课,“错就是错,对就是对,实验没结果也是结果,我的导师不允许我修改实验中的任何一个数字,实验的核心是探索,而并非结果”。

严谨的治学态度,严格的教学门槛,也是阿德莱德大学葡萄酒专业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我们专业应该是阿大中挂科率最高,毕业率最低的几个专业之一,”Mike在采访中这样讲道,“很庆幸自己的努力有了回报,顺利从魔鬼专业毕业了,因为同年级有十几位小伙伴都因为各种原因未能按时毕业。”

在澳大利亚学习的过程中,Mike经常跟着朋友或者学校的安排,到很多产区、酒庄参观。为了提高品鉴水平,大家还一起成立了一个品酒小组,每次每个人都带一瓶酒,大家一起组局品酒。回忆起那段时光,Mike觉得充实又十分有意义。“如果说时间可以重来,我希望可以再回到那个虐人虐心,却又充实快乐的求学时光”,采访快要结束的时候,我看着Mike,他的眼里充满着光芒。

“你对澳大利亚求学这两年,最后有没有什么想说的?”

“我,没有遗憾。”

猜你喜欢
阿德莱德兰斯酿造
那些中国年
黄昏十月末
“熊猫夫妇”要归国急坏澳洲动物园
《变身特工》
小城里的大能量
品味时光“酿造”的味道
43年与1/30秒
43年与1/30秒
两个小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