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盐池形成之谜

2020-07-28 04:48赵晓晨
科学之友 2020年7期
关键词:盐池盐湖运城

赵晓晨

在运城,“盐池自古有之”,并以盛产潞盐著称于世。产潞盐的盐湖古称“河东盐池”,后来又有“盐贩之泽”“盐池”“潞池”“解池”等称谓,是世界上第三大硫酸钠型内陆咸水湖泊。现如今,人们通称其为“运城盐池”。它自东北向西南延伸,长约30千米,宽3~5千米,总面积132平方千米。

地质研究表明,喜马拉雅运动造就了中条山北麓断裂,使峨嵋岭、朝邑—富平一带形成狭长的断陷湖泊。此湖在距今100万~300万年前,曾是与陕、晋、豫三省交界处的关中、临汾—运城、灵宝—三门峡诸盆地联成一体的古三门湖。近100万年来,地壳又经多次变动,气候日趋干旱,致使古三门湖逐渐缩小直至消亡,而作为古三门湖凹陷中心之一的运城盐池却幸运地残存下来。在两侧山体不断相对抬升的过程中,盐湖凹陷中心越来越向南收缩,湖水盐碱浓度也逐渐加大,最终演化成为现今的盐池地貌景观。

由于盐池水面长期维持着低于涑水与黄河汇合处的海拔高度,自然降水和古汾河、涑水及其支流携带着的大量富含有机物的泥沙源源不断注入其中。从第三纪至今的数千万年地史时期,沉积了厚度最大可达6千米的不同岩性地层。因为在湖盆沉陷的过程中,曾有过多起干旱气候事件,湖水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所以有利于盐类矿物的形成和储存。

通过采集湖内沉积物样品,化验分析后可知:地层中含水溶盐浓度逐步增加。这些与成盐有关的元素,为盐池盐类矿产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另外,从钻探工程发现的只能在海水与淡水交界處生存的有孔虫化石地层来看,自中新世至更新世,地质史上可能有过两次与海水密切联系的短期海浸。海水的浸入带来了大量盐分,特别是第二次海浸,聚积了丰富的咸化地下水、古海水以及蒸发浓缩的盐水,大量的钾盐、石灰盐、镁盐、硫酸盐和食盐等与早期淤积层相伴,在干旱气候条件下,长期暴晒蒸腾,盐分沉淀,形成了厚大的盐矿床。

其实,古代与现今开采利用的运城盐池资源,仅仅是盐湖表面的卤水和浅部淤泥质石盐矿层。钻探证实,盐池附近地下有9层承压水,均向湖盆中心汇流,以顶托补给形式不断为盐湖和黑河补充水和盐分,形成一种含硅、铝、铁、钙、镁、钠、钾在1%以上,钛、锶为1%~0.1%,钡、硼、锆、锰为0.1%~0.01%,矾、铬、钼、镱小于0.01%的黑色淤泥质矿层。此黑泥中含有大量石盐晶粒,年代较新,尚无固结,是采之不尽的巨大盐库。

猜你喜欢
盐池盐湖运城
秦汉魏晋南北朝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盐业经济
山西运城:冬日盐湖色彩斑斓
盐湖又见火烈鸟
盐池采油区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
山西运城:春来盐湖画意浓
山西省运城市:春来盐湖美不胜收
调色盘
山西运城盐湖迎来火烈鸟栖息
黄河三角洲滨海废弃盐池综合降盐技术
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