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E”康复模式在糖尿病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

2020-07-27 06:45苏艳娟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12期
关键词:医嘱血糖康复

苏艳娟

(阳谷县人民医院内分泌肾内科,山东阳谷 25230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由于生活习惯的改变临床糖尿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涨,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 为患者采取“5E”康复管理模式有利于促进患者机体的康复[1-3]。 延续性护理是对患者出院后护理措施的延续,让患者能够在不同的空间都能得到治疗的持续护理,提高护理有效率。 “5E”康复模式是通过鼓励、教育、运动、工作、评估等手段实施的康复管理模式, 能够促进患者机体的康复。 选取2017 年9月—2018 年12 月期间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4 例进行研究分析, 将124 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5E”康复模式为基础的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4 例进行研究分析,将124 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有62 例。 实验组中有男性41 例,女性21 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8.4±11.3)岁。 对照组中有男性40 例,女性22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9.5±12.4)岁。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护理。患者在住院的期间,护理人员要为患者实施康复知识讲解和培训,让患者对糖尿病的知识、用药、饮食、运动方面都有正确的了解,在出院的评估患者对康复知识的了解度[3]。

1.2.2 实验组 实验组采取“5E”康复模式下的延续性护理。 (1)鼓励方面。 护理人员要鼓励患者与病友、医护人员培养良好的关系,提高医护人员与患者交流沟通度,让患者与其他病友之间相互鼓励和监督,为患者家属实施社会支持,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医护人员还要多多鼓励患者,有利于提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4]。(2)教育方面。 在住院期间,要为患者把健康宣教延续到患者出院后,加强为患者实施健康宣教,通过组建微信等手段耐心回答患者出院后的疑问和不解[5-6]。(3)运动方面。 根据患者的身体素质、喜爱的运动以及疾病状况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比如快步走、慢跑、打太极等都是比较好的运动方式, 每周锻炼3~7 次左右,运动频率和运动强度都要根据患者身体状况随时调整,运动量较大患者可间隔1~2 d 运动1 次,每次锻炼时间时间在30~60 min 之间,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等,运动强度要循序渐进[7]。(4)工作方面。评估患者的机体状况,鼓励患者多参加社会活动,在工作中找到自身的价值,提高对疾病彻底治愈的信心。 (5)评估方面。 建立糖尿病健康档案,根据检查的结果、复查的结果评估患者机体康复状况,随时调整康复管理方案[8]。

1.3 评价标准

患者护理前后分别在空腹状态下取静脉血4 ml实施血糖监测,以此评估患者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标。 向两组患者发放该院自制的遵医嘱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用药情况、饮食习惯、运动训练、自我管理、 定期复查等内容,1 分表示遵从较差,2 分表示基本尊重,3 分表示完全尊重,患者评分越高表示遵医嘱行为越好。 采用糖尿病特异性生活质量 (ADQOL)量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患者的评分越低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患者的遵医嘱行为评分、血糖水平、生活质量等均属于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用(±s)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糖水平

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 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对比(±s)

组别空腹血糖(mmol/L)护理前 护理后糖化血红蛋白(%)护理前 护理后实验组(n=62)对照组(n=62)t 值P 值9.36±0.85 8.65±0.79 11.265>0.05 5.24±0.43 7.69±0.84 3.168<0.05 9.06±0.63 9.11±0.58 10.518>0.05 6.21±0.48 7.49±0.69 5.238<0.05

2.2 遵医行为评分

实验组患者在用药情况、饮食习惯、运动训练、自我管理、定期复查等方面的医嘱行为依从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遵医嘱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遵医行为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遵医行为评分对比[(±s),分]

遵医行为指标实验组(n=62)对照组(n=62)t 值 P 值用药情况饮食习惯运动训练自我管理定期复查10.66±1.59 11.28±1.76 9.62±0.63 12.39±2.58 10.35±1.74 7.58±1.63 7.81±1.69 7.18±1.53 8.73±2.19 7.59±1.93 4.265 4.186 5.421 3.392 4.527<0.05<0.05<0.05<0.05<0.05

2.3 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

分析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采用糖尿病特异性生活质量测量表(A-DQOL)进行评分,实验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s),分]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s),分]

组别影响程度忧虑程度I 忧虑程度II 满意度实验组(n=62)对照组(n=62)t 值P 值35.92±8.46 50.62±12.17 2.628<0.05 10.15±3.92 17.51±7.46 4.128<0.05 6.28±2.49 11.15±4.29 3.062<0.05 23.95±8.49 37.62±11.29 3.421<0.05

3 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内分泌科常见的糖代谢紊乱的慢性疾病,成为影响我国民众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 大多数的糖尿病患者对自身疾病知识的了解度较差,无法对疾病有充分、彻底的认识。 随着患者病情发展会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患者一旦发病则需要长期服药治疗,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况,给患者造成严重的负面情绪,给患者的治疗造成一定影响[9]。 部分医护人员和患者过度依赖降糖药物控制血糖,无法关注自身健康生活的改善,维持患者良好的心理状态对药物降糖的有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不过患者的情绪极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起伏不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0]。 该文研究可知,实验组患者在用药情况、饮食习惯、运动训练、自我管理、定期复查等方面的医嘱行为依从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 一些护理人员和患者长期以来用降糖药物进行血糖的基本控制,却无法重视健康生活习惯和最佳的心理状态在血糖控制中发挥的作用,患者的病情在服用降糖药的基础上得到良好的控制,不过生活中影响患者病情的因素多种多样,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 在治疗过程中,饮食护理、运动护理等手段都是控制血糖的最佳手段, 大多数患者出院后都无法坚持院内治疗方案,同时由于家庭环境相比临床环境有很大差异,因此患者的用药和饮食都发生了变化,导致出院后服药和遵医嘱行为较差,引发血糖指标的波动,无法提高血糖控制效果,严重影响患者出院后的生活和工作。

延续性护理是将医院内的护理干预延伸到院外,科学、合理地制定护理方案,让患者回到家中也能依然延续医院的管理、康复、护理服务,这种护理大多应用在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等患者的护理中。 患者出院后要评估身心健康状态,制定个性化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对控制病情的发展,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通过该文的研究得出来的两组数据对比可以发现,采取“5E”康复模式为基础的延续性护理的患者护理后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均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指标对比具有差异。 采取“5E”康复模式为基础的延续性护理的患者在用药情况、饮食习惯、运动训练、自我管理、定期复查等方面的医嘱行为依从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遵医嘱行为具有差异。 分析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 采用糖尿病特异性生活质量测量表 (ADQOL)进行评分,采取“5E”康复模式为基础的延续性护理的患者各项指标均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具有差异。

延续性护理是对患者出院后护理措施的延续,让患者能够在不同的空间都能得到治疗的持续护理,提高护理有效率。 “5E”康复模式是通过鼓励、教育、运动、工作、评估等手段实施的康复管理模式,能够促进患者机体的康复。

综上所述,为糖尿病患者采取以“5E”康复模式为基础的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标,提高患者遵医嘱的行为评分,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提高护理有效率,改善预后,提高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医嘱血糖康复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来自乙肝病友的困惑:我那么遵医嘱用药,怎么还得肝癌?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