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电导经皮给药辅助治疗恶性肿瘤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

2020-07-27 15:53黄俊生郑盛展蔡俊义苏赛金
中国医学创新 2020年19期
关键词:肺部感染恶性肿瘤

黄俊生 郑盛展 蔡俊义 苏赛金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电导经皮给药辅助治疗恶性肿瘤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恶性肿瘤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静脉给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超声电导经皮给药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消失、住院、抗菌药物使用及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时间,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肺部啰音、咳喘及X线阴影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常规、降钙素原及

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抗菌药物使用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兩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超声电导经皮给药辅助治疗恶性肿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可以显著提升治疗效果,缩短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减少抗菌药物使用及住院时间,确保良好的安全性。

【关键词】 超声电导经皮给药 恶性肿瘤 肺部感染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ultrasound conductive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in the adjuvant therapy of malignant tumor complicated with pulmonary infection. Method: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 complicated with pulmonary infection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October 2019 were selected as study su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using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intravenous drug therapy,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ultrasound conductive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adjuvant therapy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time of symptom disappearance, hospitalization, antibiotic use and recovery of laboratory index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disappearance time of pulmonary rales, cough and asthma and X-ray shadow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Blood routine, procalcitonin and C-reactive protein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antibiotic us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Ultrasound conductive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in the adjuvant therapy of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s complicated with pulmonary infec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shorten the time for clinical symptoms and laboratory indicators to return to normal, reduce the use of antibiotics and hospital stay, and ensure good safety.

[Key words] Ultrasound conductive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Malignant tumor Pulmonary infec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 Guangdong Shanwei Yihui Fund Hospital, Shanwei 5166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0.19.019

恶性肿瘤患者属于特殊疾病人群,由于其临床治疗手段为手术、化疗或者放射治疗,对于患者的身体伤害极高,加之患者住院时间相对较长,多数患者整体状况较差,免疫力相对更低,常常合并有不同程度的气道梗阻、肺不張、胸腔积液、恶病质等情况,因此恶性肿瘤患者极容易出现继发感染[1-2]。肿瘤患者一旦合并感染,尤其是化疗间期出现粒细胞缺乏的状态,不仅极大程度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其治疗周期,如控制不当,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3-4]。有研究发现,由于放化疗作用,恶性肿瘤患者呼吸道内的纤毛黏液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影响呼吸道内的正常环境,黏膜干燥,清除细菌病原微生物的能力减弱,极容易发生肺部感染[5]。我国肿瘤患者肺部感染主要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等[6]。但目前,由于抗菌药物的使用不当,上述菌种的耐药率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成为肿瘤患者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7]。另外,单纯规范使用抗菌药物起效慢,疗效欠佳,从而增加了抗菌药物的使用天数及住院时间。超声电导技术将生物闭合电路技术与低频磁场原理联合,可以将治疗药物快速导入病灶部位,是一种新型透皮靶向给药方式[8]。该治疗仪操作简单、起效快、药效强、作用持久,可能在恶性肿瘤并发肺部感染方面显出独特的治疗效果。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超声电导经皮给药对于恶性肿瘤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现将本院收治的恶性肿瘤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恶性肿瘤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肺部感染诊断标准:发热,体温大于38 ℃;咳嗽、痰多、痰液黏稠,并发气促、胸闷、胸痛及呼吸困难等肺部不适症状;听诊可闻及肺部有明显干、湿性啰音;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量明显增高、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含量升高;X胸片、胸部CT等影像学检查提示肺部感染;痰细菌学培养呈阳性[9-10]。纳入标准:临床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患者;符合肺部感染诊断标准且经主治医师判断与癌症有关;年龄18岁以上,健康状况允许完成此研究调查;神志清楚,能正常交流,并可以理解研究调查项目内容;预计生存期>3个月。排除标准: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者;严重恶病质者;相关治疗药物过敏者;血液系统疾病或严重凝血障碍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已了解所用治疗药物的实际功效和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规范的抗菌药物治疗,取患者晨起深部痰液或血液样本进行微生物药敏试验,培养结果阳性的按药敏结果使用抗菌药物,阴性者采取经验性治疗,一般选用喹诺酮类、第三代头孢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或青霉素类复合制剂为主[11]。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治疗。静脉滴注氨溴索注射液(生产厂家: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13050,规格:2 mL︰15 mg),15 mg,2次/d,3 d为1个疗程。研究组采用超声电导经皮给药辅助治疗。超声电导仪(型号:NAVA-01TD 北京诺亚同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通电后,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设定治疗电导、超声、频率、治疗时间及致孔等治疗指标。将氨溴索注射液30 mg加入消炎抗感染耦合凝胶贴片之内,把两个凝胶贴片安装在超声电导仪上备用;在患者的肩胛两侧准确定位“肺俞穴”,取约束带把电极板两端在穴位处加以固定。治疗完毕,取下约束带及电极片,为保证临床治疗效果,将药贴在肺俞穴位上留置2 h后摘除,1次/d,30 min/次,3 d为1个疗程,在超声波透皮给药过程中,须密切监测患者治疗部位皮肤状况,防止超声频率误差烫伤皮肤。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显效:患者经过治疗后,体温恢复至正常水平,咳嗽基本消失,听诊无肺部啰音,无喘息或憋闷症状;胸片检查示肺部阴影消失,或血常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等指标改善>50%。有效:患者经过治疗后,体温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听诊肺部啰音有所减少,喘息或者憋闷的症状减轻;胸片检查示肺部阴影减少,或血常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等指标改善25%~50%。无效:患者经过治疗后,肺部感染症状无变化,甚至严重,或血常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等指标改善<25%。总有效=显效+有效。(2)比较两组症状消失、住院、抗菌药物使用及实验室指标恢复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包括肺部啰音、咳喘及X线阴影消失时间,实验室指标包括血常规、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3)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皮疹、胃肠道反应、瘙痒及局部刺激。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年龄48~75岁,研究组年龄49~7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00,P<0.05),见表2。

2.3 两组症状消失、住院、抗菌药物使用及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时间比较 研究组肺部啰音、咳喘及X线阴影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常规、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抗菌药物使用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0.00,P>0.05),见表4。

3 讨论

肺部感染是由于外界病原微生物侵袭肺部组织而导致的常见肺部疾病,其发病与组织器官功能障碍、营养状况低下或免疫力受损存在密切关联[12-13]。在肿瘤负荷的影响下,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整体受损,加之手术治疗对于机体组织器官的破坏,患者极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尤其是患者在放化疗间期,如不注意保暖或与肺炎患者亲密接触,极容易发生肺部感染,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加重治疗负担[14-15]。抗感染治疗是对抗肺部感染的重要手段,但由于耐药菌株的不断增加,恶性肿瘤并发肺部感染的问题亟待解决[16]。

超声电导经皮给药系统将激光微孔、超声空化以及电致孔先进技术手段融于一身,可以显著增加皮肤和组织器官对药物的通透性,构建药物进入的靶器官的人工生物通道,通过特定动能的不断引导,消炎抗感染贴中的药物以定量向、定向、恒速源源不断低从生物通道快速透过皮肤,帮助药物分子从细胞外向细胞内转运,在靶器官内形成高浓度药物区域,发挥抗微生物,治疗肺部感染的治疗目的[17-18]。另外,消炎抗感染贴加入的氨溴索具有化痰作用,促进黏痰和脓痰变稀、支气管扩张,有助于痰液咳出,促进肺部炎症的吸收[19]。

在本研究中,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肺部啰音、咳喘及X线阴影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常规、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抗菌药物使用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超声电导经皮给药可以快速缓解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症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实现加速康复目的,减轻患者反复静滴针刺带来的痛苦,改善肿瘤患者治疗依从性,显著减轻患者精神及经济负担[20-21]。除此之外,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当,安全性较高。这与超声电导经皮给药方式可显著降低药物参加全身血液循环,提升药物利用率,缩短抗菌药物使用时间,避免全身用药导致的副作用存在密切关联。

综上所述,对于恶性肿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开展超声电导经皮给药可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缩短临床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减少抗菌药物使用及住院时间,且确保良好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王珅,刘洪军.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初始诱导化疗后院内感染临床分析及防治对策[J].安徽医药,2017,21(8):1515-1519.

[2]董丹,李佳佳,尚宜星,等.胃肠肿瘤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监测与预防性抗菌药物的选择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4):3248-3251.

[3]陈满强.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联合抗菌药物对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16):1998-2000.

[4]宋煒,沈银忠.应用抗菌药物:早期经验性使用,但绝不滥用-《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6版)》解读[J].医师在线,2016,6(20):24-25.

[5]王丹萍,冯莹莹,张明辉,等.清肺祛浊方联合西药治疗恶性肿瘤继发肺部感染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8,25(4):555-556.

[6]张达容,袁龙,吕自兰.恶性肿瘤患者肺部感染细菌分布及耐药分析[J].中国药业,2018,27(13):72-75.

[7]常文娇,陈莉,戴媛媛,等.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9,21(4):413-417.

[8]栾生林.沐舒坦经超声电导透皮给药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效果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20):152-153.

[9]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等.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9,18(2):127-133.

[10]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中国成人医院获得性肺炎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年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8,41(4):255-280.

[11]肖永红.推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解读[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15,42(5):289-292.

[12]张静,康红刚,王宝中,等.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肺癌合并肺炎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力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6,23(11):1307-1309.

[13]薛兴翠,尹向辉.利奈唑胺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7,32(10):1192.

[14]孙广玉,王淑燕,宋相孔,等.肺癌患者放化疗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8):4488-4490.

[15]王琼育,李标,李凡,等.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化疗期间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及病原菌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29(1):81-83.

[16]褚月娇,周楚铭,韩莹莹,等.呼吸科病房老年病人肺部感染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J].安徽医药,2019,23(1):63-66.

[17]罗云,冯锦玲.超声电导经皮给药联合微波治疗小儿肺炎临床观察[J].武警医学院学报,2010,19(12):1015-1016.

[18]陈晓英.探讨超声电导物理经皮给药技术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7,28(8):926-927.

[19]郭翔.盐酸氨溴索不同给药途径治疗肺炎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7):137-138.

[20]彭永燕.超声波透皮给药靶向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效果观察及护理[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7,15(1):122-123.

[21]黎玉梅,谭鸿霞,谢少凤,等.超声电导药物透射技术预防开胸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14,29(18):37-38.

(收稿日期:2019-11-04) (本文编辑:田婧)

猜你喜欢
肺部感染恶性肿瘤
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的护理策略分析
恩度联合放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护理分析
1例重症肌无力合并咳嗽变异性哮喘及肺部感染患者的用药分析
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51例重症脑出血肺部感染情况分析
分析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其护理途径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两种不同排痰方法的比较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