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巴若夫童话里的神奇形象

2020-07-26 14:19谢丽芳
青年文学家 2020年20期

谢丽芳

本文为2019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基于OBE理念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文学课程混合式教学研究”(项目编号:JXJG—19—73—1)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苏联俄罗斯作家帕维尔·彼得罗维奇·巴若夫ПавелПетровичБажов(1879~1950)是俄罗期 童话《孔雀石箱》这一部作品集的作者。这部童话集塑造的“神奇形象”色彩浓郁,个性鲜明,与凡人交往方式曲折,是俄罗斯文学史上,也是世界童话史上的杰作。

关键词:巴若夫;苏联童话;俄罗斯文学;神奇形象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0--02

引言:

《孔雀石箱》是童話史上世界上唯一部以矿工生活为主题的童话,获1943年度斯大林奖金。它以生动细腻的写作手法,刻画出了一批色彩瑰丽,性格鲜明,与凡人交往情节曲折的“神奇形象”,他们是给人出难题的挑战者,又是帮助人解决问题的导师,还可能对人有危害性,是拥有神奇外形和法力的超人、拟人形象。本文从神奇形象的审美特质和产生源头两大方面来分析这些形象。

一、《孔雀石箱》中“神奇形象”的审美特质

(一)色彩瑰丽、造型独特、形象丰满的形象

《孔雀石箱》最早的起源来自于巴诺夫长期在乌拉尔山区收集整理的传说。我国发行的另一个作品集被称为《乌拉尔传说》,里面收录的故事超过了《孔雀石箱》,这些故事中有些故事现实感很强。本文只讨论《孔雀石箱》故事集中拥有奇幻的情节的神奇的形象。

中外都拥有大量的口头叙事说发展而来的民间传说和民间童话以及创作童话。它们的故事主角多是一个概念或符号。公主就是公主,猎人就是猎人,只是一个身份的符号。翻遍《格林童话》只有白雪公主较有鲜明、详细的外貌描写——“皮肤白的像雪,嘴唇红的像血,眼睛黑得像窗框乌木”,这也是情节中母亲对白雪公主的祝福,取名“白雪公主”的原因。白娘子和孟姜女、织女、祝英台,这些人物外貌如何?中国的传说故事里都没有详细说明。而巴若夫对神奇形象的描写可谓笔力深厚、浓墨重彩。

最著名的神奇形象是铜山娘娘,在多个故事中出现。《铜山娘娘》一文中,她的“辫子是青黑色的,可是那辫子不像我们厂里姑娘那样尽在背后晃荡,而是紧紧贴在背上。结在辫子上的线丝带,仿佛是红色的,又仿佛是绿色的,丝带显得光亮、透明,还发出了清脆的响声,好像铜片一样。”至于这位姑娘的举止也是左摇右晃没有一下停,还不住的说话,不住的笑,“一句话,真是水银般的姑娘”。

铜山娘娘的侍从是“多得数不清的蜥蜴。”这些蜥蜴颜色丰富“譬如说,是绿色的,另一种是近乎蓝色的天青色,还有几种是泥土色或是沙子一般的颜色,身上散布着金色的斑点,有些呢,好像玻璃或者云母一般的透明发亮,另一些又好像是枯黄的草,上面有各色各样的花纹。”

这些色彩不止绚丽而且神奇,不断地变幻。神奇的形象的还有《快乐姑娘的草地》中的快乐姑娘、《会跳舞的火焰姑娘》中的跳姑娘、《大蛇波洛兹》中的大蛇等。

快乐姑娘:“身上穿着一件绚烂的、花花绿绿的长袍,头上戴着的头巾也是花纹斑爛的。她生得非常好看。眼睛是欢悦的,牙齿和嘴唇仿佛是定制的。”“那女人一只手拿着一只水晶琢成的酒杯,另一只手拿着一只绿色的有棱角的玻璃瓶,足足有一希托夫的酒。”

跳姑娘:“只有木偶那么大,”“她的头发是红色的,长袍是天蓝色的,手里拿着的条小手帕也是天蓝的”,“忽闪忽闪地眨着快活的小眼睛,露出了雪白的小牙齿,扠起腰,把小小的手帕一挥,就跳起舞来。”当跳姑娘从火堆里跳出来时,她会不断在舞步中长大,当人们仿佛从梦幻中惊醒时发现她的存在,竟没有一个人能准确地说出她消失的地方。

波洛兹:“身上穿上的长袍和下面的裤子统统是黄的”是用“金线织锦制成”,有“精致的花纹,还垂着流苏”,腰带是“黄里透绿”“帽子也是黄的,但左而和右面是红色的。靴子呢,也是红色的。”脸色黄色的,黄黄的络腮胡子打着小圆圈,“眼睛是绿色的,而且闪闪发光”。他会发出比火堆还要亮的光,变成身体能跨过河的长蛇。

在还没有化为人形,具灵性的拟人体形象中,最美丽神奇的数银蹄山羊。小姑娘一心想看到传说的银蹄山羊,最后,它在一个很好的月色里出场了:“那山羊站在那儿举起了一条前腿,银蹄正在闪闪发光。……纵身一跳直跳上的屋顶……宝石像火星一般在它的银蹄下迸发出来。红的、青色的、绿色的、蓝色的——什么颜色都有……整所小屋变成了一大堆宝石,发出了五色斑斓的光芒。……”在这个故事中还有一只帮小姑娘达成愿望廖恩卡的小猫,它是铜山娘娘的宠物,在另一个故事里晚上行走于地下,只在地面露出发光的两只朵。

如此绚烂的色彩描写,是巴若夫心中流出来的带着光芒、不断变幻的灵动色彩的宝石之光。

(二)个性生动、具有复杂情感的神奇形象

巴诺夫笔下的神奇形象类似矿山工人的守护神。中国的创业神、行业神有窑神、陶神、蚕神、鲁班、酒神等,却没有这方面故事里对这些神灵形象作外形和心理的细致刻画。

在中国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中,神人们的个性是单一的,通常一本正经,高高在上;要么是道貌岸然的虚伪(玉皇大帝);要么是兼济天下的慈悲(观音、佛陀);要么完全爱上凡间投入凡尘(织女、白娘子);即使是济公这样的癫狂 ,也拥有是非分明的立场。欧州神话和童话故事中的神灵、巫师形象和中国的有所不同,对人或发难,或仁慈,但大多保持着和凡人的距离。从这点看,巴若夫笔下的矿山神灵有着独特的和人相处方式。

在《铜山娘娘》的结尾,作者写道“这就是铜山娘娘,你瞧,她是个什么样的姑娘啊!……坏人遇到她——大祸事,好人呢——也不会怎么快活。”矿工斯捷潘遇到了她,获得了大批的孔雀石因此成了自由人,结果却“整天闷闷不乐,身体愈来愈坏。他一天天消瘦了下去,生了病。”最后郁郁而死。

《宝石花》里的达尼洛,在铜山娘娘的帮助下完成了蔓陀花的雕刻,结果是“他老是睡不着觉。翻来覆去……”最后抛弃养父和未婚妻从家里“冲了出去。从那时候起,就谁也不能找到达尼洛了。”

《矿山底下的宝石师傅》,卡捷琳娜(达尼洛的未婚妻)和铜山娘对决,夺回了达尼洛,但并没有一般童话中的描写“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有时候达尼洛会想心事。自然罗,卡捷琳娜明白他在想什么,可是她不做声。”非常含蓄地点出达尼洛对选择回到普通人身边后的内心挣扎。而卡捷琳娜“不做声 ”是不愿意直接提出,激化矛盾。

在大部分童话中,角色是画上面孔的纸片人,表情强烈,喜怒分明,用职业身份来区别贫富,剧情直白明了。巴若夫笔下这种心理微妙细腻类似小说的心理刻画实不多见的。通过这样的描写,更加显出了“神奇形象”的魅力,故事情节的复杂性。

在巴若夫笔下,具有“欢欣的机敏、生动的嘲弄”,喜欢“愚弄自己讨厌的恶人、嘲弄自己喜爱的好人”的神奇形象还有“跳姑娘”、“快乐姑娘”“小青蛇”等。

快乐姑娘在故事起初,给人们灌酒、挑架。跳姑娘任老人和孩子受人嘲笑、被取绰号。薛纽什卡老婆婆在见伊里卡第一面是“伸出长长的手臂来抓他”,在无法抓住他时就开始嘲弄他,伊里卡气得要拿着勺子来要舀干她的井。

(三)富有矿区特色的想象性和虚拟性

巴若夫笔下的神奇形象的描写充满了奇幻地想象和夸张虚拟性,符合童话的逻辑,又和生活紧密结合。铜山娘娘拥有一根不会随着她晃动而动的辫子实则是她的本体是一只蜥蜴,辫子是背上的花纹——“她的手脚顿时变成了绿色的爪子,尾巴也伸出来了,脊梁上是一条青黑色的斑纹。”至于她面前的蜥蜴为什么有那么多颜色——“天呀,这不是铜矿么!各色各样的铜矿石,琢磨得又光又滑。其中还夹着云母片和闪锌矿的矿石……”

铜山娘娘拥有各种矿石,她就有不同色彩的衣服。当她和孔雀石在一起时——“你听我说吧,那件长袍是绸缎一般的孔雀石做成的,……真叫人想用手去摸摸它”。当她展示嫁妆(所有矿产时),她的衣服就“时时变换着”。“一会儿像 水晶般明晃晃地闪耀,接着突然褪了颜色,一会儿又在像无数 颗小金钢钻 撒在上面一般闪闪发光,有时变成了红铜色,有时又会泛出绿绸的光彩来”。

“大蛇波洛滋主管的是金矿,他的色彩就是以黄色为主,点缀火焰的红色和动物眼睛的绿色。薛纽什卡老婆婆是蓝色的,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 ,是因为她的本体是一只树林里的蓝蜘蛛,蓝色网下面是一口清水潭。

二、产生《孔雀石箱》中“神奇形象”的现实社会生活背景

(一)“神奇形象”源于“自由人”的传说和矿山的开采

在农奴时代,一些不愿受法律和政府、矿山业主约束的“自由人”逃到了山上,他們在密山林里采矿,当矿山名义上的主人开采矿石时会发现曾经开采过的痕迹;他们在高山上等待,冲到公路上劫走贵族、商人马车上的货物以获取物资,当他们外出时,会留下女人看守洞穴。“这一类传说中的女人形象,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她在等待与迎接自己人,骗开、瞒过、恐吓、甚至杀害外来的陌生人。这样的女人,借用旧时代法庭的话来说,叫做留守贼窠的女人”。

“蜥蜴、蛇虫之类聚集于矿产丰富地区”,出产金矿的地区蛇虫很多,甚至被称为蛇山。守护并指引金矿的大蛇波洛兹因此出现。铜娘娘本体是蜥蜴,是因为碳酸铜矿苗或它的断层和蜥蜴颜色相近。在《孔雀石箱》这部童话集中,还多处有金子和蛇的描写。会扛金子的蚂蚁、在地下走只露出耳朵的大猫、会刨出宝石的银蹄山羊,无一不和矿山有关。

“自由人”的故事和矿区“地下富源”的传说交叉,产生了孔雀石仙女、铜山娘娘等和矿山有关的神奇形象。这些神奇形象带给“穷苦人”的不是像通常故事里的“成桶成箱的金币、金丝银线织成的衣服、一片富饶的土地……”而是矿藏和处理矿石的技艺。

(二)“神奇形象”源于矿山工人对生活美好向往,对压迫者的愤怒

矿工们向往自由地开采矿产,对贵族老爷、管事狗腿、德国管理者充满愤恨,这种情感借助神幻的力量来表达。神奇形象因此获得了对恶人惩罚,和对孤儿、穷人指出矿产的特性。

《工厂管事的靴底》里面的恶管事被铜山娘娘封在孔雀石柱里,当孔雀石柱被锯开里,他的尸体却恶搞成了“最无用的石料”,被嘲笑“多少宝贵的石料给 这个管事糟蹋了!可是从他身上,你瞧,留下了一些什么?只留下了一双靴底。”这种嘲弄出自于俄国的风俗,人死后把靴子留下来。意指由于管事的做恶,连完整的靴子都无法留下。

铜山娘娘之类故事的流传传对矿工是有利的,用“神奇形象”的力量来掩护自己的反抗,来吓唬并不太聪明的管事和老爷们,是这种故事流传的另一个原因。

三、结语

巴若夫笔下神奇形象鲜艳色彩来自当地丰富矿产的色彩,和矿区“自由人”的故事、矿山的开采、矿工的祈愿紧密相连 。《孔雀石箱》来源于传说,却经过作者的加工创作,积极的反映了现实生活的同时充满了独特的美感。是童话发展史上的一座鲜有人及的艺术高峰。

参考文献:

[1]巴若夫:《孔雀石箱》,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北京第一版,李俍民译

[2]巴若夫:《世界优秀童话宝库·俄罗斯·苏联童话卷》199~232 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郭恩泽 谢又荣主编。

[3]巴若夫:《乌拉尔传说》,北新书局,1953年11月3版,李俍民译。

[4]菲利普·普尔曼:《最美不过童话》,湖南省人民出版社,文泽尔译。

[5]刘守华著:《中国民间童话概说》,四川民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