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作文:提高小学生习作技能的新途径

2020-07-26 14:19王静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训练策略小学生

王静

【摘要】微型作文把习作训练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降低了写作难度、放缓了写作坡度,使学生更容易获得写作的成功感和愉快体验,有助于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微型作文的训练目标更集中、更有针对性,更便于磨炼学生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能够达到“汇小溪成江河、积跬步至千里”的理想习作训练效果。

【关键词】小学生  微型作文  训练策略

每当上作文课,教师发愁,学生发怵。笔者认为,与其让学生面对长篇习作“愁眉紧锁”,不如从短小的微型作文写起,可以达到“汇小溪成江河、积跬步至千里”的理想效果。所谓“微型作文”是相对篇幅较长、结构较完整的作文而言的。它可以是一段话,也可以是几段话;可以是篇幅短小的完整习作,也可以是对某个场景的片段描写……微型作文由于方式方法灵活、习作要求相对较低,非常受小学生欢迎。

一、微型作文训练的方法与途径

微型作文训练的形式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随文练笔、片段描写、专项训练。这三种训练方式只是就训练的侧重点而言,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就是说随文练笔可以是片段描写,也可以是专项训练;专项训练或片段描写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在随文练笔中完成。

1.随文练笔

随文练笔是引导学生领会文本语言特点和写作方法的最佳通道。叶圣陶先生倡导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语文教材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堪称典范,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写作锤炼的范例。因此,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针对文本的写作特点进行随文练笔,把文本蕴含的各种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语言储备和写作技能。

例如,三年级下册《燕子》一文中对小燕子外形的描写: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这段话不仅用词巧妙恰当,而且极具画面感,“乌黑、轻快有力、剪刀似的”写出了小燕子俊俏灵动的外形特点;一个“凑”字表达出作者对小燕子无比喜爱的心情。

教学时,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仔细体会,感悟作者的用词精确和体会句子蕴含的优美意境;接着引导学生讨论、总结作者描写燕子外形的手法:抓住羽毛、翅膀、尾巴等具有代表性的外形部分,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进行描写。

然后,笔者鼓励学生小试身手,完成对小白兔的外形描写:一身(  )的绒毛,一对(  )的长耳朵,加上(  )的红眼睛和(  )的小尾巴,凑成了那样(  )的小白兔。

接着,笔者让学生练习用这种写作手法描写自己熟悉的一种小动物。有个学生这样描写家里的小花猫:一身黑白相间的绒毛,一对尖尖的耳朵,加上骨碌碌的圆眼睛,凑成了那样黏人可爱的小花猫。

笔者引导学生活学活用,及时进行随文小练笔,不仅能够让学生更深入、透彻地理解文本的主题思想和写作特点,而且能够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同步提升。

2.片段描写

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写作文也是如此。很多小学生的作文读起来干巴枯燥、内容空洞,这与他们不善于场景、细节的描写有很大关系。因此,指导学生进行各种片段描写,使他们懂得如何写好具体的场景、事情发展经过等片段,是提高学生写作技能的有效途径。

例如,描写夏日晚上的场景,有的学生写成“一天晚上,我坐在院子里仰望星空。”至于什么季节、何种缘由“仰望星空”都没有交代,让人读了一头雾水。于是,笔者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补白”:

(1)补充时间:一个夏天的晚上。

(2)补充天气状况:白天的热气还没散去,树梢纹丝不动。

(3)补充人物介绍:平日里喜欢观察各种自然现象的我。

(4)补充场景描写:和妈妈一起坐在宽敞的院子里纳凉,仰望著繁星闪烁的夜空。

(5)补充事情经过:我和妈妈一起寻找银河、牵牛星、织女星、启明星……我们找到了很多星星的位置,夏天的星空真是太美太神奇了。

原句补白后形成这样一段具体的场景描写:一个夏天的晚上,白天的热气还没散去,树梢纹丝不动。平日里喜欢观察各种自然现象的我,和妈妈一起坐在宽敞的院子里纳凉,仰望着繁星闪烁的夜空。我和妈妈一起寻找银河、牵牛星、织女星、启明星……我们找到了很多星星的位置,夏天的星空真是太美太神奇了!

这样一来,由于增加了很多细节描写,就把原来一句简单、平淡的话变成了一段极富画面感的场景描写,一股熟悉的生活气息和温馨的亲情扑面而来,给人以和谐安宁的美好感觉。细节描写并不难,关键是教师要指导有方、指导到位,要联系学生熟悉的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进行具体的指导和练习,他们才能真正掌握片段描写的技巧,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情”。

3.专项训练

为了磨炼学生的写作技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微型作文专项训练,像“如何写好作文的开头、结尾”“如何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写作手法”“如何使用关联词语、标点符号”“如何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心理活动”……训练目标开口要小,发掘得要深,每次训练只针对一个项目进行集中练习,并循序渐进地提高训练要求。

例如,《慈母情深》一课中有三处对“母亲”外貌与动作的细节描写:“……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立刻又陷入了忙碌……”这三处用一连串外貌刻画与动作描写,描绘出一个为了家庭生计辛苦工作、疲惫瘦弱的母亲形象。

教学时,笔者引导学生仔细品味、分析了这几处外貌描写的特点:

一是写出人物独特的外貌特征。作者抓住“母亲”最独特的外貌特征“极其瘦弱”“脊背弯曲着”“疲惫的眼睛”,把一个被生活重担和辛苦劳动压得喘不过气的母亲形象描写得栩栩如生。

二是遣词用句要独特。文中用了“……又……又……又……又……”的句式,虽然只字未提“母亲”的生活状况,但通过四个“又”的连用使人联想到“母亲”平日的生活是极其困苦的,因此她才会从事如此高强度的劳动。

三是外貌描写要能反映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上面几处外貌描写表现了作者对“母亲”深切的同情与心疼。

四是外貌描写要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情感的变化,像“悲伤”“愉快”“愁苦”等。

针对上面四种要求,笔者指导学生进行了两项外貌描写训练:

(1)描写人物的表情、特别是眼神的变化,如喜悦时,哀伤时,愤怒时……

(2)描写人物的形体、特别是精神的变化,如紧张时,生病时,获奖时……

例如,学生描写奶奶喜悦时的表情变化:过年了,在外地工作的儿孙都回来了。奶奶脸上的皱纹似乎都舒展开来,眼里洋溢着笑意,人也好像变得年轻了。

这样针对性较强的微型作文专项训练,可以使学生“得法于训练,用法于习作”,学生在写整篇作文时就会胸有成竹地遣词用句和谋篇布局,写出的作文才会更具体、更生动。

二、微型作文训练的实施意义

1.放缓了习作训练的坡度

微型作文訓练把原先相对集中的习作训练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系列的习作训练,逐个完成各项习作训练目标,形成“形散神不散”的新型习作教学模式,更容易达成习作教学目标,提高了习作教学的实效性。

2.强化了习作训练的针对性

微型作文可以针对某个写作手段、某种修辞手法、某些语言特点等进行专项集中训练;还可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针对文中突出的写作范例进行随文小练笔。这样一来,习作训练的针对性更强,便于磨炼学生的写作技巧,也更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3.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

由于微型作文的写作难度降低了,加上教师的写作指导更具体、更到位,学生更容易获得写作的成功感,也更容易体验到写作带来的快乐与满足。这样一来,不但能从根本上消除学生对写作、对作文课的畏惧心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并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让学生从心底爱上写作、乐于写作,不仅可以让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迅速提升,也为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语用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珊珊.微型作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沿,2017(12).

[2]陈兴芬.立足微型写作,促小学语文作文质量提升[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2).

猜你喜欢
训练策略小学生
小学生迷惑行为鉴赏
如何成为泳池里最抢镜的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核心力量在短跑运动中的作用及其训练策略
浅议初中英语听力障碍及训练策略
高职选修课《演讲与口才》训练策略与原则探析
高三体育特长生田径训练的策略
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习作训练的策略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