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智能网联汽车专业课程开发研究

2020-07-27 15:51郝庆民蔡立峰
汽车实用技术 2020年13期
关键词:技工院校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郝庆民 蔡立峰

摘 要:智能网联汽车专业在国内高等院校虽有研究,但停留在理论和实验室研究方面。在以实际和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学校这一专业研究基本还是空白。文章以浙江交通技师学院为研究对象,考虑中等职业学生接受能力,人才培养等方面,构建技工院校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为全国其他院校提供借鉴。

关键词:技工院校;智能网联;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N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988(2020)13-231-02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Network-connected Automobile

Specialty Curriculum in Technical Colleges

—— Taking Zhejiang Jiaotong technician college as an example*

Hao Qingmin, Cai Lifeng

( Zhejiang Traffic Technician College, Zhejiang Jinhua 321015 )

Abstract: Although the Intelligent Network Automobile Specialty has the research in the domest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ut stays in the theory and the laboratory research aspect. In this paper, Zhejiang traffic technician college is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considering the acceptance ability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personnel training.

Keywords: Technical college; Intelligent network; Course system; Personnel training

CLC NO.: N41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671-7988(2020)13-231-02

前言

近年來汽车行业发展面临着很大改变,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国实现了由化油器机械式发动机向电控燃油喷射系统过度,改善了汽车性能降低了污染;进入本世纪汽车又开始迈入了新能源行列,燃料电池供给的动力系统与传统电喷并驾齐驱;本世纪中叶汽车将跨入智能网联时代,与市场需求匹配的人才培养明显落后,主要是因为没有一个适应当前或今后智能网联专业发展的课程体系。

1 智能网联汽车专业的教学课程介绍

从培养专业人才需求方面而言,智能网联专业课程要求由浅入深、衔接紧密、互相促进,教学管理部门应根据不同课程重要程度安排课时、技能操作等内容,根据学生理解能力合理布局各学期开展的课程;教师根据课程大纲和框架制定符合实际的教学计划,提前准备好课程所需资料,课上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掌握学生学习知识的动态反馈并及时查缺补漏;学生所学知识达到具有丰富的基础知识、精湛的实践实训技能、完美的综合素质,使得各科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智能网联汽车专业的教学课程主要分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操实训及拓展课程等四类课程,如表1所示。

注:

①注“28”课时表示正常周次安排教学课时量,不包括节假日等其他因素导致的不确定课时量;

②不同院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学校及当地特殊安排教学时间;

③本表制作是以浙江交通技师学院为例进行,每学期学时数控制在420左右(第六学期除外)。

在专业课程安排中不同学校有不同课程时间安排,故在课程安排中不尽相同。本专业课程以浙江交通技师课程安排为例,学院属于中高职兼开设的技师学院,隶属于省人社部门,由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直接管理,学生顺利毕业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如高级工、技师等证书。考虑到学生以后就业情况,进行学历教育,学生大部分通过成人考试获取大专或本科证书,部分学生通过自学考试考取本科。个别专业与其他隶属于教育部高校合办,实行3+2大专或3+4本科学习模式,获取统招大专或本科毕业证书。

学院生源较为复杂主要包括其他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普通高中学生、教学点以及本校中职晋升学生。故在学生管理方面较为严格。每周一上午四节课,下午两节班会课,周二至周五每天六节课。周日至周四每天安排两节晚自习课,具体安排学生德育、心理教育、主题班会等。总体每周学院安排学生理论或实践课程共计6×4+4=28节课,每学期基本可以有20周在校时间,除去上下半年五一、十一等放假及其他放假、运动会、期末考试等时间,可以安排15周的教学时间,每学期总课时15×28=420个课时。学院主要以实践操作为特色,已就业为导向。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课程的开设和学习。以技师等次学生为例说明,第一学期因要进行成人大专或本科考试,安排2周的钳工实训或基础技能实训,第二、三、四、五每学期至少开设3周84节课时的实操实训课程,第六学期学生除学习技师论文学习和撰写和就业指导两门课程外,其他时间进行技师研修实训课时约350个。第七、八学期学生主要在校外进行顶岗实习,可以更好融入社会,综合四年实习时间可达1700余课时,详见表1。

2 总结

技工院校智能网联汽车专业属于职业技术教育范畴,其宗旨就是满足学生职业需求。课程设置应满足学生毕业后的职业能力要求,符合日后工作内容需求,保证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与社会发展时代变革相适应。只有对现有课程内容和课程安排进行与时俱进的调整和修改,对新生专业与市场需求进行紧密的调研,在掌握学生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前提下,才能制定并开发出符合新时代发展所需的课程标准和内容。有了好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全国技工院校才能培养出跨时代的智能网联专业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吉敏,许云珍.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调研报告[J].职业教育研究.2017(12):25-29.

[2]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汽车维修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试行)[S].2015.

[3] Wilfried Staudt,Berufsfeld Fahrzeugtechnik(汽车机电技术学习领域 1-4),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技工院校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