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第二次选考复习之分层教育实践研究

2020-07-28 04:47张映红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7期
关键词:偏科备课组工作量

张映红

一、背景

浙江省的新高考改革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政治实行两次考试取最高分的政策。在经过第一次选考之后,每位同学都有了一个基础成绩,但几家欢乐几家愁,差距已明显拉开。如何在已有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呢?这是每位高三政治老师和学生都极其关心的问题。为此,我们高三政治备课组进行了探索实践。

二、现状

经过第一次选考,学生出现了新情况:原来的尖子生已取得好成绩,放弃第二次机会;临界生欲冲91分以上;中等生欲冲82分以上;面对惨不忍睹的成绩,后进生都清醒了,也想抓住第二次机会。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了。

三、实践过程

1.学生分层

按照第一次学考成绩并参考其他学科成绩,划分成了临界生、中等生、偏科生、后进生四层。名单由备课组的老师们共同讨论决定,名单如下:

临界生:成绩在82分以上的学生。

偏科生:其他学科成绩较好而政治不够好的学生。

后进生:成绩70分以下的学生。

中等生:除以上学生外的学生。

2.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如下:

临界生,这部分学生基础较好,第二次选考目标定为91分以上。如果再把知识点重复一遍的话,对他们没有什么帮助,所以就以座谈会的形式收集他们的建议,备课组讨论确定复习方案,具体如下:(1)自己列出每个单元的知识体系,并结合考纲背诵。(2)看课本,教师都是事后诸葛亮,只知道以前的高考题目,不知道以后怎么考,但选考是以本为本,无论怎么考都离不开课本,所以想要考出好成绩必须熟悉课本,包括例子、相关连接、名词点击、名人名言。(3)看新闻,特别是重大时事新闻,在选考中都有体现,2018年浙江选考政治卷尤为明显。(4)练习,教师帮助他们订了一本难度适合的练习,每天安排一定的练习量,答案自对,理解有难度的教师讲解。

偏科生,这部分学生整体成绩较好,但政治是他们的薄弱学科,如果政治这门学科成绩上去则整体成绩就可以上一个台阶。针对他们制定了如下复习方案:(1)收集难点问题并重新讲解,这些难点是他们的难点,并不是书本的难点知识,当然有很多重合的内容。(2)默写,这些知识点既重要又难记、难理解,必需先牢牢记住。(3)有针对性练习,教师查找典型例题并根据最新时事编新题,给学生练习以理解巩固知识。

后进生,这部分学生平时上课不认真或根本没听过课,知识点模糊,但在第一次选考成绩的刺激下,决定发奋图强,不管他们能坚持多久,作为教师我们都应該提供帮助,为此制定了以下复习方案:

(1)详细讲解知识点,每节课检查学生摘记,这样可以督促学生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课。

(2)默写,可以监督落实知识点。

(3)完成学案,以填空的形式使学生熟悉课文。

(4)有针对性练习,难度比其他学生简单,保护自尊心、自信心使他们不至于天天受打击,同时夯实基础,保证拿到基础分。

3.效果跟踪

为了及时了解复习效果,每两周测试一次(当然,试卷是统一的,毕竟选考试卷是全浙江统一的),同时也让学生认清自己的真实情况。学校也会与其他兄弟学校组织联考,这时的赋分还是有参考价值的。每次成绩都与11月选考进行比较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临界生:进步明显,平均进了两阶。这给了我们教师极大的信心。当然,也可能是第一次选考后尖子生(已考到97分及以上)放弃第二次机会而带来的影响。

偏科生:几位同学进步明显。之所以偏这门学科除了时间精力不到位,还有兴趣、思维习惯等主观因素,这不是短时间能改变的。

后进生:几乎没变化,还是垫底状态。排位是没什么变化,但知识量明显增加,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相信会有质的飞跃。

四、反思

1.实施难点

(1)工作量问题

教师工作量成倍增加,例如,练习的编选,与原来统一练习相比,增加了三倍,备课组的老师们分工合作完成稍微好点。

(2)学习态度问题

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增大了,而且学习效果与学生的态度等主观因素直接相关,而学生的学习态度是会变化的。

(3)学科平衡问题

三门选考加上语数英共六门课程,而时间精力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合理安排好每一门课,这需要年级组的统筹以及各门学科老师的配合,

2.改进建议

(1)针对工作量增大的情况,这是必然,但可以通过发挥学生自主性来适当降低教师的工作量,例如默写任务可以交由各个组组长负责安排,并交叉批改,这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自我了解。

(2)针对个别学生情绪和成绩的波动,教师要及时关注,通过个别谈话的形式加以疏导,也可以邀请校心里辅导员加入。

(3)针对重要考试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作出调整,实际情况总是变化的,再完美的方案如果不应时而变也会使目标难以实现。

(4)针对多次联考赋分成绩波动特别是班级整体成绩波动较大的情况,教师要沉住气,不要动摇信念,怀疑原有的复习计划。并尽量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找到主观原因的同时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因为自信是支撑全体师生在选考的道路上坚定前行的精神力量,而且最终检验分层教育实践成果的只能是第二次选考。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平桥中学)

猜你喜欢
偏科备课组工作量
应用地表覆盖数据估算LiDAR内业工作量的方法研究
备课组长的定位
孩子偏科怎么办
偏科
一个兼顾教学科研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模型及其应用
思科发布云计算市场发展报告
关于备课组建设的思考
新课程下,关于学习型备课组建设的几点思考
网上互动教学工作量管理的困境及对策
推动区域备课组建设持续发展的若干策略