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素材,妙笔生花

2020-07-26 14:19王茜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素材积累写作教学小学语文

王茜

【摘要】众所周知,写作能力是小學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体现,写作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同样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并且逐步成了衡量语文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地积累素材,从而提升写作能力,已经成为广大语文教师关注的热点话题。基于此,本文将探讨素材积累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性,研究新时期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素材积累的策略,希望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   写作教学   素材积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可以做到将自身的见闻、想法以及体验进行明确地、具体地、流利通畅地表达,同时可以根据所需,在进行写作中对常见的表达方式加以应用,进而获得书面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及发展。素材是写作的灵魂,唯有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方能写出优秀的文章。在实际写作教学中笔者发现,由于部分小学生没有积累足够的词句,在写作时难免会出现“词穷”的现象,不利于写作能力的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意识到素材积累的重要性,采取有效的方式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转变学生写作素材匮乏的局面,这样才能提升写作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素材积累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性

所谓写作素材,即是在实际写作的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字词、句段、典故和故事等能够让文章成形或者增强文章感染力的内容。正如古语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文章的创作始终离不开素材的支持。笔者认为素材积累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一篇优秀的文章是由丰富的素材构成,而且学生在写作时需要进行想象,而素材则是想象的基础。若没有足够的素材支撑,写文章只能是泛泛而谈,缺乏感染力,所以,在日常语文教学或者写作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素材,而且丰富的素材积累有利于解决学生写作素材千篇一律、言之无物、笔下无味和心中无情的写作问题,以此来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动力。

2.增强文章的真实性

写作是一种集想象力、理解力、实践性于一体的脑力劳动。真实性是文章的一大特点,而且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积累素材的黄金时期,学生只有不断地强化素材积累,才能更加有效地增强自身的语言理解能力,并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新时期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在语文界一直有着“得作文者,得天下”之说,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同样如此,作文始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谈作文色变,害怕写作文,不知从何写起,究其原因便是无素材或者素材千篇一律,自身缺乏对作文的理解,很难体现出个性与自我风采。文章是作者思想情感的一种表达,是对真实生活的再加工和再创造。部分学生在看到作文题目后,不但没有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而是打开厚厚的作文集,参考例文进行创作,甚至个别学生直接照着别人的文章仿写。生搬硬套的现象十分普遍,这样并不能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情感,阻碍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由于缺乏写作素材、阅读积极性不高等多方面因素,不少学生对写作有着很强的抵触情绪,每次写作都不知道如何将日常生活中听到、看到、做过和想到的事物用自己的语言文字描述出来,这些都是学生缺乏写作素材的具体表现。

三、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素材积累的策略

1. 注重课本,积累素材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有关专家精挑细选出来的,而且课本是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是连接教与学的桥梁。小学语文教师要深入学习新课标,深刻意识到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性,并着重研究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引导学生记录下教材中的优美词句,为学生更好地提升写作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如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琥珀》一课,其中有描写时间过得很快的语句“几万年,几十万年,几百万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有展现拟人化手法的语句“一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阳光下快乐地飞舞”。这样的写作方式可以增强了语言文字的感染力,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记录文章中优美语句,并成为自己的写作素材。又如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白桦》这篇课文的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来描述白桦的特征,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反复阅读,切身感受作者对白桦的赞美之情,并将文章中“毛茸茸的枝头”“闪着晶亮的雪花”“姗姗来迟的朝霞”等好词好句记录下来,丰富自身的写作素材,潜移默化地提升语文写作能力。

2.留心生活,捕捉素材

一花一木一世界,点点滴滴皆文章。生活是学生了解社会和加深社会认知的良好载体,同时也是写作活动的重要来源。事实上,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蕴藏着很多的写作素材,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在生活中积累素材,不要“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将生活中的素材应用到实际写作中去,会大大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与真实性。例如,为了弘扬社会正能量,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打造了一档精神品牌栏目《感动中国》,节目中主持人的语言和颁奖词最为耀眼,非常具有感染力和语言魅力。如2019年感动中国人物张渠伟的颁奖词“没有硝烟的战场,你负了伤,泥泞的大山,你走出了路”,字里行间无不体现着张渠伟对于扶贫事业的奉献精神;再如感动中国人物王继才、王仕花的颁奖词“岛再小,也是国土。家未立,也要国先安”,彰显了王继才、王仕花无私无畏的爱国精神。此外,学生平时要留意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如记录自己在做某件事时的感想和心得,收集生活中的写作素材,实现“还原生活,展现生活”的写作教学目标。

3.课外阅读,丰富素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且阅读始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丰富学生写作素材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语文教师要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课外阅读,鼓励和引导学生多阅读一些优秀的文章,以提升语言理解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积累写作素材量,为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如《东周列国志故事》《我要做个好孩子》《上下五千年》等体裁丰富的课外读本,学生可以将文章中的优美语句摘抄下来,逐步形成自己的写作素材。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阅读经典名著《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等,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文章背景的了解,并引导学生写出读后感,按写作质量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以全面提升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

4.组织活动,扩充素材

语文教师要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积累素材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样可以使学生获得事半功倍的素材积累的效果。如可以定期组织“我是素材积累小明星”活动,让素材积累成为班级的一种氛围,将学生素材积累的成果进行展示,增强学生参与素材积累活动的兴趣,针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素材积累小明星”称号,并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在校园内营造我爱积累素材的良好氛围,词语、句子、语法、小故事、作文、小笑话、新闻、谚语等都可以成为素材积累展示的内容。此外,还可以充分发挥家长的资源优势,逐步引导家长参与到学生写作素材积累的活动中,定期举办“亲子素材积累会”“素材积累节”“素材积累大赛”等活动,为学生与家长共同积累素材、共促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让学生的习作更具语言魅力。

总之,写作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写作素材匮乏是影响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语文教师要深刻地意识到素材积累在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充分认识新时期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面临的困境,积极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为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钱超年.稚子看世界,童心悟生活——如何指导小学生积累写作素材[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9(6).

[2]徐艳阳.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生语文写作现状及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9.

猜你喜欢
素材积累写作教学小学语文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高中作文教学中“素材积累”的途径研究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作文指导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