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有氧康复运动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临床分析

2020-07-27 06:45钟莉莉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12期
关键词:五物脑瘫桂枝

钟莉莉

(临沂市中医医院北城医院儿内科,山东临沂 276002)

痉挛型脑瘫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小儿疾病,该疾病会对患儿的步行、运动功能、肌张力功能产生较大障碍,且该病在小儿脑瘫中的比率较高[1]。 痉挛型脑瘫对患儿的生活质量产生很大影响,且对于家庭来说也造成沉重的负担。 康复训练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治疗手段,但是治疗效果一般,只能缓慢提高患者一定程度的运动功能。 常规西医护理对于患者的症状改善非常缓慢,且患者的自理水平得不到提高[2]。 中药治疗对于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也具有良好的效果,治疗更为温和可靠。为验证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有氧康复运动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临床效果,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有氧康复运动治疗,观察干预后的效果。 该次以该院于2018 年9 月—2019 年9 月收治的396 例小儿痉挛型脑瘫患儿为对象展开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396 例小儿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98 例。纳入标准:(1)参考《实用中医儿科学》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痉挛型脑瘫诊断标准;(2)认知功能正常;(3)患儿家属知情同意该次研究。 排除标准:(1)肝肾功能不全患者;(2)对研究所用药物过敏的患儿;(3)无认知能力患儿。 比较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具体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 采取有氧康复运动训练治疗的方法,进行抑制痉挛的护理训练,具体措施如下。

表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

(1)步行训练。 由相关康复训练医生改善患儿的步伐状态。 对患儿进行康复运动训练时要加强对患儿步伐拮抗的反复训练并使患者能够逐渐达到步态比较平稳的状态。 要求脑瘫患儿能够自我支撑自身重量,原地站立五分钟后进行逐渐步伐移动,每天坚持20 min,每天进行1 次训练。

(2)躯体平衡训练。 让患者站在具有横杆的平衡训练场地,通过患儿手抓横杆改变自身重心,双脚保持不动,改变身体重心进行平衡训练。 患儿训练状态平稳后可以进行单手的平衡训练。 每天训练20 min。

(3)患肢肌群的训练。 让患儿平卧在病床上,康复医师对患儿进行训练,通过手抓患儿的脚踝与膝关节部位对患儿进行屈伸等动作,动作要柔和。 同样抓患儿的手腕与肘部可以对肘关节进行运动康复训练。

实验组:除对照组的有氧康复运动训练治疗措施外,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对患儿进行治疗。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主要配方有黄芪12 g,鸡血藤、桂枝、益智仁、党参各9 g,当归、赤芍、地龙、茯苓、水蛭、白芍、甘草、远志各6 g。上述药物由医院统一煎煮,加水在药物平铺3 cm 以上高度为宜, 先使用大火后改为小火煎30 min,1 剂/d,分为早晚两次喝完,服用28 d。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 中医证候积分 按照症状正常、轻度、中度、重度依次将主症计为0~6 分,将次症计为0~3 分,计算总证候积分。

1.3.2 治疗效果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脑瘫儿童的综合功能评定量表,肌张力降低≥2 级、运动功能明显改善为显效;肌张力降低<2 级,运动功能有所缓解为有效;肌张力、运功功能均无改善则治疗无效。

1.3.3 运动功能 依据脑瘫患儿运动功能评估量表判定,每项按照完全不能做、开始做、部分完成、全部完成依次计为0 分、1 分、2 分、3 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运动功能越好。

1.3.4 生存质量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采用儿童生存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评定,量表由情感、角色、生理、社会4 项共23 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均为0~4 分,分值越高患儿生存质量越好。

1.4 统计方法

研究中数据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 计数资料以[n(%)]表示,进行χ2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中医证候积分

治疗后,实验组患儿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分]

组别治疗前治疗后t 值 P 值对照组(n=198)实验组(n=198)t 值P 值36.90±6.09 36.80±6.11 0.090 0.930 25.40±5.09 20.22±5.00 4.660 0.020 8.660 13.880 0.000 0.000

2.2 临床疗效

实验组在治疗有效率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3 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

实验组在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情况比较[(±s),分]

表4 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情况比较[(±s),分]

组别运动功能评分 生活质量评分实验组(n=198)对照组(n=198)t 值P 值36.90±9.09 46.44±8.79 8.398 0.019 41.11±9.32 47.90±7.89 6.004 0.032

3 讨论

小儿脑瘫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障碍综合征,病变部位在脑,累及四肢,常伴有智力缺陷、癫痫、行为异常、精神障碍及视、听觉、语言障碍等症状。 小儿脑瘫主要由于脑部损伤引起,脑膜炎以及病毒感染等诸多因素都可能会导致该病症的发生,属于神经系统受损疾病。 患儿不能正常地进行生命活动,肢体功能缺失,患儿及家庭的生活受到严重的影响。 目前小儿脑瘫类疾病治疗缺乏有效药物,因此需要对患儿进行有效康复治疗[3]。 中医学在医学的发展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药方研制以及中医护理手法的传承并且创新也一直是研究者的重要关注焦点。 对于利用中药治疗以及有氧康复运动训练对于小儿脑瘫患儿的症状改善意义重大[4]。

对于小儿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治疗多通过康复训练及中医治疗进行。 有氧康复运动能够刺激患儿关节激活患儿的神经突触,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患儿肢体协调能力。 另外康复运动过程中通过抑制反射等方法纠正患儿异常姿势,帮助其提高身体控制能力,减缓肌肉萎缩,提高血管弹性,促进运动功能恢复。 我国中医理论博大精深, 对小儿痉挛性脑瘫没有明确定义,将其划归入“五影”、“五迟”范畴,在清代吴谦(六吉)等编写的《医宗金鉴》中所书中提出小儿五迟病多因肾气不足所致。 而在清代王清任撰《医林改错》中指出,手足痉挛者概因气不达四肢所致。 在万氏秘传片玉心书中提到:筋弱难以早行。 我国中医认为小儿痉挛型脑瘫主要因先天因素、后天因素二者所致,先天因素主要在于母体气血亏虚,精气欠缺,筋骨失养,脏器虚弱等,后天因素主要在于调养失宜,疾病缠身,饮食不节、用药不当、气血亏损等所致。 因而,中医治疗小儿痉挛性脑瘫基本原则为舒经通络、活血化瘀。 黄芪桂枝五物汤组方来自东汉末年张仲景编订 《伤寒杂病论》一书,内含多类中草药成分。 黄芪桂枝五物汤在中医药剂中为温里剂,具有益气温经,和血通痹的功效。主治症状有血痹,肌肤麻木不仁,脉微涩而紧。 临床常用于治疗皮肤炎、末梢神经炎、中风后遗症等见有肢体麻木疼痛,属气虚血滞,微感风邪等症。 黄芪具有益气、补甘、逐淤功效,鸡血藤则具有活血通络、舒经补血的作用,桂枝具有通脉温经的作用,益智仁具有暖肾温脾的作用,党参具有益气补中作用,当归能够活血补血之功,赤芍能够凉血清热,活血化瘀,地龙则能够舒经活络。 茯苓具有健脾宁心的作用,水蛭可以化瘀活血,白芍具有柔肝养血的效果。 上述药材以甘草作为调和。 口服的黄芪桂枝五物汤选取的中药皆为通经活血功效的药物,多种药材的功效包括能够疏通患者血管,减少流通阻力,促进血液正常循环不受阻碍从而减少脑瘫患儿的血管压迫[5-8],现代药理指出,黄芪内含总皂苷成分,能够有效扩张血管,调节小儿体内血液微循环,清除氧自由基,另外,对血小板的聚集有一定抑制作用,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从而提升患儿免疫力,对血管内皮细胞具一定保护作用。 桂枝内含桂皮栓成分可以有效扩张皮肤血管,促进新陈代谢及血液循环,另外对大脑感觉中枢有一定促进作用,能够有效减轻患儿痛楚,具有解除痉挛的作用。 组方中当归成分包括阿魏酸,可以有效对血小板凝聚进行抑制,避免形成血栓,同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效消除平滑肌痉挛。 因此考虑将有氧康复训练与黄芪桂枝五物汤两者结合用于小儿痉挛型脑瘫患儿治疗。

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在中医证候积分、 临床疗效、生存质量、肢体运功功能等指标上表现均优于对照组(P<0.05)。 这表明有氧康复运动结合黄芪桂枝五物汤能够减少小儿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痉挛程度,能够缓解患儿的症状,且对患儿的肢体功能也有一定改善。

综上所述,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有氧康复运动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患儿的运动能力提高生活能力,减轻小儿痉挛型脑瘫患者儿症状。

猜你喜欢
五物脑瘫桂枝
Antihepatofibrotic effect of Guizhifuling pill (桂枝茯苓丸) on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liver fibrosis in mice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桂枝香
脑瘫患儿采用康复护理进行早期干预效果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我的发现
黄芪桂枝五物汤佐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8例疗效观察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
四虫五物汤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90例
前列地尔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