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物理模型教学

2020-07-26 14:20许松
求知导刊 2020年16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核心素养

许松

摘 要:构建物理模型是学习和探索知识的有效方式,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实现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核心素养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应重视高中物理模型教学,引导学生将物理知识、方法和自然规律有效结合,联系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构建相应的物理模型,有效解决物理问题,实现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物理;模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16-0024-02

引 言

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的学科,事物之间有着非常复杂的关系,这使学科研究更加复杂,同时要求学生能够结合抽象内容构建相应的物理模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1]。物理模型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在高中物理课堂中,学生理解能力不足,知识归纳和总结能力较弱,对抽象知识理解不够透彻。教师应注重物理模型构建,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活动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物理模型的构建方式,还要让学生灵活利用物理模型,解决实际的物理问题。

一、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策略

1.注重学习动机培养,优化模型教学

建模能力是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影响着建模实践活动的质量。高中物理模型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知识内容和物理技能的培养,关注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发展。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对物理模型的兴趣,了解学生的个体需求,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2]。在物理模型兴趣培养中,教师可以从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两个层面入手,保证物理建模教学的有效开展。直接兴趣主要是学生对物理建模活动本身有着比较大兴趣,教师通过建模活动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部分学生对物理模型和建模活动缺乏兴趣,教师可以借助模型学习或模型活动,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效果。另外,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拉近学生和课堂的距离,为学生提供独立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物理模型,丰富学生的建模体验,帮助学生掌握物理模型构建方式,理解物理模型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会更关注学生的模型学习,并优化建模活动的细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进而提高物理模型教学效果。

2.革新课堂教学观念,培养模型思维

高中物理模型教学中,教师在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模型知识的同时,应加强对学生模型思维的培养。高中物理教师应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注重对学生模型思维的培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模型思维,提高学生物理模型构建和应用能力。要想培养学生的模型思维,教师需要做好物理模型的分析,探究物理模型之间的关系,掌握模型构建方式,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优化课堂活动设计,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

在物理模型构建中,教师需要注重建模方法,不断丰富学生的建模经验。高中物理模型教学中,模型构建的方式比较多,教师可以借助建模方法构建物理模型,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从而有效解决物理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构建模型示范,引导学生分析和总结,帮助学生掌握物理模型构建方法,进而提高模型教学质量。在学生掌握模型构建方式后,教师可以借助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物理模型,使学生树立建模思维,提高建模能力。

3.创新课堂活动方式,提高实践能力

高中物理模型教学中,教师借助正确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3]。教师应深入挖掘教学内容,结合教学内容特点,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建模意识,形成建模能力。

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兴趣爱好等不同,其学习方式也不相同,因此,教师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优化模型教学设计。同时,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建模能力的检测,设计相应的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应优化习题选择,充分发挥习题的作用,结合模型教学活动,加强对学生模型思维的培养。教师应带领学生从题目中提取有效信息,完成物理模型构建,培养学生的物理模型构建能力。相同的物理模型可以衍生出很多习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和特点,实现物理模型的应用和创新,提升学生物理模型应用能力。

二、核心素养下物理模型的具体构建

1.物理对象模型构建

在具体模型构建中,学生将对象模型化,紧抓对象主要因素,反映研究对象的本质。物理对象模型构建主要包含力学、热学及电学等知识。比如,理想气体的气体模型构建中是科学抽象的实际气体,从微观角度来看有两个特点,理想气体忽略不计分子大小,只有质量而没有分子大小,分子和分子之间、分子和器壁之间只存在弹性碰撞,没有其他作用力。如图1所示,容器中含有一定量的氢气,在绝热密闭情况下,将活塞稍微下移,对气体进行压缩,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是( )。

①气体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没有变化。

②气体温度一定升高。

③气体压强增加。

④气体内能增加。

在解答这道题时,学生将氢气进行理想化模型构建,根据理想气体模型对其进行分析,分子之间没有引力和斥力,理想气体和普通气体性质存在不同,分子之间没有作用力,相应的分子势能也不存在,分子动能总和就是气体内能。在对气体压缩时,就是对气体做功,绝热就意味着没有热传递,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内能增加。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分子总数没有发生变化,气体温度上升。在压缩状态下,气体体积减小,分子平均动能增加,分子密集程度增加,随之带来的便是气体压强增加。在核心素养下,物理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物理学知识,还要让学生根据事实掌握抽象概念,加深学生对理想化模型的理解。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核心素养
高中物理解题中推理法的应用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未来教室:高中物理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