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在数字化转型中赢得零售金融的下半场

2020-07-24 16:12
金融理财 2020年7期
关键词:风控客群零售

2020年,新冠疫情成为了影响深远的一次公共卫生事件,同时也是一次改造各行各业的社会实验。疫情改变了大众的习惯,线上参会、直播上课、在线购物……很多习以为常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都因为疫情做出了改变。

疫情之下,具有“密闭空间”和“人员集聚”特征的商业形态(如餐饮企业、电影院线)受到的冲击最大。在此过程中,银行业也受到了由内到外的深刻影响,支付方式的改变加速了现钞退出流通领域,多网点分销体系、大集中信贷审批和科技开发模式都面临着挑战。

新冠疫情确认和强化了银行数字化转型,“零接触”银行的技术变革呼啸而来。未来的银行将不会拘泥于一个场所或地域,而是提供泛在化的服务,有需求、有场景、有应用,就会有银行的存在。

数字化转型离不开数字化风控,但此前业界一直担心,大数据风控没有经历一个长周期检验。我们认为,数字化风控的大样本量和样本的广覆盖面能够弥补周期不够长的短板。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为对抗疫情提供了健康码、在线网课等数字化法宝,为银行提供了数字化风控技术,彻底革新了零售金融风控的底层逻辑和方法论。传统风控依靠财务数据,对零售客户授信需要客户提供银行流水、房产证、收入等证明,但这些数据都是“低维、低频、低可信”的粗颗粒数据,最终会导致银行对头部客群进行授信,不能真正做到普惠金融。数字化风控围绕一个手机号展开全场景、全方位、7×24小时服务,通过互联网应用相互交叉验证,提供了“高維、高频、高可信”的行为数据。

如果说4G的普及改变了零售金融,那么5G的商用则将对公司业务授信逻辑进行变革,未来公司可以凭借企业生产、销售、物流等信息,提供企业数字化风控所需的行为数据。

银行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往往苦于线上流量短缺。事实上,线上流量的金融价值正在加速打折,多头授信、用户重叠比例持续升高。优质的金融流量不在互联网巨头,而是在大行;不在线上,而是在线下。银行业数字化营销的核心就是把休眠客户转化为激活客户,把交易类客户转化为资产类客户,把线下客户转为线上客户。

未来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在技术架构上,金融科技的“技术扩散效应”加剧凸显,尖端金融科技将从少数巨头的专利变成中小银行的红利,数字化风控、自动化审批将迅速成为行业的标配。授信审批环节,人机结合的分布式计算模式可能会大行其道,特别是面对数据相对非饱和群体的精准授信尤其有价值。

在作业模式上,线下获客、线上作业的o2o模式,有望成为银行业零售转型的主流,客户经理的客户资源数字化;银行把用户流量私域化;对客交互和生产作业线上化。

在竞争格局上,零售金融市场将出现急剧分化的“马太效应”,大型银行和技术领先的银行将通过综合服务和价格竞争优势,凭借全在线、高标准的业务,赢得零售金融的下半场。

在普惠金融效果上,获得信贷服务将不再是头部客群的专属品,而会成为社会普通客群的“快消品”。随着数字化转型加速,一个全民授信的时代即将来临,“人人都有云授信”将成为一个透明的未来。

猜你喜欢
风控客群零售
客群维护,集成商都在怎么做?
门店零售与定制集成,孰重孰轻
零售工作就得这么抓!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
万利超市的新零售探索之路
新零售 演化已经开始
论小微企业融资的风险控制
中国信用卡市场客群定位分析与研究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