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与颗粒音色的交融碰撞

2020-07-28 04:42徐嘉艺
音乐爱好者 2020年6期
关键词:对位大调奏鸣曲

徐嘉艺

当被问及哪个乐器可以原汁原味地呈现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精髓时,你内心呼之欲出的答案是什么?是被视为教堂音乐灵魂的管风琴,还是乐器之王羽管键琴,抑或是流传千古仍未褪去色彩的提琴家族?当然,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翻阅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历史篇章,我们便不难发现每一本历史书籍几乎都记载着演奏通奏低音和音乐会独奏的主要乐器——羽管键琴。

巴洛克时期,提琴的技术工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高度,羽管键琴也迎来了它的全盛时代。巴赫共创作了六首小提琴与羽管键琴奏鸣曲,他将“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颗粒音色与“余音绕梁”的线性音色有趣对位,创作出了独属他个人语言风格的羽管键琴杰作。

巴赫的羽管键琴创作开始于科腾时期。1717年,巴赫前往科腾宫廷任职,备受亲王宠信。在这一时期,巴赫指挥着十八件乐器的乐队,并向柏林进购了一架羽管键琴。在没有歌剧与管风琴演出之时,巴赫便为宫廷创作室内乐。有了这件乐器后,他开始大量创作室内乐、协奏曲和键盘乐,包括六首小提琴与羽管键琴奏鸣曲。他的次子卡尔·菲利普·埃曼纽埃尔曾说:“这是我父亲创作的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尽管已经过去了五十年,但它们仍然带给我乐趣并令我感动,尤其是那美妙如歌的慢板乐章,即使是在我的年代也无法创作出这样一种可歌可泣的风格。我相信三百多年后,這些作品听起来依旧扣人心弦。”

相较巴赫早期的键盘与小提琴组曲,小提琴与羽管键琴奏鸣曲是巴赫的进一步探索与创新。他大胆地化繁为简,保留羽管键琴声部,将上声部两把小提琴变为一把,并去掉维奥尔琴的低音旋律,在乐器组合上初步具备了现代二重奏鸣曲的雏形。值得注意的是,羽管键琴不再是简单的伴奏与陪衬。巴赫独创性地在羽管键琴声部加入旋律,与小提琴声部形成二重对位,赋予键盘乐器更为繁重的音乐使命,达到独当一面的高度,这一革新是历史性的。

当然,巴赫在保守与立异之间有理性的斟酌与权衡。除了《G大调第六奏鸣曲》(BWV1019)外,这套作品均采用传统教堂奏鸣曲风格布局,以“慢-快-慢-快”四乐章形式排列,风格庄严肃穆,羽管键琴的下声部依旧保留了通奏低音的演奏。与同时期的小提琴作曲家的作品相比,巴赫的这套室内乐作品显得尤为出类拔萃。本期Naxos发行的唱片收录了其中的《F小调第五奏鸣曲》(BWV1018)、《G大调第六奏鸣曲》以及《G大调第六奏鸣曲》的不同版本,以供对照。

《F小调第五奏鸣曲》以缓慢而庄重的广板乐章开场,巴赫别出心裁地在羽管键琴声部中加入了三声部对位织体的写法,小提琴属持续音的铺陈划入与大跳进行开门见山地道出巴赫内心最为深沉的悲恸。随后交替出现的快板乐章运用赋格的创作范式,小提琴在高声部主题陈述与羽管键琴低声部流动性的线条拉开了整体音响的空间感。四小节后,羽管键琴高声部答题进入,三声部不同层次繁复的对位化织体追逐交错,音乐逐步向前推进并走向动力化发展,与凄美如歌的第一乐章恰成映照。第三乐章从属方向调c小调展开,羽管键琴晶莹剔透的银质音色配合快速的装饰性琶音,如春日淙淙的流水般汇入,与小提琴平稳从容的双音交融,营造出空灵的美感。末乐章三拍子的律动奠定了舞曲基调,上行半音阶的主题首先在小提琴上显现,而后由羽管键琴的两个声部依次模仿,这一主题也成为推动乐章前进的动力来源。

《G大调第六奏鸣曲》(BWV1019)舞曲风格浓郁。从现有的资料来看,《G大调第六奏鸣曲》有不同的乐谱版本。第一乐章倾泻而下的十六分音符与羽管键琴逆流而上的八分音符相互对抗与协调,纵向上填充丰满的和声,横向上形成强劲与延绵不断的动力感。e小调的广板乐章以优雅的形态呈现,小提琴与羽管键琴凄美悠扬的主题线条凌驾于稳固的低音和弦之上竞相出演,最终以B大调主和弦引出羽管键琴独奏的快板乐章。紧接着是b小调的慢板乐章,三声部以创意曲的形式纵横交错。在充满活力的6/8拍快板中,末乐章回归G大调,小提琴和羽管键琴依旧紧凑地进行对位模仿,并驱争先。

如今,当我们再次聆听这部作品时,银铃般的羽管键琴音色似乎恍惚间就能把我们拉回巴洛克时代。它仿佛不再是珍藏于博物馆中趋于褪色的老古董,在炙热的碰撞与理性的平衡下,与小提琴一起奏出古老的音符曲调。巴赫所要表达的怅然若失的内在体验,以及理性与情感的交织,早已通过颗粒化与线条化的音色对话,渗入每一位听者的心头。

猜你喜欢
对位大调奏鸣曲
贝多芬降E大调奏鸣曲Op.81a“告别”第一乐章三个不同演奏版本的比较
以“对位变奏思维及模式”观兴德米特“天体音乐”
手机上的奏鸣曲
G大调随想曲
春天的奏鸣曲
演奏莫扎特《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KV216》的预先准备
一种跨层盲孔制作及对位方式研究
十二音对位
任意层HDI对位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